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烟台市芝罘区毓璜顶街道大海阳社区姊妹工作室自去年成立以来,主要为辖区居民提供报纸阅读、图书借阅、电子阅览、工艺插花等综合服务。虽然工作室是由社区出资为居民建立的,但管理工作却一直是社区志愿者担任。目前,参与活动室志愿服务居民达12人,已为社区居民提供报纸阅读、图书借阅等服务11000多人次,赢得了居民们的赞许。
把工作室当成家
“我们姊妹工作室是一个很有向心力的集体,所有的志愿者都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去装扮,缺少什么用品,总能有人看到,又都会不声不响从自家拿来?!弊蛉?,在大海阳社区姊妹工作室,于占芬室长早早来到工作室清扫室内卫生,提起姊妹工作室和这里的志愿者,于占芬赞不绝口,她对记者说:“卫生间洗手用的香皂和肥皂是志愿者邢军拿来的,毛巾和肥皂盒是志愿者高丰收拿来的,高丰收还出资200元买来了夏季挡蚊蝇的门帘、纱窗,为装扮工作室的环境,他还把家中收藏的古董花瓶和花边桌布捐了出来,而这些事都是大伙悄悄做的,使工作室充满温馨的气息,成为了居民学习时事,增长知识的好去处?!?
谈及志愿服务,于占芬告诉记者,社区姊妹工作室全体志愿者对待工作都做到了态度热情,服务周到并且有责任心,在工作中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细致地做好各项服务。今年5月份,志愿者把年内居民已阅过的各类报纸一份不少地整理好,按月份、种类分类存放,方便了居民查阅,受到了居民的认可和称赞,这些好的做法也吸引了其它社区的居民到大海阳社区姊妹工作室阅读报纸。
年已60岁的张世安平日经常会来姊妹工作室看书读报,他很热爱工作室,后来成为这里的一名志愿者,虽然他是一名男同志,但心细手巧,由于做过维修工,家中各样工具齐全,工作室里许多钉钉拆拆修修补补的技术活,他一个人就干了,而且活干得漂亮。“志愿者高丰收买回的门帘和窗纱,要在铝合金门窗框上加以固定,打眼扭螺丝,比较复杂,张世安赔工赔料在家加工好,花了一上午时间将门帘和纱窗安装上了,累得满头大汗。”占芬向记者介绍说,工作室的防盗门以前开门之后总会被风吹得晃来晃去,为了不影响居民看书,大伙就找了块石头别着,每天开门关门需把石头搬来搬去,很费劲,张世安看到后就做了一个橡皮筋门栓,利用橡皮筋的弹力开关门,大伙都齐夸张世安又为工作室做了一件好事。
默默付出无怨言
“插花工艺是工作室值班志愿者兼顾做的一件事情,女志愿者们没事就坐在那里插插花,聊聊家长里短,拉近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同时也为工作室创造了不少收益。而这些钱大家从来没有说过要一分,我们一致认为应该作为工作室平日里公费花销。”一旁整理图书的志愿者邢军对记者说,“既然社区把工作室交给我们管理,那这里的一切我们都得负责,不能一需要点东西就伸手跟社区要,大伙通过插花工艺挣点经费,可以满足工作室的正常运转!”
说到插花,志愿者邢军介绍了工作室的一段感人故事。志愿者高丰收天生皮肤过敏,而活动室的花大多是塑料的,并且味道非常刺鼻,有时候插花还需要用到化学胶水,这对高丰收来说都是定时“炸弹”,无奈高丰收只能天天穿着长衣长袖,到了夏天,大家都很奇怪地问她为什么天天穿长袖?可是高丰收却从没说过是因为插花的缘故。直到前一段时间高丰收请假说她身体不舒服,社区主任去她家探望时才了解到,高丰收因插花化学过敏,皮肤多处溃烂,高丰收的家人多次劝她不要再到工作室了,可是高丰收却说:“是自己的身体不好,不能怪社区,在那里工作是我最快乐的事情,以后注意就好了?!备叻崾瘴缜钕鬃?,没有一句怨言。除了热衷于在工作室为社区居民服务,高丰收还多才多艺,会朗诵、表演、唱歌、主持等等,经常参加社区及其他团体组织的公益活动,也给大海阳社区居民带来了无尽欢乐?!八档轿颐鞘页び谡挤?,她可是我们大海阳社区小有名气的人物,她原是南大街派出所指导员,做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2011年社区推行党员双管双责,她担任了大海阳南街党支部书记,在其带领下大海阳南街党支部的成员为社区居民做了不少的实事。自从跟社区打交道以来,于占芬被社区称之为‘参谋长’,她为社区工作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很多社区无法直接了解的事情,她总是能及时反映给社区,帮居民解决困难?!毙暇嫠呒钦撸?013年姊妹工作室成立以后,于占芬当之无愧地被推荐为姊妹工作室的室长,大大小小地事情都由于占芬处理,很少用到社区出面。于占芬对别人对自己的要求都很严格,特别是在工作室志愿者服务方面,她一向说一不二,铁面无私,她总是说:“执行规定就要认真,我不怕得罪人!”虽然她要求严格,但于占芬也是大家的开心果,与姊妹工作室志愿者聚在一起,都能听到姐妹们欢乐的笑声,在工作室里大家都亲切地称她———“头儿”,姊妹们总是开玩笑地说:“一切行动听指挥,永远跟头儿走!”
热衷志愿服务
“现年78岁的施桂华,是姊妹工作室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她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老小孩儿’?!庇谡挤乙槐卟潦米抛烂妫槐呓庸安缍约钦咚?,记得有段时间,施桂华因到姊妹工作室值班的路上把脚崴了,需要做手术,请了几天假,问她原因,她说回蓬莱老家走亲戚。有一次工作室的一名志愿者碰巧在施桂华家的阳台上看到她,把这事告诉了于占芬,于占芬敲开施桂华家的门,施桂华见到她后眼泪在眼眶中直打转,问她怎么了,她一边抹眼泪一边说,听别人说,脚崴了社区就不让再去工作室当志愿者了,心里难受,如果因受伤去不成工作室,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于占芬握着施桂华的手安抚她说:“当志愿者是好事,您好好在家养病,等病好了继续到工作室服务?!闭庖环叭檬┕鸹澜岬男氖嬲箍础!爸驹刚呙遣唤鋈戎杂诜窬用瘢腔拱压ぷ魇业弊髯约旱募?。”于占芬说,“有一次大海阳社区主任来姊妹工作室找资料,期间她临时回了趟社区,就把活动室的门敞着,工作室志愿者闫秀荣路过看到门开着后,立马打电话给我,并用很严厉的口气说:‘头儿,你昨晚是不是走的时候忘记关门了,怎么工作室里没有人门还开着?’这一问也把我吓坏了,我赶紧急匆匆地跑到活动室查看情况,没一会儿社区主任回来了,看到大家一脸着急的表情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一番解释后大伙这才恍然大悟,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如今在姊妹工作室时常会听到志愿者们说,咱们工作室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怎样才能让社区居民来这里阅读更舒心,有时没轮到值班的志愿者也会早早来到工作室帮忙搭手整理书籍、报刊,清洁卫生,有的志愿者在工作室的时间比在家里的还要多?!庇谡挤宜灯鸸ぷ魇业闹驹阜?,脸上洋溢着赞许的笑容。
奉献他人快乐自己
大海阳社区姊妹工作室副室长朱桂娟,2011年代替女儿参加了社区双管双责党员工作,她不了解“双管双责”的具体内涵,只知道一心一意为居民服务,2013年社区成立姊妹工作室就是源自于占芬和朱桂娟这一对姊妹,她们一起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赢得社区居民赞许。“朱桂娟总是舍小家为大家,只要社区有需要,朱桂娟一定会放下手中的活来参与社区活动?!庇谡挤宜?,朱桂娟还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大管家”,她把工作室的所有物品锁到柜子里,任何人都必须经过她的允许才可以动用公共财产,小到一根粉笔一张纸,大到工作室的公用经费等。每天朱桂娟临走时,都会把工作室的东西检查一遍,看看开关有没有关,书有没有归位,报纸有没有更换等。
“2013年对于张景弄是特殊的一年,她老伴去世,一直闷闷不乐的张景弄让社区主任感到担忧,为了让她能分散注意力,社区安排了张景弄也担任姊妹工作室副室长,通过志愿服务,让她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请?!庇谡挤宜?,在双管双责党员认领项目会议上,张景弄诉说了内心对社区对姊妹们的感激,她觉得加入到这个大家庭非常的幸福快乐,社区和姐妹们对她的帮助让她重新拾起了对生活的希望,说着说着她便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前不久,张景弄提出要跟姊妹工作室的姊妹们聚一聚,她自己准备了两桌子的菜跟酒水,还邀请了社区主任一块参与,大家举杯同乐,共同祝愿大海阳社区越来越好,居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姊妹工作室的故事说不完,在这里志愿者的生活变得充实、快乐,在这里社区居民可以享受到最温馨和周到的服务,志愿者们表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奉献他人,快乐了自己,她们将继续一如既往地以热情和周到的服务服务于社区居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烟台晚报》记者 李鑫 通讯员 邹宜辰 佘静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