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胶东抗日英雄谱)理琪:揭开胶东抗日史第一页

  在烟台栖霞市英灵山胶东革命烈士陵园通往山间的石砌甬道,如一条飘曳的绶带挂在层层绿色之中,沿着命名为“理琪路”的甬道缓步登阶,便来到松柏环绕的理琪墓?!爸泄膊辰憾匚榧?、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司令员理琪同志之墓”几个醒目的大字雕刻在汉白玉碑石上。理琪烈士是陵园安葬的最著名的一位烈士,他的陵墓位于陵园中轴线上,在烈士纪念堂后的152层台阶之上,是陵园主体建筑之一,凸显了理琪同志在胶东革命史上不可替代的位置,更彰显了他在胶东军民心中那沉甸甸的分量。
  学生时代投身胶东革命
  理琪,原名游建铎,1908年生于河南省太康县游庄一户殷实家庭,虽是富门子弟,却未染纨绔习气。他高中毕业后考入冯玉祥办的西北军无线电学校,优良的校风薰陶着理琪的思想情操,学生时代就投身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党统一战线政策,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在太康县党部工作,后来进入冯玉祥无线电学校学习,留任冯部报务员。
  在1935年“一一·四”暴动失败后,胶东群龙无首,当时,这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毅然离开生活优裕的家庭,肩负党的重托,来到胶东任胶东特委书记。当时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群众情绪低落,革命处于低潮。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党性观念,理琪危难时刻勇挑重担、敢于担当,他带领革命骨干,冒着生命危险走村串户,寻找失掉联系的党员,发展新党员,恢复整顿党组织,重新聚集革命力量。理琪到胶东后,环境是非常艰苦的,在寒冷的冬天里,理琪为了筹集党费,将自己的棉衣、棉裤、棉袍全部捐出押做党费,自己却身着单衣在冰天雪地中奔走。烟台南山大粪场是特委秘密活动的基地,理琪不嫌脏、不怕累,和挑大粪的一起劳动,和这些生活在底层的劳动者同住同食,同甘共苦,很快建立了感情。理琪很巧妙地把革命道理揉合在闲话杂谈中,揭露人吃人的社会现实,启发他们了解只有斗争才有幸福的道理。
  特委很注重学生工作,理琪亲自指导林江等进步学生在八中、志孚中学组织起“民族解放运动先锋队”,更有许多进步教师和青年学生脱下长衫投笔从戎,抗日救国。
  揭开胶东抗日史第一页
  为从思想上清除党内存在的急躁和悲观失望情绪,理琪撰就了胶东党组织的第一份文件——《胶东特委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这份文件正确分析了中国和胶东地区的政治形势,总结“一一·四”暴动的经验教训,批评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倾向,提出纠正的方法和今后的任务,使各级党组织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扭转了“一一·四”暴动后的危难局面。1936年12月,因叛徒告密理琪在烟台被捕,受尽酷刑但没有泄露半点党的秘密。抗日战争爆发后,理琪同志经组织“保释”出狱,回到胶东党的领导岗位。当时日军大举进攻中国,面对国仇家恨,胶东特委决定建立抗日武装队伍。经过秘密筹备,在12月24日,文登天福山武装起义,成立了共产党领导的胶东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拉开了胶东武装抗日的序幕。在起义动员大会上,三军司令理琪豪迈地说:“我们宁可在斗争中站着死,决不在敌人利刃下偷着活”,同时强调“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要起到模范作用,做到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从此,胶东抗日史揭开光辉的第一页。天福山起义后,1938年l月初,中共胶东特委成员进入威海,多次召开秘密会议,制定起义计划和行动部署。1月15日上午,理琪亲赴公署与专员孙玺凤谈判,达成协议。下午3时,连鸣3枪为号,宣告起义。16日下午整队出发,向东南抗日根据地挺进。19日在沟于家与天福山起义的队伍合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是年1月19日,成立了胶东军政委员会和三军司令部,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兼任主席和司令员。
  为国捐躯时年仅30岁
  1938年2月13日拂晓,理琪亲率成立2个多月的这支崭新队伍,出其不意地攻下牟平城,俘获奸伪100余人。解放牟平城那天上午10时,三军一大队的同志们带着胜利品,押着俘虏至雷神庙。下午l时左右,驻烟台的日寇100多人,分乘5辆汽车直入牟境,兵困雷神庙,欲将我军一网打尽。风云突变,理琪立即下令:“据墙固守,打开缺口,英勇突围?!毕挛?时许,敌人发起了更疯狂的第三次进攻,理琪在奔走指挥的紧要时刻,腹中一弹,他面无痛色,指挥如故,再饮一弹,咬牙坚持,三弹透腹,倒于血泊。同志们紧急抢救,他命令战友不要为他分散精力,一定要打退敌人的进攻。战士们眼见主帅血染征装,更燃起复仇烈火,激战至黄昏,杀出重围。理琪被张玉华背到僻静之处,终因伤势特重,流血过多,一代英豪为国捐躯,时年仅30岁。(YMG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段伟 摄影报道)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