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莱阳市做实好人巡讲文章 谋求道德示范效应

     烟台莱阳把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活动作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依托近年来涌现出的18名各级道德模范、7名中国好人、19名山东好人、220名“梨乡好人”,做实做活好人巡讲文章,不断扩大“好人”示范效应。
    “菜单式”定人增强针对性
    一是精选巡讲团成员。从全市260余名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中筛选出16名事迹突出、具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的先进典型组成巡讲团,巡讲团成员来自不同社会层面,事迹涵盖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争先创优、干事创业、自立自强等八大类别,都是广大干部群众层层推荐上来的,他们的先进事迹群众可信、可学。
    二是基层“菜单式”选人。为增强巡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莱阳市将16名巡讲团成员事迹简介印发全市,由各基层单位结合实际“菜单式”点名邀请适合本单位干部群众的3-4名道德模范、“梨乡好人”与干部群众面对面开展交流互动。这种点名式邀请的做法,更加适合基层实际,更能引发群众共鸣。
    三是坚持分层面推进。兼顾机关、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注重面向最基层的干部群众,推进“好人”示范效应覆盖全市各个层面。仅今年以来,莱阳市就已在高格庄镇大薛村、建设局、莱阳卫校、运输公司、西苑社区等各类基层单位举办巡讲报告会18场,与会干部群众达到7000余人。
    大众化巡讲增强感召力
    一是指导理念大众化。巡讲活动以基层干部群众所需为出发点,杜绝形式主义,不追求场面多么宏大、听众有多少,坚持“按需宣讲”、“田园式宣讲”等理念,通过集中式宣讲、田间地头宣讲等途径,促使巡讲活动贴民心、顺民意。
    二是巡讲内容大众化。组织专门力量,认真推敲打磨每一篇巡讲稿,在突出道德模范感人事迹的基础上,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城市创建及乡村文明等内容,以道德模范工作、生活中的自身感悟为媒介,通过朴实的群众化语言进行展现、诠释。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理论主题,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具象化的道德模范巡讲,在群众中引发了较好反响。
    三是巡讲形式大众化。在采用“台上宣讲台下听”传统模式的同时,通过座谈、拉家常等形式,组织道德模范与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互动,以此让群众在近距离中接触和感受道德模范的崇高品德,接受道德洗礼。通过这样一种形式,群众了解了“献血状元”李升亭、“当代孝女”鲁少青、“志愿服务明星”于文强、“慈善达人”于泉洲等一大批道德楷模,所到之处,群众无不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取得了良好的宣讲效果。例如用网络架起“爱心桥”,无私帮助千万弱势群众的烟台市道德模范于文强,结合自身的志愿服务经历,用朴实的语言解答了现场群众提出的怎样参加志愿服务、如何帮扶弱势群体等问题,受到了干部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联动式推进增强影响力
    一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同步推进。一方面,在电台、电视台、《今日莱阳》报等市内主流媒体,拿出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开设专题、专栏,利用访谈、综述、通讯、评论文章等形式及时宣传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活动,以及他们的先进事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人群广的优势,利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官方微信“文明梨乡”、“莱阳发布”微博、“梨乡莱阳网”等网络媒体设计制作专题网页、微视频,及时反映道德模范巡讲活动最新动态,吸引了网友、微友参与互动,广泛传播好人文化正能量。
    二是巡讲、征文、演讲一体推进。莱阳市依托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活动,组织了“尚德梨乡”征文、演讲比赛,吸引了400余名市民参赛。征文、演讲内容围绕“学习道德模范,创城从我做起”,以道德模范为镜,抒发争做文明市民,建设“尚德梨乡”的情怀。通过一体化推进的模式,既推动了道德正能量由道德模范像普通市民的流动,又实现了普通市民对道德文化的反馈交流,实现了双向互动,增强了巡讲效果。
    三是宣传教育与实践养成联动呼应。把巡讲活动与“好人”推选、志愿服务、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深化学习实践活动,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加“五位一体”七个一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评议身边的文明、不文明行为,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追梦圆梦,自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各项工作落实。(莱阳市文明办)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