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以来,中央各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规划纲要,各省市政府密集出台地方性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今年8月份以来,深圳、湖南两地更是创新性地将交通违法行为纳入到诚信体系建设。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来更是被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予以体现。但与此同时,商业欺诈、合同违法、制假售假、偷排污染物、偷逃骗税、学术不端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社会其他领域都不同程度的陷入了诚信?;5鼻?,全国自上而下、大张旗鼓地开展诚信文明建设,就是意在遏制并扭转这一?;魇?,同时更突显诚信文明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对于国家、政府,诚信是立国之本。于内,表现为取信于民??鬃咏喂栏爬ㄎ白闶?,足兵,民信之矣”,并将国家信用列为不可去之项,其认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由古人之语可见政令取信于民则国强,政令失信于民则国弱。对外,表现为国家主权信用。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互联的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迫使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发展。在参与国际化的过程中,只有拥有良好诚信口碑的国家才能更好地被他国所接纳。国之诚信,不单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更是其维护国际关系,保障经济发展,维系金融稳定的根基所在!
对于个人,诚信是立身之本。墨子云“言不信者,行不果”,说的就是没有诚信的人,其事业必定不会有所成功。如果将人之事业比喻为一棵树,那么诚信就是树根,越诚信的人,其根基就越牢固,越能更好地扎根于社会土壤之中。在当今残酷的社会竞争中,这样的人无论面对怎样的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总能屹立不倒!可以预见,在未来诚信化的社会中,无论是教育、就业、金融、政务、公共服务,还是出行、住宿、租房、社交、婚恋,甚至是签证、驾照、摇号、购物、购票等方方面面,都必然会将个人诚信纳入其中,失信之人必会处处受限!守信之人必将事事畅通!
对于企业,诚信是立业之本。诚信之于企业应该是贯穿于企业发展始终,内化于企业文化,根植于企业职工心头。从企业的审批建立、产品生产到营销宣传、服务保障都应以诚为之,以信示之。一旦企业在某一环节弄虚作假、以次充好、虚张声势,尽管可能得到了一时之利、红火一时,但终究是灯草打火把—一亮而尽,必会破产倒闭!从近年来爆发的劣质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毒鸭血事件、假羊肉事件到以“8.12天津港”事故为代表的生产安全事故,这些事件爆发的罪魁祸首无不是企业急功近利、失信造假,失信企业破产倒闭事小,人民群众个人安危事大!市场经济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金子必然是那些诚信为本的企业。尽管这类企业走得慢,但是一步一个脚印,也终会走到市场舞台的中央,迈入寻常顾客的心中!在国家这样大规模的诚信体系建设背景下,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来说,无论是项目审批、税费缴纳,还是银行信贷、上市融资,亦或是政策扶持都必将以信用为基础,企业诚信更将成为其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核心武器,成为其持续发展的命根子!
千百年来,正是依靠诚信文明的精神滋养,中华民族才能历尽沧桑而不衰。当前,我们只有加强培育全民族的诚信理念,坚持从孩童抓起,从小事下手,先立小信而后谋大信,强化失信惩戒机制,“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积极响应国家诚信体系建设的要求,才能确保我们的国家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