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冶头农家大叔 唱火“乡村剧团”

  “奶奶,您听我说!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

  随着铿锵的锣鼓声和起伏的二胡伴奏,冶头一支部乡村剧团的杨永玲将《红灯记》演绎得淋漓尽致,标准的唱腔、传神的动作,不时引来阵阵喝彩声。令人惊奇的是,杨永玲并不是专业演员,只是冶头一支部的京剧爱好者,而像她这样的爱好者在冶头还有70多名,他们组成了一个乡村剧团,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也提升了村里的文化品位。

  而这个乡村剧团的创始人,就是我们本期的达人:杨百礼。

  2009年,杨百礼和冶头一支部的几个戏剧爱好者自发组成了一个乡村剧团。当时参加剧团的人不多,也没有乐器与场地,“几个京剧爱好者能凑到一起表演就很不错了?!本缤磐懦ぱ畎倮窀嫠呒钦摺?/p>

  剧团成立后,无论寒暑,每到傍晚,大家都会聚集到“剧团”小院内自娱自乐,不仅唱传统的京剧、吕剧、豫剧,还经常自编自演节目,歌颂现在的美好生活。而达到这样的“繁荣”景象,经历了不少困难与坎坷。

  如今,剧团不仅有统一的服装,村委会还腾出专门场地,为他们建造了一个宽10米、长12米的厢房方便排练。去年2月,村民捐款筹集6000多元为他们购置了配套齐全的乐器。

  杨百礼说:“现在剧团人数已有70多人,年龄小的二十出头,大的已过了古稀之年?!备崭毡硌萃甑难钣懒岣嫠呒钦撸骸按蠹叶荚敢饫矗衷谕砩衔露缺冉系?,我们也总是在6点钟准时来到这里,摆开锣鼓、架起琴弦,就唱起来了。”记者看到,小院里到处洋溢着欢歌笑语,村民们的脸上都是幸福与喜悦?!熬缤拧辈唤龇奖懔舜謇锏南非?,也丰富了冶头一支部村民的文化生活,还是化解村里矛盾、促进村子和谐发展的“稳定器”,在欣赏欢快热闹的精彩表演时,原本有不快有疙瘩的村民也都敞开心胸,矛盾自然化解。每到“春节”、“五一”、“国庆”等重要节日,剧团都会为大家奉上丰盛的戏曲文化大餐。值得一提的是,村民自编自演的三句半《夸夸莱山的重大变化》,更是体现出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满足和对家乡的热爱。记者 刘洁 通讯员 盖玫铮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