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4
作为我国近代爱国文化名人王懿荣的故里,烟台市开发区古现街道办事处东村在乡村文明行动中,将抽象的思想道德建设具体化、形象化,不断提升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内外兼修育新风
如今的古现东村,乘着乡村文明行动的东风,正呈现出别样的“风景”——“会说话”的墙。
在古现东村,吸引人的不仅是整洁的村容和优美的环境,还有一排排全区道德模范事迹介绍的“四德榜”和画面生动、内容丰富的“文化墙”。
“不仅小孩子爱看,我们也很喜欢?!崩系吃蓖醣浴八牡掳瘛焙汀拔幕健痹薏痪?。
“村里有了‘会说话’的墙”——古现东村的“四德榜”、“文化墙”显透出浓厚的文明风、文化风和道德风,使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如今的古现东村,“学好人,做好人”蔚成风气?!肮ゴ謇锲姥 孟备尽?、‘好婆婆’、‘和谐家庭’许多人没当回事儿。现在大家都争相参与,比领红包还积极?!倍宓持Р渴榧峭趺髦倚ψ潘?。
“讲道理”的戏
征地补偿款下发后,为了将钱挣到手,有人将钱当爹娘,不认自己的亲爹娘,打得不可开交,最后没落好下场……这是古现东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有钱便是娘》。小品充满幽默、讽喻和教育意义,令人在开怀大笑中受到教育。
乡村文明行动建设中,在区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古现东村为村民们提供了活动场地、音响、道具,还请来市吕剧院的“名角”指导村民创作。
除了《有钱便是娘》,古现东村还“出品”了《歌颂先祖王懿荣》、《红梅赞》(改编)等一系列文艺作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文明“种”进了村民的心田。
“以前是听到麻将响手就痒,现在是一听锣鼓响脚就痒?!贝迕裼诳汕偎?。
7000多平方米的懿荣广场,300多平方米的文化大院,各种吕剧协会、舞蹈队、秧歌队、锣鼓队……成了吸引“于可琴们”的强力“磁场”。
“磁场”有动有静,农家书屋便是“静磁场”。
“遇到生产中的难题,在这里查查资料,一般都能解决。没事的时候,来读读书、看看报,也能增长不少知识,开阔眼界?!贝迕裢跞鸸缢?。
“赌钱喝酒的少了,搞文艺活动的多了;闹邻里、婆媳纠纷的少了,相互尊重谦让的多了?!贝逯橥趺髦宜?,乡村文明行动为村里带来的变化实在多。(记者 张凯莉 通讯员 杨永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