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4
“我将8万人民币错转给了别人,去银行查了他的身份证和电话号码,打电话不接,都已经5天了,我应该怎么办……”5月18日,烟台市司法局司法行政网上有网友提问,希望律师帮忙指路。
当天就有一位徐学春律师回复,“对方属于不当得利。如有对方身份信息等,可以到法院起诉索要”。接下来的2天时间,就有7名律师先后为这名网友指出解决办法。据介绍,在市司法局网站开通的“网上问法”栏目中,有数十名律师志愿为网友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成了普法志愿者。谁来普法,如何普法,一直是普法工作探索的重点。近年来,市司法局针对普法工作不断出现的新特点及新需求,从各行业吸纳了5万余名普法志愿者,构建起覆盖全市的普法工作网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奠定良好的基础。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2年,市普法办就成立了由驻烟高校法律专家、教授,相关专业工作者以及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的执业律师、公证员等50位讲师组成的烟台市“六五”普法讲师团,参与全市法定事项和重大事项的法律咨询、法律论证等活动,并承担对全市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社区和农村两委干部等群体的法制教育培训任务。2013年,我市创新开展了“法德共进”工作,市普法办又积极吸纳20名热心法德教育工作的法律专家、道德模范和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等,组建了“法德讲师团”,组织其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德宣讲活动。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自己的法德讲师团队伍,成为市法德讲师团的有益补充。根据经验,让群众现身普法,效果更佳。据介绍,市普法办依托镇街党委政府和村(居)委会,广泛吸纳3万多名群众身边的道德典范、法律专家和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组成法德共促会,积极开展法律知识宣讲、矛盾纠纷评判、道德行为督查、文明生活引导等公益活动?;忝裰鞣ㄖ魏蜕缁峁绿逑到ㄉ枰卜⑸饲币颇谋浠?。龙口市法律讲师团成员崔兆商介绍说,普法工作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一定要把握准群众的法律需求,才能对症下药。记者从市司法局获悉,随着经济社会形势发展,我市开始在镇街、乡村、社区普遍建立“法律管家”制度。由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鉴定人和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组成动态的微型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进行远程或现场法律咨询。
“我们积极推动政府、企业、学校等各行各业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律师精通法律和政策的优势,提升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质量,帮助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防范法律风险,并为领导决策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法律服务?!笔兴痉ň窒喙馗涸鹑吮硎?。在多方努力下,社会资源也被广泛调动起来。3300名政法干警联合组建了覆盖全市中小学的“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5000多名老干部、老教师、老革命等组成“五老普法宣讲团”,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600名优秀大学生组成青年法律志愿者队伍,上万人组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志愿服务团”……(烟台日报 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崔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