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8月25日8:54,山东省济南市警方破获一起女大学生被绑架性虐案。犯罪嫌疑人代某(52岁)在火车站主动搭讪,以骑电动车送女生去西客站为名将其骗至住处,对其实施捆绑、堵嘴、殴打、恐吓、强奸,并用性药品和性工具对其多次性虐待。(8月26日 大众网)
在重庆女大学生搭黑车遇害吸引的舆论关注还没消散之时,济南女大学生搭黑车被绑架不能不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在呼吁人们提高警惕、远离黑车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是,为何黑车危险,却始终有人愿意搭乘?黑车泛滥究竟谁之过?
以笔者的自身经历而言,黑车并不比普通出租车便宜,更有不少司机漫天要价,伤害乘客利益,甚至于重庆、济南这样的恶性案件,更是触目惊心。但是很多城市,却从不缺少黑车的身影,可以说黑车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管理的“顽疾”。
黑车危害明显,然而屡禁不止,甚至不少人甘之若饴,这是什么原因呢?所谓“市场决定需求”,黑车的存在,从根本上讲就是交通运输市场需求的体现——下雨天、下雪天,在路边几十分钟打不到车;路况偏远,方圆数里竟不见一辆正规运营车辆;上下班高峰,好不容易拦下一辆出租车,司机一听目的地眉头一皱:太堵,不去......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黑车,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正规出租少、辐射区域小,公交线路单一、发车时间慢,可以说,正是因为正规城市交通运输的这些不足,滋养了黑车的大肆泛滥。
黑车肆虐并非一日之寒,悲剧的发生警醒着人们警惕黑车之患,但是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消灭黑车滋生的土壤,时过境迁,黑车必然卷土重来。为了道路的交通通畅,为了广大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打击“黑车”不仅需要群众们的自发自觉,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联合整治,形成监管长效机制,加快运力结构调整,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出行需求。唯有将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上去,真正让群众做到“方便出行”、“安全出行”,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黑车之弊。(毕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