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母亲节来源于西方,逐渐被中国民众所接受,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中国人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一道以各种方式来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念。同样是西方节日,情人节、圣诞节在中国很流行但始终伴随争议,母亲节之所以能够被绝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正是因为母亲节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纪念和赞扬全世界的母亲。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西方母亲节的本质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相契合。
母爱的伟大不必赘述,身为子女有着切身感受。母爱就像风筝线,无论我们飞得多高、多远,总是牵引着我们,给我们心理的归宿和精神的寄托。母亲是不求子女回报的,含辛茹苦抚养孩子时绝不会想着将来向子女索取养育之恩,反而会因为没有让孩子吃好住好而心生愧疚。但是,如果母亲和子女之间的爱只是单程线,那是子女的失职,是人格的缺失和道德的沦丧?!案卸髂盖住钡墓勰钜丫嚼丛蕉嗟娜嗣撬彩?,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很想对所有的子女们说“感恩母亲就找点时间?;丶铱纯础?。
比起传统社会,现代社会的母子间相处的时间日益减少。随着人与人距离的拉远,心与心的距离仿佛也相应变化。很多年轻人将大多数精力用于工作的打拼和生活的应酬,尤其是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把更多的爱倾尽给了孩子,对家乡的老母亲更是缺乏关爱。尽管老母亲也会因子女过上了美好的生活而欣慰,但垂垂老去的母亲内心世界却依然并不充实。父母为了子女的成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儿女们也要对亲情予以回报。即便因为工作忙或距离远不能在父母身前尽孝,那就带上妻儿时常回家多陪陪他们。
几年前,?;丶铱纯慈敕ㄔ⑾嗟贝蟮恼?,其实将道德列入法律范畴可见问题的严重程度。还记得中国首例母亲状告子女不回家的案件审理时的新闻报道,其中身为原告的老母亲跪地痛哭的细节,至今回想起来仍然觉得心口像堵了块石头。“人近了,心就近了”,母亲越上年纪对子女的想念之情就越浓,给她们金山银山也不如回家打开房门喊一声“妈,我回来了”更让她开心。在母亲面前可别算计什么你为了孝顺她付出了多少,哪怕你再孝顺,为母亲做得再多,也远远比不过当年母亲对你的爱。
还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儿子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才回家一趟,父子俩坐在一棵树下,父亲指着一只鸟问:“儿子,那是什么?”“一只乌鸦?!薄笆鞘裁??”父亲的耳朵近来有点背了。“一只乌鸦。”儿子回答的声音比第一次大?!澳闼凳裁矗俊备盖子治实??!笆侵晃谘?!”儿子已经变得有点不耐烦了。父亲听到儿子的回答后慢吞吞走进屋里,几分钟后,父亲坐回儿子身边,手里多了一个发黄的笔记本。父亲翻到25年前的一页读出声来:“今天,我带着乖儿子到院子里走了走。我俩坐下后,儿子看见树枝上停着一只鸟,问我:爸爸,那是什么呀?我告诉儿子,那是只乌鸦。过了一会儿,儿子又问我那只鸟,我说那是只乌鸦。儿子反复地问那只鸟的名字,一共问了25次。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我知道儿子很好奇,希望他能记住那只鸟的名字?!?
父亲也好,母亲也罢,他们对子女的爱是倾尽所有的,在岁月的长河中,那些父母疼爱的往事有些褪色了。曹植《白马篇》中有这么两句诗“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而现在有些人似乎正好相反?!按饶甘种邢?,游子身上衣”,我们从小就会背诵的诗句,如果只是停留在顺嘴一说的地步,那是多么地让人叹息。朋友们,行动起来吧,感恩母亲永远不能只停留在嘴上。家是最温馨的避风港湾,母亲是子女永远的归宿。(毛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