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在毓璜顶街道黄山南社区,细心的人会发现,老人们几乎每天坐在一起,开心地聊着大街小巷里的好人好事,俨然集成了“故事汇”。这习惯源自2010年,社区开展了“晒晒身边好人”活动,邀请居民讲述亲身经历的好人好事,分享社区里的幸福和和谐。
受身边好人的影响,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做好事的行列,他们在点滴的平凡小事中折射出人性的善和温暖,让居住在黄山南社区的居民处处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和温暖,日前,记者走进黄山南社区,从居民的口中了解到一件又一件感人的好事。
全楼出动紧急避险
黄山南街8号楼的高树义,2011年亲身经历了一件感人事。一次,楼下一露天电线正吱吱地冒着火星,他急急忙忙招呼儿子给电力维修部门打电话,自己则站在断了的电线旁,提醒来往居民避开电线漏电处。恰在这时,何桂芬大姨路过此地,因担心救援车辆不能及时准确找到事发点,马上跑到巷子口接应电力抢修车。电力部门很快到现场进行了抢修。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无一人因误踩断了的电线受伤。
齐心协力清理街道
社区依附于小黄山下,雨季来临时,山上的黄土便随着雨水流到了路上。2011年夏,几场强降雨后,山上的黄土涌到路上,太阳一晒泥土飞扬,居民出行十分不便。居民胡成艳看到后,带着儿子开始清理路上的泥土。他们把扫起来的泥土一点一点弄到垃圾箱里。他们的行为感染了附近居民,不一会,附近楼栋的几位居民也加入到清扫街道的行列中。大家热情高涨,挥舞着扫帚,很快将路面清扫干净。
十六年奉献终有回报
提起花姐,黄山南的居民无人不知?;ń悴坏械孟欤阅苋丝俺菩∏用竦哪7洞?。她实名李淑花,在黄山南社区默默地干了16年保洁工作。16年里,花姐不但认真细致地清扫小区,而且还是个热心肠,谁家有点事她都会尽己所能给予帮助。和小区的居民相处得如同一家人。
问起花姐为什么愿意从事保洁员,花姐说:刚开始因为离家近便于照顾家庭、孩子,后来是因为社区的挽留。保洁工资不高,刚开始时,花姐每月只有一百多元,尽管艰苦但她坚持了16年?;ń愕闹醋藕头钕滓不换亓司用竦男湃魏秃闷?,她父母生病期间,居民帮着照顾,还帮她扫卫生,借钱给她,让她很是感动。
发喜糖沟通邻里情
黄山南街的蔡红大姨讲述了这样一件感人事。去年10月的一天,忽然楼下响起一阵鞭炮声,接着锣鼓喧天,热闹非常。蔡大姨赶忙到楼下一探究竟,原来是本楼一住户儿子结婚。第二天蔡大姨在街头巧遇新郎的母亲,她热情地上前叫住了蔡大姨,跑进了楼下小棚,取出喜糖放到蔡大姨的手里,说:“留了好几天了,也没遇见您,寻思方便的时间再给你呢”。
蔡大姨心头一热,吃在嘴里甜在心上。她觉得这不单是一包喜糖,而是一份尊重和爱戴。
蔡大姨说,平日里邻里间大多忙于生计,早出晚归,即使是相处了十几年的老邻居也少有往来,正是那位新郎的母亲一个小小举动带领了邻里们的相互往来,事虽小但意义重大,邻居们纷纷表示,自从互相往来之后,更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小区的和谐。
修井盖带动全楼和气
黄山南街12号楼,很多设备很是陈旧,不少楼栋常常发生漏雨、下水道堵塞等问题。12号楼前有一个污水井盖,因为过往汽车碾压多次破裂,污水外溢。该楼3号居民郭吉祥看见后,买了两袋水泥八包沙,率领楼里的大爷、大娘,一个下午修好污水管道和井盖,抹平地砖路面??醋呕廊灰恍碌穆サ?,大家经过时纷纷夸奖郭吉祥做了件实事好事。不仅如此,在老楼长窦冬梅的号召下,全楼居民团结和睦、相互帮助。
相互帮助救人一命
家住大海阳路的李世仁大叔现在每天领着可爱的双胞胎孙子四处溜达,尽享天伦之乐。他说自己是最幸福的人?!跋衷谀芄恼饷纯目炖?,每天陪伴着家人,不得不感谢邻居于本洋老弟??!”
故事得追溯到几年前。一天中午,李大叔喝了不少白酒,回到家躺到床上后突然觉得身体不适,疼痛突然间向他袭来,豆大的汗珠不时从他脸上淌下来。儿子瞧见父亲脸色蜡黄,赶紧背着他看医生。刚到楼下,被正打牌的于本洋看到了。他立马说:“上我的车赶紧去医院”。然后立即给在医院工作的妻子打电话,让其将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到了医院,医生马上给他做了相关检查,经过诊断,李大叔患有急性胆结石,因为饮酒过度引起病情突然加重??蹈春?,李大叔心有余悸地说:“医生告诉我幸亏送医院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邻居给的啊?!?
献爱心扫雪总动员
2013年新年刚过,第一场大雪悄然而至,美丽的雪景给人们带来快乐,也给行人带来出行的不便。一大早,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便开始清理积雪,出乎意料的是,许多居民看见后,扫完自家楼洞前的积雪后,又自发地加入到社区扫雪队伍中,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一些居民们的热心也带动更多的居民纷纷加入扫雪行列,一上午的时间社区周边主要交通要道的大量积雪全被清理干净。
在扫雪大军中,黄山南的李爱莲和岳岐从不会落下。不仅如此,岳岐一次看到居住楼洞几层楼道的玻璃窗破碎,一到冬季寒风呼呼地吹,让走出家门口居民打起了寒战。于是他自掏腰包买来玻璃亲自上阵,重新装上干净明亮的玻璃。记者 熊昌华 通讯员 邹宜辰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