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哈本厚和高丰收(左)
大海阳社区有一对老年夫妇,丈夫哈本厚,爱看书写作,有“水运作家”美誉,妻子高丰收,酷爱文艺,做过电视主持人。他们膝下两子两孙,一家其乐融融。夫妻俩退休后并没闲下来,常常为社区的事忙里忙外……前段时间,他们家被评为“齐鲁书香之家”,这在烟台只有7个家庭,一时间在邻里传为佳话。
他有一个工作室
大海阳东街30号,有一间哈本厚的办公室———哈本厚工作室,这是大海阳居委会专门给他设立的。
昨日,记者敲开哈本厚工作室的房门,哈老师很热情,放下手中的《仙境烟台》———他是这本杂志的特约记者,带着记者参观。
屋内用瓷砖简约装修,白色的墙壁上贴满了整齐的照片———大部分是他和妻子远游的足迹,包括台湾、新马泰、云南、新疆……放下眼镜,哈本厚对记者说,前半生他痴情于海,而后半生,则痴情于远游摄影———当然,是和妻子携手出游。他说,他有10斤重照片,全是给妻子拍摄的。1947年出生在蓬莱的哈本厚,毕业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1968年至2007年40年间,先后供职于港务局和海事局,因写过大量海洋题材的文章,被誉为“水运作家”。《海事局长》是他退休后,用3年时间创作而成的。
7个书柜藏书2000多本
哈本厚说,因为工作,他前半生多与海相伴,退休后,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了,自然要多陪伴家人。1974年,哈本厚还在港务局“扛麻袋”和宣传科中来回忙活时,经人介绍,认识了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青春美丽的高丰收,两人情投意合,第二年结了婚。那时,哈本厚先后在《人民日报》、省级刊物发表多篇文章,并出版了短篇小说《战斗的航程》。
两人的婚后生活很和睦。退休前,高丰收很忙,7点不到踩着自行车上班,大多数时候,都是哈本厚做饭做菜。不过,现在两人都退休了,在做饭菜这一点上,反了过来。
下午4点过,记者来到大海阳东街30号,走进了哈本厚的家。他的家里有7个书柜,大约收藏了2000本书,包括史志类,诸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史记》等,有文学类刊物、小说,也不缺普通的养生类书籍。
7个书柜分3处放,卧室、客厅都有。在一间卧室里,还收藏了大量的瓷器物件。高丰收说,他们有着共同追求———“文艺范”。高丰收阿姨坦言,大方向上,两人总能保持一致。不过,平时有争论那也是很常见的。
高丰收阿姨说了大叔很多“不是”。不过,说着说着,话题转到了一个“木瓜”上,木瓜是高丰收阿姨最喜欢的水果?!澳竟鲜撬虻?,但他自己从来不吃。”
说到这里,哈本厚大叔又一阵哈哈大笑,有点得意的样子。
他们是社区的好帮手
受居委会之邀,哈本厚当起了孩子们的语文写作老师。曾有孩子问他:“我背书太慢了,语文学不好,该怎么办?”对于这样的问题,哈老师以亲身经历鼓励他们。
据了解,初中时,他往往是最后一个背下老师布置任务的学生,不管是短文还是元素周期表,他记得都很慢,每次都会受到老师批评,就只好下苦功夫,直到滚瓜烂熟。不过,正是那样的经历,打下了文学功底,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提起初中的《晏子使楚》、《论语》(选段)等,他仍然能随口拈来,一口气背到“呼吸困难”为止。不仅仅教学生,哈本厚还将自己的书本捐献出来,送给社区阅览室。
而高丰收本人也是社区慈善义工,隔三差五就为社区的老年人、残疾人表演节目。她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了播音主持,后来在广播电台主持节目。利用这些“文艺”优势,在社区里,逢有表演和社交时,她都要参与。
夫妻俩还都是社区双管双责党员,和困难家庭结成了帮扶对子。在山东省评选100户“齐鲁书香之家”之际,居委会报送了他家的名单,最终得到了这项荣誉。
“这个荣誉是为了鼓励全民阅读,同时表扬团结和睦、子女孝顺、帮扶邻里的家庭?!贝蠛Q羯缜ぷ魅嗽备嫠呒钦?。
记者 熊昌华 通讯员 邹宜辰 冷晓燕 佘静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