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4
张弼士的孙女张世禄
张裕葡萄酒誉满全球,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张裕创始人张弼士的孙女张世禄曾潜伏在日伪军内部,冒死向我军提供大量情报,为解放烟台立下汗马功劳。而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的洪国治,放弃优渥生活,只身投身革命,成长为一名革命抗大好教员。
张世禄:大小姐成长为地下党员
1945年8月23日清晨。烟台南郊上夼四周被炸塌的炮楼,仅剩黢黑的残壁,燎焦的灌木“噼啪”作响,火星乱迸,硝烟弥漫,零星的枪声时断时续……一夜的鏖战渐渐地平息下来。八路军东海独立团山东前沿阵地的战士们突然发现一位年轻姑娘正在奋不顾身地向上爬,大家都屏住呼吸关注着她,此刻,既不能阻止她,也不能下去营救她,生怕她被零星的流弹或身后的敌人开枪击中。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地熬着,也许伪军把她当作逃难的百姓了,双方都暂停了射击。当姑娘爬进战壕时,裙子、丝袜都划碎了,她向战士们要求见八路军前线指挥所最高指挥官,说:“我是烟台地下党员,组织关系在烟台工委。有重要情况向首长报告。”
很快,她就被带到了烟台工委书记滕景禄那里,经询问,她是地下党潜伏在烟台伪警察局的张世禄同志。滕景禄迅速将她带到前线总指挥部,刘涌司令员、于得水副司令员、东海地委书记梁辑卿以及东海军分区政委仲曦东和政治部主任张少虹,听取了她的详细汇报。原来,自8月16日起,福山、牟平守敌纷纷溃逃烟台,至23日,龟缩烟台的守敌竟增至8000余众。张世禄从敌伪机关得知,市区各处日军正向军舰集中,外围伪军全副日军装扮,打着太阳旗迷惑我军。她当即报告了党组织,组织上要求她马上将这一重要情报送出去。她冒着生命危险,巧妙地越过敌人封锁线,及时抵达了前线指挥部。
此时,八路军攻城部队总共只有2000人左右,我威海增援部队独立团二营尚未全部到达。为扩大战果,减少伤亡,全歼守敌,指挥部根据张世禄同志的情报,迅速调整兵力部署:首先独立团一营以及昆嵛独立营经四马路不恋战抢占烟台山,占领码头,切断敌伪海上的退路。其他各处攻城部队,暂不强行总攻,先控制各处关卡,黄昏总攻。
在这场敌众我寡的战役中,由于我军兵力部署得当,突击迅猛,断敌退路,使敌接战即溃,以少胜多。1945年8月24日,残敌被彻底肃清,烟台完全解放。
19岁的姑娘张世禄,就是张弼士的孙女,当时的烟台张裕公司经理张巨琅的大女儿,资本家的大小姐,为烟台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2年,张世禄和母亲李德贞一起,在中共胶东区委同志的带领下,走出烟台市区,迈上通向抗日根据地的道路。此时,她年仅16岁。
1945年,张世禄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党的情报工作。此时,全国抗战正处于最后大反攻阶段,战场形势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为迎接这座海滨城市的最后解放,上级党组织决定让张世禄趁烟台伪警察局招考女警察之机,秘密打入伪军情报机关内部,为下一步对敌斗争和解放烟台提供情报。
接到任务后,张世禄经过烫发、化妆、办理假手续后,就以张家人在外地上学归来的名义,顺利考入烟台伪警察局特务科,正式开始了秘密窃取敌人内部重要情报的工作。《烟台地方史》记载,聪明伶俐的张世禄很快就能进入档案室查阅所有机密资料,甚至还能够将相关资料秘密带回家抄写。这样,她就可以很方便地把有关机密资料和敌人重要活动的情况搞到手,同时也将大部分上层伪职人员的个人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其中包括他们的家庭住址,以及他们的职务、活动范围和相关行动计划等。
一旦获取有关情报,张世禄就会争分夺秒,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以去南郊一带走亲戚的名义,将提前写好的情报藏在奶粉盒里交给八路军地下联络站的人。如果遇到敌人岗哨盘查,她就干脆亮出杀手锏———个人特务证件,总能化险为夷。
在此后的短短三个多月时间里,张世禄先后为我党我军提供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敌人内部情报,为烟台的对敌斗争和最后解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洪国治:忘我工作积劳成疾
洪国治是浙江诸暨县下水阁村人,1916年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父亲早逝,母亲将其抚育成人,21岁乡村师范毕业后,做了小学教员?!捌咂摺笔卤浜螅楣沃簧肀几吧卤?,先后在陕北公学和抗大就读。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留校任政治教员,1941年随抗大东迁来栖霞牙山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主任政治教员、营副教导员及政治指导员等。因忘我工作,积劳成疾。1944年夏天,他的病情逐渐加重,讲课时??人酝卵?,别人见了害怕,他却笑着说:“没关系,干革命就要流血牺牲,吐点血怕什么。”还特别嘱咐身边的同志千万不要跟别人讲。炊事班给他送去病号饭,他悄悄叫通讯员送给别的病员吃,自己和大家一样吃粗粮。
讲课时,学员看他脸上冒汗,怕他站着讲课累,就把两个背包垛起来,请他坐着讲。他很受感动,说:“先生站着讲,学生坐着听,历来如此。再说先生站着讲,结合手势,能增加讲课效果;学生坐着听,聚精会神,便于记录,有助于知识的记忆?!焙楣尉<肥奔湔蚁缜酌翘感?,村里不管男女老少,都能和他说上话,亲切地称他“洪教员”。每次移防,他都亲自到房东家里,查看部队住房扫干净了没有,损坏了的东西赔偿了没有,水缸里的水挑满了没有。他所住过的村庄,没有不夸他是抗大好教员的。
1944年秋,他的病体已到了不可支撑的地步,但第四期学员将近结业,他不舍得休息,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坐不起来,便躺在地铺上听取学员们的思想总结,直到把这批学员送走,他才进军区第四分所治病。但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医生已无回天之力,住院一个半月,1945年2月,洪国治与世长辞,年仅29岁。噩耗传来,抗大的领导、战友、学员悲痛万分。不久,胶东军区教导二团(抗大已于1943年5月更用此名)在新建的英灵山革命烈士陵园里为他竖立了纪念碑。(YMG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段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