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4
他叫刘杨,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1级重症残疾大学生。他是全国首支大学生器官捐献志愿者团队的创建者,是山东省在校大学生第一个签署器官捐献协议的大学生,他发起成立的爱心社团“承光心汇”,目前已发展到900多人。昨天,记者在烟台海港医院见到了正在进行康复治疗的刘杨。因为先天性脊髓脊膜膨出病情恶化,他已经完全失去自主行动的能力,于今年5月进入烟台海港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他说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通过康复“站起来”,回到学校,继续他牵挂着的公益事业。
重症残疾男孩的“公益心”
1991年,刘杨在枣庄小尚岩村一个小小的村落呱呱坠地。让父母吃惊的是,在刘杨的背部有一块凸起的小骨头。于是,只有两个月的刘杨做了人生第一次手术。
术后几年,刘杨的成长和发育还算正常,直到10岁,他的双腿开始发育不齐,慢慢地脊柱也开始侧凸?!八淙荒鞘焙虻闹⒆匆丫苊飨裕移绞弊呗?、上下楼梯都没有问题?!绷跹罨匾渌担钡礁呷掳肽?,身体突然开始恶化,走路比较困难,上了多少次的教学楼,他发现自己很难再独自爬上去了?!昂罄次已б讲胖?,这就是脊髓脊膜膨出。”
2011年,刘杨成为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开始了边求学边治疗的艰难生活。2012年7月,北京306医院为他制定了一个不处理神经的脊柱内固定手术。
手术风险很大,就在手术前两天,刘杨做了一个决定,如果挺不过去,就把身上所有的器官全部捐献———听到这话,父亲瞬间老泪纵横。在说服了年迈的父母后,刘杨在进手术室前签订了器官捐献书。
手术成功返校后,刘杨也开始了自己的器官捐献宣传之路。没有关于器官移植的教材资料,刘杨就自己制作器官捐献知识PPT;没有钱做宣传展板,他就用手写用笔画,拄着双拐走进每一间教室去宣讲。从开始不被人接受,到有人加入团队,几个月的时间他几乎走火入魔。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烟台红十字会、毓璜顶医院……,到处都有刘杨宣讲器官捐献的身影?!安还鼙鹑嗽趺纯矗抑恢?,只要活着,就要发光发热,哪怕只是星星之火?!?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5月8日,第66个世界红十字日,刘杨发起成立了一支由滨州医学院、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等8支驻烟高校的600多名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器官捐献宣传服务队。
“我想再站起来”
去年7月,刘杨在北京朝阳医院又做了一次大型手术。但因手术时出血过多,这次手术并没有完成,术后逐渐开始出现左下肢痉挛、右下肢进行性肌无力等并发症。为了进行康复治疗,今年5月份刘杨来到海港医院进行治疗。
昨日,记者在海港医院中康达康复基地的治疗室见到刘杨时,他正在进行站床训练。除此之外,他每天还要做截瘫肢体综合训练、针灸、蜡疗、中频脉冲电治疗等?!罢攵粤跹畹牟∏?,我们做了一套完整的康复方案,目前看效果不错。”海港医院康复科徐朝文副主任说,刘杨刚来的时候腿都伸不开,现在关节僵硬正在好转,医院为他减免了一些费用。不过要想让他尽快站起来,最好一天能打一支生长因子,可他的条件实在不允许。他若想重新站起来自由活动,还需要一个支具,也需要上万的费用。
采访中,刘杨始终是笑着的,哪怕是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疤勐??”“不疼就没有用了?!崩止鄣牧跹钏?。
令他一筹莫展的是,由于经历多次重大手术,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已再也无力支撑未来的康复费用?!敖茨呐掳采现Ъ苤糇殴照?,只要我还能站起来,我就还能做很多事?!泵娑约钦?,刘杨始终面带笑容,坚强得令人心疼。(通讯员 段文 孙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