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宏大的中国梦,最终要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梦汇聚而成。“每个人都有小梦,辐射的范围大了,就成了大梦。个人的小梦实现了,国家的大梦才能实现。”蓬莱读者赵洪新如此阐述对中国梦的理解。本报“中国梦·我的梦”征文活动启动以来,读者踊跃来稿,纷纷阐述对“中国梦”的理解,记录“我的梦”的点点滴滴,截至5日18时,征文活动共收到作品90余件。
龙口读者李启胜的梦想更贴近生活,“如今,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中国梦,我们全家的中国梦就是将来家庭全部实现智能化?!彼诶锤逯行吹?,“未来,这样的一幕一定会实现:到了快下班时间,往家中打个电话,智能电锅、蒸锅早早给你准备出搭配合理营养价值高的可口饭菜,饭后,智能清洁机器人会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人们可以把更多时间用在旅游、学习、运动上。”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出彩机会的渴望,正是中国梦最富生命力的构成。“梦想,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东西,如海面上冉冉升起的红日,似荆棘中傲然绽放的红梅,发端于每根憧憬和渴望美好的枝头,被时光河流簇拥着,散发出片片自强不息的光芒?!倍琳叱略坊哉庋吹?。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只要有梦想,就请大声说出来。如果您身边有对梦想的追求者、实现者,也请告诉我们,让大家一起分享他们追逐梦想的过程和实现梦想的喜悦。本次征文活动目前正在进行中,截至时间为2013年6月30日。稿件文体不限,字数在1500字以内。征文请以WORD文档形式发到电子邮箱:liren@ytdaily.com。征文活动结束后,烟台日报将组织相关专家对征文稿件进行评选,并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记者 李仁
下一页为“中国梦·我的梦”投稿摘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