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人人皆可成为“刘盛兰”

    8日晚,“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在北京揭晓,我市刘盛兰当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从刘盛兰老人身上可以看到,善行善举不是某个人或者一部分人的专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刘盛兰老人一样,成为一个不吝财物、懂得给予的人。(详见本报今日A05-08版) 刘盛兰老人有着两种看似十分矛盾的情形———一方面,他18年几乎全靠拾荒过活,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一方面,他却把所有积蓄都捐出去,最多的时候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街坊邻居们觉得老爷子日子过得连要饭的都不如,“一无所有”。但是,每年却有不相识的人来看看老人,有的带着老婆孩子看望这位素未谋面的资助人,这大概是刘盛兰最大的“财富”。
  从刘盛兰老人身上我们看到,“慈善”不是富裕人群的专利,它是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能够做到的事情。刘盛兰之前曾在招远市的一家公司看门,每月工资只有三百多元钱。这些年来,他从集市上捡来别人不要的白菜、土豆、茄子来保障日常饮食。这样的老人在一般人看来,更应该是资助的“对象”,而不是作为“资助人”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戏剧性的是,73岁那年刘盛兰老人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此像着了魔一样,只要知道哪里有孩子上不起学他就会马上寄钱过去。就这样,“五保”老人在古稀之年开始了自己的慈善之路。他的事迹“敲打”着我们的心灵,或许每个人都要扪心自问———大多数比他富裕比他更有能力的我们,对社会都做了些什么?贡献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慈善”听上去是个很大的概念,但它可大可小———明星富豪捐出亿万身家是慈善,市井平民路边扶一把摔倒老人是慈善,热心市民为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儿捐上三五百元也是慈善。每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是总有那么一些善举是我们力所能及的。慈善从来没有高低之分,没有多少之别?!拔鹨陨菩《晃薄R桓龈鑫⑿〉纳菩锌此撇黄鹧?,日积月累却可以提升我们的心性和品格,让我们周边的社会风气更加温暖更有人情。
  我们不能想象,一个人可以在冷漠的社会环境中独善其身,过上高品质的生活。当大小慈善在社会中蔚然成风,受益的必然是我们每一个人。(耿晶)

 
分享到: 
4.55K

相关报道: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