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4
大年初一,在人们忙着走亲访友,与家人团聚的时候,芝罘区海港路南公厕的保洁员郝玲玲仍在忙着保洁公厕。
初见郝玲玲,不禁令人眼前一亮。与印象中的环卫阿姨不同,36岁的郝玲玲年轻、热情、化着精致的妆容,是一名漂亮的环卫工人。在与记者攀谈的过程中,郝玲玲不时“盯着”如厕的人进进出出,随手拿起抹布或拖把,擦擦这儿或者拖拖那儿,令记者不免赞叹她的敬业。
2009年郝玲玲进入环卫队伍,成为海港路公厕的一名保洁员。4年多的时间里,她亲眼见证了环卫公厕从收费到免费,再到升级改造为环保公厕。 2009年公厕免费开放后,如厕人数成倍增加,夏天如厕人数最多可达400多人,即使是冬天也在200至300多人。当记者问郝玲玲一天需要保洁几次公厕时,她一边笑一边摇头说:“无数次,真的数不清。”只要一有人“方便”完,郝玲玲便会去检查一下便器,如果有粪便残留,她便立即清理;如果没有,她也会拿着拖把,把“方便”过的地上擦一遍。
即使是寒冷的冬天,郝玲玲也不肯待在休息室里,她说自己闲不住,也不放心。公厕是一座城市的脸面,要随时保持干净才行。
公厕保洁是份既苦、又脏、又累的活儿。虽然现在面对这份工作郝玲玲已经驾轻就熟,可当初选择这份工作的时候,还是让她吃尽了苦头。每年夏天总有喝醉酒的市民在公厕内吐得到处都是,还有人将大小便便在池的外边。
郝玲玲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自己第一个周几乎吃不下饭。加之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每天下班她都累得腰酸背痛。随着市民素质的提高,特别是2013年海港路公厕原址重建后,整洁明亮的如厕环境更唤起了市民的文明意识,现在的公厕越来越干净,不文明如厕的人也少了。
4年的环卫工作中,郝玲玲用她的勤劳、质朴、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为她赢得了好口碑。
去年夏天,一位70多岁的老人要如厕,郝玲玲看她行动不方便,有些不放心,便主动上前搀扶,帮助老人如厕。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却让老人十分感动。第二天,老人专门让子女致电环卫处表示感谢。
从那时起,老人只要路过郝玲玲保洁的公厕,总要上前打个招呼。由于环卫工作的特殊性,4年间,郝玲玲曾先后5次把捡到的钱包主动上交单位,并协助单位将钱包物归原主,她保洁的公厕也多次在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公厕”。(胶东在线 记者 魏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