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我的家庭故事”征文:民国县长为我取名

1960年,3兄弟与父母合影,右一为作者

     尽管一个人的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但也是有特定意义的。而遵循宗族辈号的顺序来取名,更是有着严格的要求。就拿我的家乡陈氏来说,老祖宗挑选出12个字,作为男子(女子随意取名,没有辈号)取名的辈号,依次为:春、秋、礼、记、传、修、齐、治、国、平、天、下。这12个字,必须放在姓的后面。有了姓,有了辈号,后面则是字。就这个字,老祖宗也做了规定。比如,秋字辈,后面的字必须是火字旁;记字辈,后面的字必须是王字旁;传字辈,后面的字必须是金字旁;齐字辈,后面的字必须是木字旁??????等。其实,这些清规戒律,对于后人的取名,应该说有了一个大致的目标和方向,不至于在浩瀚的汉字海洋里,东游西荡昏了头,但却也难为了那些目不识丁的人。我的父母,就属于这种人。
    我的父母目不识丁,但是,母亲却聪明过人,她想到了请县长取名。1946年春,父母结婚不久,在邻县当县长的同族回到村里。母亲得知后,立即找到县长,请他帮助取名。我父亲是修字辈,那么,父亲的下一辈就是齐字辈。县长略加思考,给母亲写了3个字,依次是:枢、彬、梅(小时候,我曾经见过县长用毛笔书写的这3个字,后来几经搬家,字条已经遗失)。1948年,母亲生下第一个儿子,可是,没有几天小孩就夭折了。1952年,母亲生下我,于是,我就用上了这个“枢”字。
    枢,应该读shu。但是,我们村上的人,都把这个字读作qu。一直到现在,村里的人依然这样读。当时,县长是怎么告诉我母亲的?抑或村上的人都是习惯认字认一边?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对此,我不得而知。就连我在学校时,老师、同学也都是这样读。以致有的同学对我说:“你是崎岖的山路,还是崎岖的小路?!闭庵职咽喽磷髑那榭觯恢毖有轿也尉?。1968年底,我初中毕业后,来到部队。有一天,连队指导员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叫陈齐qu。指导员立即纠正道,这个字应该读shu,交通枢纽的枢、户枢不蠹的枢,不能读qu。我红着脸,不好意思地对指导员说,我们家乡的人都是这样叫我。指导员说,你们家乡的人这样叫是不对的,从现在起改过来,叫陈齐shu。
    在部队,我因为字写得比较好,不久被挑选到团报道组。那个时候,投稿都是手写,有时我的这个枢字,连笔书写后,常常被编辑看成:抠、框、柜。因此,我的名字在报纸上常常被印成这3个字。有一次,我外出回来,大家见到我,说,陈齐抠回来啦。当时,我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原来是我写的稿件见报了,可名字却成了陈齐抠。
    关于枢字的解释,有十来个,最主要的是3个:其一,门上的转轴;其二,重要的、中心的、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其三,主制动的机关。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名字,竟成全了我在主制动的机关工作。在部队,我先是在连队当文书,全连的抄抄写写、文件档案、枪支弹药、上情下传、下情上报??????都是我在负责。后来,到了团机关、师机关、大军区机关,担负着承上启下、中心枢纽的工作。转业后,我一级级地、从低到高地担任了办公室主任,是名副其实的主制动、重要的、中心的、枢纽性的岗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县长为我取了名,结果我也当上了正县级领导。假如同宗县长在天堂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的。然而,我却一直弄不明白,当年县长为我们家取名,为何不写2个、4个或更多,却只写3个?恰恰全家就只有我们3个兄弟,其余几个都是姐妹。冥冥之中,是不是天意?抑或是命运所定……(陈齐枢)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