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凡星闪耀--烟台道德模范群像

    郑忠燕27年抚养20名孤儿
    自1987年3月至今,中国烟台SOS儿童村12号家庭妈妈郑忠燕共抚养了20名失去父母的孤儿,她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和爱都献给了这些可爱的孩子。经过她培养的孩子们,目前有的出国留学,有的当医生,有的担任大学老师。
  2013年“五一”劳动节期间,郑忠燕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她还曾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山东省十佳优秀家长”、“山东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第一届“烟台十佳文明市民”等多个荣誉称号,并连续5年担任烟台儿童村妈妈理事?!拔颐簧逗貌煞玫?,生活还是这样简单?!蹦昵?,记者在 SOS儿童村12号家庭终于见到了郑妈妈,由于家中12岁的女儿受伤住院,郑妈妈年前一直医院家里两头跑,电话中,郑妈妈不停告诉记者自己很平凡。(烟台晚报记者 王梓蓉 摄影报道) 

  

    赵鹏举 火宅中救出老夫妇 
    2013年6月29日凌晨时分,福山区东关村一座老宅突然失火,宅中住着一对七旬老夫妇。由于男主人王心钧患有老年痴呆,妻子于志华身材瘦小还患有高血压,眼看浓烟滚滚,邻居、福山一中的高中生赵鹏举破窗救出老人。
  这一义举,在福山区大街小巷广为流传。回想起去年那场火灾,赵鹏举回忆说,当时自己还在睡梦中,突然听到有人拍打他家的后窗:“快救火!”他迅速爬了起来,袜子没穿,穿着裤衩就往院子跑。“老房子夹道杂草丛生,巷子窄,当把老人救出来,才发现自己的双腿已经血肉模糊。”“当时就想,这就是邻居该做的事儿?!彼灯鹱约旱氖录#耘艟匐锾蟮乇硎荆鹤魑幻贝母咧醒?,自己认为只是做了一件体现自我价值和正能量的事情,并没有感觉自己有多了不起。

    高虹 网购纸笔送学生 
    高虹,福安中学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10多年前,为资助班上患白血病的学生,她一下子捐了2万元。平时,她看到学生缺什么,就用自己的工资来资助学生,在学生心目中,她是一个“充满爱的老师”。
高虹告诉记者,福安中学的孩子多数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的家长从来没有上过学,连字都不认识,有的为了忙生意,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对于这样的孩子,福安中学的老师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爱与关心?!案⒆勇蛭木?、买衣服这样的事,不光是我在做,我们学校的老师领导每个人都做过。”
  过年之前,与高虹同一个办公室的老师们都在忙着给班里的学生买礼物?!耙话憔褪潜?、本子这样实用的东西。”高虹说,买的次数多了,大家都学会了网购。
  也有家里特别贫困的孩子,连新衣服都买不起,老师就会悄悄买了,找没人的机会塞给孩子?!八钦飧瞿昙?,自尊心都特别强?!备吆缢?。(烟台晚报记者 李珑 摄影报道)

    王建光 和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
    学雷锋“爱心使者”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烟台的大街小巷。作为队长的王建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已有五年多,每年的义务服务时间不低于1000小时。
  2月5日上午9点30分,学雷锋爱心使者志愿服务队艺术团舞蹈队一行20余人,在王建光、赵美蓉,指导老师孙鲁波的带领下到毓璜顶公园庙会参加义演,早上刚刚下过雪,天气非常的冷,但演员们没有冷的感觉,只有美的心情。
  每逢周末,王建光带领着学雷锋“爱心使者”志愿服务队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每到节日,他还会组织志愿者一同到工地为农民工演出……他曾先后组织学雷锋文艺队到工地现场为农民工演出82场次。他多次到自闭症学??赐⒆?,自费给孩子们购买课外读物以及水彩笔、笔记本、铅笔等文具。
  据统计,最近3年,他带领爱心团队组织志愿服务活动230余次,累计服务时间80000多小时。(烟台晚报记者 刘晓阳 摄影报道)

    罗永宏 安全无事故一切都好
    晚报记者找到烟台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罗永宏时,他刚结束春节值班?!按航谄诩洌烫ㄑ睾B每头⑺土亢透劭诨跷锿掏铝烤热ツ甏蠓岣?,安全无事故,我们圆满完成了春节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彼灯鸫航诘闹蛋?,圆满完成任务的罗永宏心情十分放松。
  市级道德模范罗永宏在海上搜救领域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在各级相关业务培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为搜救信息联络员,罗永宏参加了“中、日、韩、俄、美、加”等六国在俄罗斯海参崴举办的“六国论坛”海上搜救演习,列席了第十七届“中、日、韩、俄”四国搜救操作级别会议?!白龊帽局肮ぷ鞑拍芊裆缁?,对于我个人而言,下一步就是继续发挥专业人才作用,为海上搜救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罗永宏这样设定新年的个人目标。(烟台晚报记者 唐寿锐 摄影报道)

    张胜国 用生命救出浴池内乡亲
    2010年2月12日,烟台开发区古现街道大王家村的清艳浴池,临近傍晚等待洗澡的村民特别多,都准备干干净净地过年,可谁也没想到,一场灾难正悄悄地逼近里面洗澡的人们。
  当晚8点半左右,浴池的锅炉烟囱由于温度过高,引燃了房顶的可燃物,火在房顶着了起来。当时风很大,火借风势迅速蔓延。“不好,着火啦!”听到喊声,在外面等候洗澡的村民张胜国,第一时间冲进浴池,边奋力救火边疏散洗浴的群众。慌乱中,刚刚跑出浴池的一位妇女惊喊———“我的孩子还在里面”。张胜国闻讯,返身再次冲进浓烟滚滚的火场。经过艰难地搜寻,他找到了孩子,并在房门被堵的情况下,奋力将孩子从装有防护网的东窗上推了出来。孩子得救了,但张胜国却献出了年仅31岁的生命。
  大火扑灭后,人们在窗台下发现了英雄的遗体:他的双手仍然呈托举的姿势,身体雕塑般定格在那里。(烟台晚报记者 何晓波)

    赵启舰夫妇 让石头山变成花果山
    今年,已经是赵启舰夫妇在老庙沟守护山林的第18个年头了,曾经的石山已经变成了一座花果山。虽然还是那座石房子,但是看着生活条件正在慢慢改善,夫妇二人表示:青春年华没有虚度,无悔于今天的守护。“当时没多想什么,就是觉得这座山被破坏得太厉害了。”1996年,27岁的他放弃在部队的大好前景,毅然退役回到老家承包老庙沟,并打出了征婚广告:诚觅寄情深山的伴侣……那一年,25岁的牟平姑娘刘伟红,被赵启舰的精神感动,毅然决定跟着他去守大山。也正是那一年,夫妇二人在半山腰搭起了3间小石房。如今,18年过去了,还是这座老庙沟,还是这几间小石房,不同的是,27岁的小伙已变成满脸沧桑的中年汉子,25岁的大姑娘也已是一位中年妇女。18年的无悔守护,让这座曾经的石头山变成了花果山。(烟台晚报记者 牟涛 摄影报道)

    宋乃臣 用一生守护村民的“甘泉”
    说起莱州郭家店镇宋光村76岁的宋乃臣老人,当地家喻户晓。为让村民们喝上洁净、甘甜的泉水,宋乃臣耗时两年半,徒手凿渠4000米,这位当代“愚公”引泉的举动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
  昨日上午,记者拨通了宋乃臣老人的电话,他正忙着为莱州城里几名市民上山打山泉,宋乃臣说,自从媒体报道了他徒手凿渠引泉的事迹,马山上这眼清澈、甘甜的“龙泉”,被不少人所熟知,大伙纷纷前来品尝甘泉,临走时还喜欢打上几桶带回家饮用,因从马山上引下这眼山泉的出水口在村东的山坡上,水口被几根大石条压着,不容易取到水,所以外村有人找到他,他总会骑着电动三轮车,带上自己的水桶,到村东的山坡上,免费帮城里的市民和外村村民打水。(烟台晚报记者 李鑫 摄影报道)

 

    吕忠生 二十年没回家过年
    腊月二十七的烟台异常寒冷,记者赶到位于宫家岛的1路车总站时,市级道德模范吕忠生正在忙着给春节期间的车次排班?!疤炱锤次蕹?,不少司机生病了。可是又必须满足足够的车次运行,保证市民乘车需求,大家伙都辛苦了。”目前担任1路车车队队长的吕忠生告诉记者。
  吕忠生所在的1路公交线横跨芝罘、莱山两区,途经南大街,这使得1路车必须以更高的要求进行管理。
  当记者问到他春节是否回家过年时,吕忠生的情绪有了波动:“从1994年开始做公交司机,我再没有在莱阳老家过春节,已经想不起在家过年的滋味了?!保ㄑ烫ㄍ肀钦摺√剖偃瘛∩阌氨ǖ溃?

    赵庆武34年干环卫无怨无悔
    一头苍白的头发,一张被风霜洗礼多年的脸庞,一件有些旧的皮革外套,一条普通的休闲裤,一双被尘土覆盖的鞋,这是记者见到赵庆武的第一印象。
  今年59岁的他,是芝罘区环卫处清运队保洁班班长,已经从事了34年环卫工作的他,一生都在与垃圾箱、清运车打交道,干活时不会偷懒,督查时亲力亲为,同事都称他“拼命三郎”,凭着这股子干劲,赵庆武成了全市环卫系统的先进典型,1996年当选烟台市劳动模范,2003年当选全省劳动模范。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篓子山的芝罘区环卫处清运队的办公场所,赵庆武正在收集整理近期市民对环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这些建议安排新一年的工作计划。(烟台晚报记者 云全 实习生 禛祎通讯员 英华 摄影报道)

    王金勇 做父老乡亲的儿子
   十几年前,王金勇放弃公职,回乡带领全村乡亲一起创业。他曾满含深情对乡亲许诺:我回来是给老少爷们当儿子的,三年内保证全村老少爷们过上让城里人羡慕的日子。这句诺言至今每年都有新的含义。
  为了这一承诺,王金勇一天下井数次,每天在井下步行四十多公里,满身泥巴与矿工们一起啃馒头攻难关,终于带领全村走出了“守着金山过穷日子”的尴尬。
  如今,村办企业春雨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18个分公司的国家级民营企业。全村实现了“幸福十制”:八小时工作制,教育终身制,工资逐月足额发放制,福利全员制,生活用品免费供给制,养老保险制,读书奖学制,免费观光旅游制,合理化建议褒奖制,住房配给制,农民变市民。(烟台晚报记者 于杨通讯员 一军 摄影报道)

    于军 打捞前沿的铁人队长
    烟台市级道德模范于军是活跃在打捞前沿的“铁人”队长,目前在烟台打捞局救捞工程处担任潜水工程队队长的职务。从1989年7月成为一名普通的潜水员,再到如今的队长,于军一干就是25个年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过人之处,只是尽力把能做好的事情做好罢了。”谈及自己的成绩,于军表示。25年来,他也由一名普通潜水员成长为一名救助打捞行业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他先后参与、指挥了“奋威”轮(世界上最大的挖泥船)、“海鹭15”轮、“锦集7”轮、“华勇起重6”、“畅通”轮艉段、“AFFLATUS”轮的打捞,“金玫瑰”轮、“海盛”轮救助,大连“7·16”油污清理,“作业三号”、“浙岭工9”、“津航406”等重大救助打捞工程。(烟台晚报记者 唐寿锐 摄影报道)

    汪学明 诚信是企业的生命线
    走出莱阳看世界,汪学明用了14年。14年前,他还站立在白龙河畔,犹豫是否该抡起锤头砸掉砖瓦厂。14年后,他创建的食品加工厂,已经成为莱阳市农业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做起了国际贸易。
  2000年,汪学明毅然决定拆除了正在盈利的砖瓦厂,创建了顺德盛食品公司。多年来,汪学明始终不忘回馈乡里、奉献社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14年来,汪学明出钱出力,先后垫资300多万元,为村里建起了集图书室、娱乐室和会议室于一体的办公楼和文化大院,修建水泥路5000多米,安装路灯80多盏。2009年,为解决村里自来水水质不好的问题,他又投资60多万元,挖了一个容量6000多立方米的机井,铺设地下管道1500多米,让村民吃上了甘甜的自来水。 (烟台晚报记者 夏丹)

    邹坤荣 余热生辉好“四嫂”
    在蓬莱市刘家沟镇安香于家村,有一位人人称道的好邻居、好四嫂邹坤荣。耄耋老人把她当成自家女儿,癌症病人把她当成精神支柱,为了帮助邻居,她两度打通自家院墙……
  50多岁的张景宪是邹坤荣20多年的老邻居,2006年冬天,张景宪患上子宫癌晚期,在去青岛做手术前,把家和上高三的二女儿托付给她。邹坤荣二话没说,把女孩接到家中,白天在邹坤荣家吃饭,晚上在邹坤荣家睡觉,每天一早邹坤荣像妈妈一样,打点她上学带的东西。2009年春天,厄运又一次降临到张景宪头上,丈夫刘建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撒手人寰。面对巨大的打击,是邹坤荣长期陪伴在她身边,用农村妇女特有的坚强帮助她挺过了难关。后来,两家人还把中间的院墙打开,干脆就成了一家人。(烟台晚报记者 李珑 摄影报道)

    李志林 义务修车二十载
    每逢周末,在港城的社区内,人们经??梢钥吹秸庋桓錾碛埃核泶┱绰臀鄣囊路自诼砺放砸逦癜锸忻裥蕹?。他就是烟台港装卸工人李志林?!靶蕹?,我不为挣钱,只挣快乐!”20多年来,李志林自己掏钱购买工具和零件,免费帮他人维修自行车4000余辆。2003年,李志林从部队转业来到烟台港工作后,发现许多同事自行车坏了,要跑远路推到港外修理,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工作。于是他把在部队时的修车工具拿了出来,利用工余时间,免费为工友们修起了自行车。
  据统计,李志林仅义务为工友修理自行车就达上千辆,综合作业站几乎所有的自行车都经过他的手,他也被同事们誉为装卸队里的“活雷锋”。(烟台晚报记者 李泉江 摄影报道)

    刘庚申 低调抓贼不做名人
   “每天巡逻十几个小时,打交道最多的就是贼?!钡赖履7读醺暝诮邮芗钦卟煞檬彼担约合衷谝丫抢持莨沧ㄒ捣窗嵌游橹械囊辉?,曾经的“见义勇为”如今变成一份职业。
  2011年的2月22日上午,还是永安路街道广安社区保安员的刘庚申独自驾驶着自家的面包车前往夏邱镇中心大街,期间发现两名男子骑摩托车来回转,像是作案前踩点,便跟上。交谈过程中,他发现了二人所带的背包内装有猎枪。二人见行踪败露,便冲上去把刘庚申摔倒在地。面对两名身强体壮的歹徒,刘庚申两手死死抱住帆布包。直到民警赶来将两名歹徒制服?!氨绕鹪诰低访媲奥读常腋不兜偷鞯刈鲎约旱墓ぷ??!绷醺晁?。(因特殊的工作性质,刘庚申不方便提供照片)(烟台晚报记者 于杨)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