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很多事情在开头的时候总是偶然。
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年春天,我有事去挚友宋学俊家,在他的客厅里看到挂的一幅书法作品,在不到二平方尺的小斗方内写了“花枝俏”三个字。书体为行书,章法奇特别致,字写得神采飞扬,一下子震住了我。急忙问学俊友说:“您在哪搞到的?写得太好啦!”“您看好了,就送给您?!彼α诵λ担骸罢馐侵泄佬难钤闷窒壬倚吹摹!?
我从不接受朋友割爱所赠的礼品,便再三拒绝,他见我死活不要,很自信地对我说:“杨老师这人很好,别看他身份挺高的,说不上您写封信求他还真能给您写幅,您就说我是你的朋友。”
从朋友那回来之后,“花枝俏”横竖不断地在我脑海里显现,还是艺术品魅力的驱动,促动我终于下了写信求字的决心。不过在写信时心里还是犯嘀咕,最后,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说不定真的如学俊所言,我就能得到墨宝。信发出之后,我也不去想它了。
几天后,我接到了一封挂号的邮件,一看发件地址,我惊喜万分。手高举着邮件晃动,几乎要大声喊出个“呜啦——”就这样,我们俩开始了频频的书信往来,开始称呼他为杨老师。往来的信中我们什么都拉,出言无忌,不滞不梗。当然,主要的还是交谈有关美术方面和关于我自身美术创作方面的问题。使我想不到的是他对我这位作基层美术工作者的家景和创作条件颇感兴趣,还有我的绰号。
我出生在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考学前种地,饱尝黍离之悲。中专毕业参加工作后“包”过多年的队,也曾干过生产队小队长,我的对象是农民,我帮她种地,“亦农亦干”廿多年,因而也养成了一身农民习气,加上我的 个性犯犟,宣扬“韧劲诚可贵,犟劲不能无”,就这样,人们送给我个绰号叫“庄户孙”。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有一次杨老师在信中告知说:“近期可能因公出差去烟台,尽量争取和您这个‘庄户孙’见个面?!蔽以缇团巫拍芎脱罾鲜γ婕岸我恢比衔窃谏喜愎ぷ?,位置又挺高的,见他也是相当难。这次他想见见面,能否见成也是难以预知。
过了些日子,有一天早晨,朋友学俊给我电话说:“让我中午去陪他的客人吃饭,一定要到?!钡蔽医瞬吞街茄罾鲜戳?,真乃喜出望外。赶紧上前与他握手,他立即说:“您就是画院院长王树枫?怎么和我在信中想象的院长反差这么大?!彼档迷谧娜嗣嵌即笮α似鹄?。我们边就餐边拉谈,那个亲热劲儿象是大家在吃团圆饭。席间,杨老师多次问起我一边种地一边工作,怎样利用燕息之余还创作出版了象《战斗英雄任常伦》等多册连环画的桩桩小故事,还特有兴致地问我“庄户孙”的来历。杨老师听了后笑得忒开心,说道:“吃完饭之后,我就去您家看看,再去瞧瞧你种的那块地?!?
当时,我还认为杨老师在兴头上,只是说说而已,哪知道吃完饭之后还动了真格的,让司机开车由我带路去了兰高镇马家庄。家里哪知道此时此刻有贵客登门,都慌了神!也好,原汁原味的一户农家院落的面貌呈现在杨老师的面前。进门是个破门楼,住宅的屋檐下挂满了玉米棒子和农具,还加上一串红辣椒,倒是琳琅满目。我对杨老师说:“您别见笑,农村就这样?!薄罢庋婧谩保ψ潘担骸拔姨乇鹦郎驼庋脑郝?,可以画幅好画啊。”说得大家都笑了。
稍停,杨老师对我说:“走,到田里看看您种的那块地?!庇谑乔档搅舜灞北叩摹岸刈印?,下车徒步来到我种的那二亩多地。杨老师看了看那块大长条地,随即弯下身子用双手从地里捧起了一把土,掂了掂后又撒到了地里,拍掉手上的土后站在那,像似在思考什么?而后,便走到我的跟前拍了下我的肩膀说:“以前,我敬您一分,现在敬您三分!”接着又说了声:“走吧,回烟台。”我送走了杨老师便回到家里,心里很不平静,在想:“杨老师如此深入基层,关心、爱护基层的美术工作者的至诚至感让我极为感动,可谓感慨万千。
上世纪,1995年春,我将步入耳顺之年,从画院院长的位置退了下来。可我追求美术创作的心气仍很旺盛,便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要到北京画院进修,拜王文芳为师学习山水画。我把这一决定告知了杨老师。他在电话中说:“您的这个决定好得很,要来,就快来,一切该准备的事我来办?!彼闹С至钗腋卸?,因而使我进京的决心更加坚定。于是立马和老伴商议去学习的事,她心里是不愿意我走的,但她也很理解我的心意,说了句:“去,可以,工资不能带!”我明白了她的意思,这样便着手筹备去京的开销。
距北京画院9月1日开学的前10天我和杨老师通了电话,告知我一切就绪,按时报到。他在电话中说:“您提前一天来,报到时我伴您去,这边一切都准备好了,骑的自行车都修好了,来时别忘了带自己画画用的笔就行?!?
9月1号,我们俩去了北京画院,报了名,他还找了明明院长,免去画画考试(从此,我便成为北京画院进修学员中一个最大年龄的学员),直接到了王文芳画室学习。
一切就绪后,杨老师陪我去了朝阳区孙河镇北甸村,到了住所一看,使我惊喜万分!好家伙,室内放有大画案,床上有行李、地上有脸盆和椅子等用具,一切皆备。把我高兴得对杨老师说:“好啦,在北京我有了一个家。”他说:“先别高兴,吃饭的问题还未解决好,这个村卖啥吃的都有,将就几天,我再找村支书赵桐,让他想想办法?!?
要说吃饭,其实自己做着吃挺好,即节约又可自调口味。然而,做饭是我的软肋,从来不下厨房,况且常年在外买着吃也不是个事。杨老师非常了解我,他终于托人给找到一户人家,我入伙吃饭,做啥吃啥,这下可解决了个大困难,保证了我在京能学习八、九年的问题。
在画院学习期间,杨老师每隔些日子都要问问生活呀、学习进展啊,有时打车到北甸来看我,进行指导。有一次来,看了我创作的画以后对我说:“我建议你多画画大海,我们是胶东人,熟悉大海,沿海有许多富有人文色彩的景致,去写写生,体验生活,生活才是艺术的源泉?!?nbsp;从这,我搞了个计划,要沿海写生。从蓬莱阁开始,到烟台、成山头、崂山、胶州的琅琊台、舟山群岛和山海关等地写生,体验生活,搜集素材。而后回到北京进行构思创作。期间凡有新的想法、构图或草图,杨老师都前来指导。在笔墨技巧上王文芳老师予以辅导,如我创作的《苍龙入?!贰ⅰ逗I厦髟隆?、《乡土情》等多幅作品都入选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性大展,因而也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在京学习期间,我创作了40余幅表现大海的、个人认为不错的山水画作品,也算取得了令我满意的成果。然,更重要的还是我在艺术、人格修养方面的提高,这一点我自己最清楚。总之,这些都和杨老师的教诲与付出是绝对分不开的。因此,我认为他是我终生难忘的良师益友。时下,美术界的上层在忙些什么实难说明白,但是,有一点可以说清楚,那就是象杨悦浦老师那样热心肠的人,去关心、体贴基层做美术工作的人太少了,即便是有也是目前尚未人知。杨悦浦老师所做的,体现了他热爱美术事业和一心为发展美术而献身的精神,他所做的是这种精神的外化形式,这是不可磨灭的,也是人们所不能忘记的。 (王树枫)
附作者简介:王树枫,字汉植,号庄户,大专学历。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
1938年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
1951年,就读于黄县一中。
1957年,毕业于莱阳师范学校,就业于黄县五中任美术老师。
1958年,调至黄县文化馆。
1963-64年,调干,进山东艺专深造两年,师从张彦青、柳子谷、段谷风教授习画山水、人物。
70年代,致力于连环画创作,创作的连环画《战斗英雄任常伦》、《苏东坡巧对进考场》(自编自绘)等近20册分别由山东人民出版社、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及报刊出版发行。
1981年2月作为山东省作者代表参加了《全国第二届连环画评奖、发奖、座谈会》。同年11月获山东省出版局、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颁发的《连环画创作优异成绩荣誉奖》。
80年代初,因眼疾,转入山水画创作。创作的山水画《蓬莱阁雪霁》、《九华非人间》等十多幅作品参加了各级展览。
1989年5月调出文化馆,组建龙口画院并任院长。
90年代初,进北京画院研修班,师从王文芳先生学习山水画创作至2005年返回龙口,学习期间创作了40多幅山水画作品,其中有《苍龙入?!?、《莽苍银龙见魂魄》、《海上明月》等多幅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性展览。2008年被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报社评为“山东中国画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