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4
今年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半个世纪过去了,在我们的身边,仍然有很多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迟疑地伸出双手,传递着爱与信任的正能量。散落于人群之中的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平凡人生,却也有着一份相同的奉献精神,他们共同的名字是———“雷锋”。
“巾帼雷锋”:风雨无阻8年助人
有这样一个团队,她们自愿为村里的老人收拾卫生、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像自己的亲生父母,无论寒冬酷暑,她们都尽心尽力,无怨无悔,点滴小事坚持了8个年头。问起她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该干的”始终是她们的理由,她们就是由朱柳村妇女主任刘万午带领的15名“巾帼志愿者”。2005年春天,没有硬性要求和资金补助,妇女主任刘万午组织姜翠荣、姜新玲、孙玉香、杨永翠四名小组长,来到姜维经夫妇家,义务照顾老人。姜维经老伴生活不能自理,家里异味很浓,她们没嫌弃过,每周都来。老人衣服脏了,就推着车子到几里外的大河去洗,冬天寒风刺骨,夏天酷暑难耐,她们却从没怨言。被褥没法用了,就把自己家的被褥拿来给老人换上……姜维经夫妇80多岁时离世,“雷锋们”也一直照顾到他们离世。那时,朱柳村像姜维经夫妇这样的五保户总共有8个,她们就包户到人,每人确定包2户,起早贪黑,照顾老人。镇上实行五?;骋还┭?,她们还是经常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跟老人说说话,拉拉家常。
五?;в辛吮U希跬蛭缬肿橹九叻每粘怖先?、鳏寡孤独人员,为他们送去温暖。这也带动了村里其她妇女自发加入到这个队伍来,现在已经发展到15人的规模了,村里人都亲切地叫她们“巾帼雷锋”。
王祖政:沐浴村的“好人”
其貌不扬,少言寡语,没念过几天书,年过50的庄稼汉子王祖政是院格庄街道办事处沐浴村远近闻名的“好人”。
王祖政靠种地打工养家糊口,没有钱财资助别人,他就帮助村里的人收收庄稼,干些零活。提起王祖政,全村老少赞不绝口。村民颜培祥的家属身体不太好,地里的农活全压在颜培祥一个人身上。早些年,时常是别人种了他没种,别人收了他没收。王祖政看在眼里,就时常抽空去帮颜培祥干点应急的农活。打药、施肥、播种、收割,他几乎样样都帮忙。这些年,颜培祥在王祖政的帮助下,播种及时收割及时,庄稼收成好,收入自然也就多了。颜培祥逢人就说,我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有王祖政一半的功劳。
村民于元训和家属几乎长年在外打工,家里和农活往往顾及不上,王祖政看这种情况后,总是在关键时刻主动上门,有时甚至是活没完,于家人走了,他去断后收尾。去年秋天收玉米脱粒后在外晾晒,一天傍晌,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眼看要下大雨,于元训两口子肯定是无法赶回了。王祖政二话不说,找了袋子就把于元训家的玉米收起搬回家了,自己家的玉米一粒也没来得及收拾,全泡在了雨里。事后于元训几次提出要赔偿他的损失,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村里受过他帮助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但是王祖政不抽烟,不喝酒,不收钱,只帮忙。人们只能一遍遍地对他说:“谢谢,谢谢。”
任庆德:65岁高龄伫立寒风等失主
近日,清洁工任庆德拾金不昧、农行“接力”寻找失主的故事,在莱山街道广为流传,给这个寒冬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2012年12月29日,一个风雪交加的周六。莱山街道河北村65岁的村民任庆德像往常一样一大早便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他是一名道路清洁工,所负责的路域是莱山街道政府大街。
当任庆德清扫至53路公交车站点附近时,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只手包。任庆德捡起手包,打开一看,里面有钱包和两部手机,钱包里面装着一大撂银行卡及身份证等各种证件。“这么多东西,失主该急成啥样???”朴实的任庆德一边想,一边四处寻找,希望能看到失主的影子,但是天气寒冷,路上基本看不到行人。任庆德紧紧攥着包,决定站在原地等候失主。等来等去,也没见到有人回来找包。
只有小学文化的任庆德有点不知所措了。路过的同村村民得知这一情况,建议任庆德或者到派出所报案,或者去农行通过系统查找到失主的联系方式,亲手把包还给失主。农行工作人员进行客户资料查询,根据查询到的联系方式,顺利联系到失主。
任庆德是莱山街道河北村的一名孤寡老人,无儿无女,一个人生活,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家庭生活很困难?!耙患衿鸢?,我先赶紧瞅瞅四周有没有人在找包。当时啥也没想,就是替丢包的人着急啊,想着赶紧把包还给人家,俺也就放心了!这是别人的东西,不还给别人,俺总觉着心不安啊!”任庆德说。
邹爱华:为5万失地居民造册
邹爱华是区农业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今年50岁,是单位中最年长的一位女同志,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
邹爱华在农业局经管站工作,工作中她承担了全区失地居民登记、村级财务管理监管考核、农村“一事一议”项目审核等重要工作,是不折不扣的业务骨干。她负责的失地居民登记是个工作量大又十分繁琐的活儿,牵涉全区所有失地居民的切身利益。邹大姐接手这项工作后,准确无误地把全区46个社区1.87万户失地家庭5.11万名失地居民逐一登记造册,形成动态管理的电子档案,成为全区制定和落实失地居民政策的唯一可靠依据?!耙皇乱灰椤毕钅棵磕昵I婕甘龃寰由习俑鱿钅?,大部分项目几乎都是在偏僻的山上,看现场经常需要顶风冒雨,有的地方车都上不去,邹大姐不顾道路泥泞认真查验每个现场,经她手上报的项目从未出过差错。自全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开展以来,邹爱华同志到所住的闻涛社区报到并积极组织参与各项活动,充分发挥了一名机关干部的志愿服务精神。打扫小区卫生,捡拾白色垃圾,倡导低碳生活。她还经常到空巢老人、有困难的老军人、老党员家里慰问,帮助做些家务活,是社区里受人欢迎的热心人。
黄海义工:带着瘫痪老人去见阳光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始终坚守“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信念?;肪痴?,他们冲锋在前,争做城市好帮手;扶贫帮残,他们慷慨解囊,播撒爱心向人间;助孤安老,他们暖意融情,撑起蔚蓝天一片。他们就是黄海义工。
去年3月份,黄海义工来到观海路附近,拿起工具、俯下身子,不怕脏、不怕累,清理树林里的垃圾和落叶,共清理路段2公里,使周围环境焕然一新。4月份义工服务站的20多名义工热情参与,开展社区卫生死角大清理活动,社区常年被垃圾覆盖的排水沟终于还以本来面目。8月份在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复检等活动中,黄海义工热情响应,积极参与,围绕“净、美、亮、绿”组织黄海义工队伍参与辖区环境卫生清理,上街当起了“清洁工”,专门清理影响市容的小广告。
在深入社区的过程中,义工们发现,一位瘫痪多年的七旬老人8年多未出过门,想看看外边的光景?;坪R骞さ奔淳龆ò镏先送瓿烧飧鲂脑福柿讼喙刈⒁馐孪詈?,大家把老人抬下了楼,笑容与幸福在老人的脸上荡漾开来。记者 耿晶 通讯员 柴振威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