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在大爱中绽放志愿梦 烟台培育13.8万志愿者

  默默坚持,他们如点点星光;

  无私奉献,他们是明亮的航标;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历经20年的发展,烟台志愿服务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深入每一个烟台人的心中。在制度机制的“导流”下,我市精心打造的优良志愿服务环境犹如滋润的沃土,至今已培育出13.8万志愿者。在帮助他人收获快乐的同时,他们的志愿梦也在“大爱”中得以绽放。

  激活志愿服务“土壤”

  初冬的烟台,寒意渐浓,但来自市文明办的一组数据却让人感到暖意洋洋:目前,全市经常参加志愿服务的人数达到50多万,其中注册志愿者达到13.8万人,注册义工发展到3.5万人……

  自1994年青年志愿者行动起步,用了不到20年时间,志愿服务队伍就发展到如此规模,不禁令人感慨烟台独创的志愿服务模式。是什么让烟台的志愿服务发展如此迅猛?“最根本的在于我们培育的浓厚的‘爱心文化’,激活了志愿服务‘土壤’,为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打造了优良环境?!笔形拿靼煊泄厝耸克怠?

  在烟台,“爱心文化”与志愿精神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伴随着志愿活动的开展,我市建立完善了“爱心文化”培育机制,用道德雨露滋润大众心灵,不断优化志愿服务环境,让学雷锋、做好事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动和生活方式。

  道德建设是“爱心文化”机制建设的基石。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我市突出当地特色,以“仁、孝、信、善”为重点,推动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建设“四德工程”具体化,让“爱心文化”成为烟台文明城市建设最闪光的亮点。目前,全市建立起“道德讲堂”1000多个,有效推进了道德建设具体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随着“爱心文化”机制的日渐成熟,志愿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志愿服务工作也收到良好成效。在我市承办省运会、亚洲沙滩运动会和一些国际性重大经贸活动过程中,先后临时招募、培训志愿者13000多人次,都出色完成了各项志愿服务任务,成为“爱心文化”发力的有力佐证。

  为爱心披戴荣耀光环

  志愿活动需要激励。在“五星级”志愿者安立盛的家里,有一面摆满各种奖杯、奖状的“荣誉墙”:烟台市“学雷锋标兵”、“十大杰出志愿者”、“十佳好人”、“十佳道德模范”、全省“优秀志愿者”……被大家一致称赞“一生都在做好事”的安立盛,在烟台志愿者的圈子里早已家喻户晓。

  和安立盛一样,王建光、隋文华、孙彩云、姜爱华等一大批志愿者,在奉献与坚守中赢得了社会赞誉,获得了广泛认同,五星级义工许振珊、孙丁财还先后入选中央文明办评选的“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无私奉献者,就应该拥有这些荣誉的光环。作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他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自豪与荣耀,感受到了激励与责任,感受到自己的志愿服务更有底气、更有力量?!笔形拿靼旄涸鹑怂?。

  着眼于激发志愿服务工作的价值认同,我市将激励机制作为推动志愿服务深入开展的重要方面,让志愿者的行为得到褒奖和嘉许,让志愿服务理念形成认同和自觉,从而激发人们心灵深处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星级认证制度,是我市对志愿者服务认同的一个“独创”举措。通过对志愿服务时间进行累计,将达到50、120、300、700、1000小时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分别认定为一至五星级志愿者?!靶羌度现ぶ贫鹊氖敌?,让志愿者们有了收获感,以此来提高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笔形拿靼煊泄厝耸拷樯?。

  不仅如此,我市还每年评选表彰优秀志愿者、优秀慈善义工,并纳入道德模范、烟台好人评选,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蒲∮判阒驹刚吆痛壬埔骞そ搿跋冉湫痛⒈缚狻?,适时开展学习宣传活动,让志愿者成为社会主流价值的代表。目前,全市已有288人被评为烟台市优秀志愿者,54个组织被评为烟台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5名优秀志愿者成为道德模范或烟台好人。

  在烟台,志愿者的礼遇也越来越高。我市对优秀志愿者,每年走访慰问,并邀请参加重大纪念活动观礼、聘请担任行风监督员等。有的优秀志愿者还被当地推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让志愿者受到尊重,感到光荣,在获得更多认同的同时,也感染着志愿者周围的人,而众多志愿者的聚沙成塔,必将为整个社会形成崇尚公益、礼赞奉献的传统产生示范效用。

  制度保障“好人得好报”

  孔德娟是一名优秀志愿者,多次荣获“芝罘区道德模范”、“烟台十佳好母亲”等殊荣。长期的劳累,使她右腿半月板和韧带受伤。由于家境困难,她的病情一拖再拖。前不久,在各部门和好心人的帮助下进了手术,免去了后顾之忧。

  孔德娟是我市众多志愿服务回馈制度受益者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我市志愿服务工作的推动者们就有一个共识,只讲奉献不求回报,只能“赢得”少数难以吸引“多数”,只能获得“短期”难以支撑“长期”。因此,我市探索建立了志愿服务回馈制度,推出了一系列关爱志愿者、温暖慈善义工的举措,让他们不仅尽义务还使“好人得好报”的观念被大力渲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被广泛认同。

  这种尊重和认同,既有精神层面的褒奖,更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我市探索建立的“爱心储蓄”制度,把志愿服务记录卡、慈善义工服务册作为“爱心账户”,让他们在需要帮助时得到志愿服务。通过“温情回馈”制度,为志愿者送温暖、办实事,为星级义工建立健康档案并免费体检,组织优秀志愿者参观本地景点,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关爱。2010年我市出台对见义勇为者的奖励?;ぶ贫?,从家庭抚恤到就业、住房、入伍、就医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在去年我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开办慈善医院、慈善学校、慈善养老机构等产业给予优先办理,在项目审批、建设用地、相关费用方面给予优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笔迪种驹阜窕疃娣痘⒊L?,不仅需要人们的爱心奉献,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也是这个温情链条的重要一环。为此,我市建立完善了财政支持、社会募集、群众参与相结合的资金投入机制,为志愿服务工作“强骨输血”。一方面,政府出台财政支持制度,督导落实慈善事业发展和支持志愿者、义工活动经费,实施政府购买慈善组织服务计划;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金向志愿服务领域流动,建立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冠名基金募集机制。近年来通过举办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三关爱志愿服务、?;っ怕ニ庵驹阜竦然疃技驹阜窕?60万元。 (烟台日报 记者 高少帅 慕溯)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