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龙口汉子照顾瘫痪妻子相濡以沫15载

    烟台文明网1月8日讯(通讯员 张朋堂 唐盛泰)每到傍晚,悠扬的二胡声准时从龙口市石良镇东埠村一农家小院传出,屋内一位花甲老人聚精会神地演奏着。旁边轮椅上,一位瘫痪的病人,静静地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安逸和抚慰。相同的演奏、相同的陪伴,在这个小院里整整持续了十多年。拉二胡的老人名叫刘洪清,十几年来,他用宽大、厚实的臂膀为生病瘫痪的妻子刘美兰支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妻子瘫痪柔情丈夫撑起天空
    15年前,突如其来的脑血栓使原本左臂就残疾的刘美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几乎不能自理。为照顾妻子,刘洪清提前退休,全身心地伺候老伴。每天早上,他打来清水,细细地为老伴洗脸。然后,把她搬到堂屋,边和她聊天,边做好一天的饭菜。因老伴吞咽困难,他尽量把饭菜弄稀弄软,一口一口地喂给她。为让老伴多运动,增强体质,他时常扶她在庭院活动,每次累得满头大汗。一天下来腰酸腿疼,可他却笑道,“捡到个锻炼身体的机会?!?
    后来,老伴脑血栓再次发作,只能坐着或躺着。需要经?;换蛔耸?,而老伴160多斤的体重,从床上搬到轮椅上不亚于一场重体力活。每到这时,刘洪清总是小心翼翼,避免老伴被碰伤。为减少老伴的疼痛,刘洪清时常帮她活动,换个位置。这时的刘美兰,走路对她来说已成奢望,为让她能体验走的感觉,刘洪清时常环抱着她,艰难地向前移动。为方便老伴饮食起居,他还自己动手改装椅子,给椅子安装上滑轮。每到天气晴好,就推着老伴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不离不弃诠释人间亲情真谛
    常年卧病在床,让刘美兰有时脾气变得很暴躁,常莫名发火。可刘洪清从不与老伴计较,很耐心地开导她,任她发火。刘美兰语言功能日趋老化,说话含糊不清,外人费很大劲,还不知她说什么。常年相伴,刘洪清却清楚地懂得老伴表达的意愿。为缓解老伴的苦闷,刘洪清还常常给她读书、读报、讲笑话,并学会了拉二胡。学二胡时,刘洪清自己摸索着,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练。大手被磨出一层层老茧后,他的技艺也由生涩蜕变为华丽,成为陪伴老伴的美妙音符。
    在刘美兰眼里,刘洪清就是她的精神支柱,一时看不见就会不由自主地喊他。同村有相同病情的老人先后“走”了七八个,可刘美兰却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中一直过得很舒心。刘洪清用常人难以理解的坚强与乐观,十几年如一日细心、耐心、生动地诠释着“相濡以沫”的真谛,用点滴温情,无微不至地关怀感染着老伴、激励着老伴,演绎着人间的亲情、大爱!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