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让文明之花永驻烟台

     二十二载创城路,今朝春色倍还人——伴随着春的脚步,“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再度花落烟台,成为全省唯一、全国仅有的两个“四连冠”地市之一。这是烟台城市文明的集中检阅,这是烟台城市实力的重要标志,这是烟台城市发展的最高褒奖。奖牌到手,不代表创建到头。城市文明,作为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一项永不落幕的工程,创建工作必须永不止步。唯有思想不懈、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坚持常态化创建、长效化管理、全域化提升,城市发展才能与时俱进,文明之花才会永驻烟台。
    文明的烟台需要物质与精神双丰。蓝色文明幸福之都的宏伟目标,不仅有“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诉求,还有对“知礼节知荣辱”的精神追求。烟台GDP已然跨越6000亿大关,这为精神文明的更好发展奠定了更深基础,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文明城市的四度蝉联,为经济发展“走在前列”提供了思想动力、道德滋养和精神支撑。新常态下,要在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推进的综合载体,促进土地城市化和人的城市化同步进行,做到“两手抓、两手硬”。要使“硬实力”更“柔软”,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要使“软实力”更“过硬”,唱响主旋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全面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力、带动力、辐射力,使城市建设既筋骨强健、血肉丰满又精神旺盛、风度迷人。
    文明的烟台需要道德与法治相融。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惫媪⒂谏希毯胗谙?。法德共进,方能扶正祛邪、激浊扬清。城市文明的培育和践行,有赖于法律规范和道德引导的双重发力、紧密配合。要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责任,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全面提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党风政风、家风社风的共同进步营造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同时,注重将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引入文明建设领域,将“法”作为城市文明的框架,用制度明确边界、划出底线,让人们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将“法”作为城市文明的“盾牌”,让做好事有“好报”,让好人流汗不“流泪”,确保正义得到伸张,文明得以光大;将“法”作为城市文明的“戒尺”,使文明行为从“软推崇”变为“硬约束”,让陋习受到制约,让劣行受到惩戒,引导人们形成文明的“条件反射”和习惯常态。
    文明的烟台需要政府与民众共振。文明创建既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担当,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使命任务。唯有政府来主导、民众作主体,文明才有源头,文明才能兴盛、文明才会普惠。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虚功做实、落实落细,通过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各种形式各个层面的创建活动,引导人们用文明的理念建设城市、用文明的规范管理城市、用文明的行为塑造城市。文明好比城市的“氧气”,民众是城市的“绿色植物”,文明创建中人人都是主角、个个都是“第一责任人”,只有都充分发挥“光合作用”,才会产生文明行为的“森林效应”,就能催开文明繁荣的荣誉之花,使不文明的“雾霾”消散不见,使文明的“氧气”无所不在,让650万人民群众在共创文明烟台中共建蓝色之都,在共享烟台文明中共荣幸福之城。(王孟子)

 
分享到: 
4.55K

相关报道: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