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盛兰资料片
第九届“中华慈善奖”近日揭晓,经烟台市慈善总会推荐,今年93岁的招远市蚕庄镇柳杭村农民刘盛兰老人获第九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获此殊荣的全国仅10人。
“刘盛兰老人现在住院了,我们已将这个好消息通知了他的侄子转告老人?!?日,招远烟台市慈善总会滕国海主任告诉记者,因为老人一直肾不好,最近肾功能出现些问题,出现了尿血的情况,刘盛兰老人已经在招远人民医院住院半个月了。
滕国海告诉记者,刘盛兰老人的情况不是很重,现在医院打吊瓶进行治疗。平日由老人的侄子和慈善义工替换陪护。这几天,相关部门将委派固定的护工去护理老人。老人所住的轮胎西区老年人照料中心也派人在医院护理老人。
4日,当得知刘盛兰老人生病住院后,安立盛学雷锋志愿大队志愿者们表示,要去招远看望刘盛兰老人,并向老人汇报一下近几年志愿者们为希望工程帮扶困难孩子的情况。安立盛告诉记者,刘盛兰老人是烟台这座文明城市道德力量的典型代表,在他的身上彰显了乐善好施、奉献社会的传统美德,充分体现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义工精神,生动诠释了“大爱无疆,爱心飞扬”的高尚品格,是志愿者们学习的榜样。
刘盛兰是招远市蚕庄镇柳杭村的一名“五?!崩先?。1996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收入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2000年后,刘盛兰的事迹经报道后,刘盛兰老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2004年,刘盛兰荣获“感动烟台”年度人物后,全国各地的好心人及周边众多志愿者纷纷前来看望老人,有的拿着钱,有的带着慰问品,而他把吃的喝的留下,钱又全部捐了出去。
此次参评第九届“中华慈善奖”,是经烟台市慈善总会向民政部申报的。烟台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称,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像。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得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10多万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中华慈善奖表彰近两年优秀人物
烟台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自2015年7月31日正式启动,经过省级民政部门推荐和评委会办公室直接受理部分申报、评委会办公室初审、第一次评委会会议审议提名名单、提名名单社会公示和网络投票、评委独立量化评分、第二次评委会会议审议拟表彰名单、拟表彰名单社会公示、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民政部部长办公会审议等9道程序,历时5个月完成。
经评委量化评分、网络投票、两次评委会会议审议、两次社会公示、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民政部部长办公会审议等程序,民政部决定授予郭文标等10人“第九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称号,“爱佑新生”病患孤儿医疗养护项目等20个项目被评为第九届“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为第九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企业,陈一丹等10人为第九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个人。同时,陈忠伟等101个个人、项目和企业获第九届“中华慈善奖”提名奖。
烟台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赵东丽表示,这些“中华慈善奖”获得者,有的艰苦创业致富、慷慨解囊捐助,有的自身勤俭节约、全心全意行善,有的履行企业责任、真诚回报社会,有的创新慈善方式、科学高效帮扶,他们展示了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道德情怀,诠释了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践行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我市仅刘盛兰老人一人获此殊荣。刘盛兰老人的涓涓慈心、孜孜善行传播了慈善理念、汇聚了慈善资源、探索了慈善道路、树立了慈善标杆。
此前,2011年,刘盛兰荣获烟台市“道德模范”光荣称号。2012年,又荣获“山东好人”,2013年10月16日,刘盛兰老人获“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 2014年2月10日获得2013年度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成为家喻户晓、闻名全国的助人为乐模范人物。(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单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