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全市围绕"做有道德的人"抓未成年人思想建设

    “请不要把树木砍光,留一片绿色的森林,做小鸟的故乡;请不要踩踏小草,留一片青青的绿地,让骏马奔跑;请不要乱丢垃圾,留一座美好的家园,让我们快乐嬉戏?!倍杂谥ヮ非寤⊙Ф昙兜慕丫怖此担饩褪撬哪恐械摹睹蜗搿?。孩子们的梦,汇聚成了中国梦的重要篇章。当中国梦以各种实践形式在港城遍地开花时,孩子们借着儿童节的契机,向成人世界宣告着自己对梦想最心底的呐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种梦想的外延,正在被生机勃勃的孩子不断拓展,从学习雷锋到绿色环保再到尊重传统,无所不包。在这种思想潮流下,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建设体系正日渐完善。重创新,全市借助多层次、多样化的主题活动,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定义内涵;铺网络,兼顾城乡学校教育需求、平衡教育公平性,稳步构建覆盖全市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抓平台,把握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四位一体”格局,搭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平台和载体。

  争做美德少年 先学后行实现道德“扎根”

  俗话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孩子单纯的思想世界,需要引导与宣传,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体系。

  5月30日上午,在“学习雷锋 做美德少年”暨“善行芝罘·微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上,芝罘区峰华小学一年级一班的张意炫写下自己的服务寄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点滴小事做起,怀感恩之心去待人?!闭庖馕蹲?,张意炫与全校400多名同学一起,成长为芝罘区新一代的美德少年。学校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将在“六一”儿童节之后,陆续举办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自助能力大赛等活动,加强孩子们传统文化、节约环保、自我管理等意识的建设。

  主题活动开展,如火如荼。近日,“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的系列活动,在全市各中小学陆续开展,这是铸就中国梦想的一个横剖面,更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这些活动,都是我市今年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笔形拿靼煳闯赡耆斯芾砜瓶瞥だ詈橐灞硎?,在这个主题下,全市将重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感恩教育”、“和谐校园”、“奉献社会”等活动。

  思想道德建设,外延不断拓展。近期,全市各中小学将通过“节日小报”形式,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李洪义表示,民族传统节日是优秀中华文化的鲜明符号,节日小报活动,就是要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在全市广大未成年人中深入开展民族传统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认知传统、弘扬传统。

  知之而后行,一切德育活动都离不开“行”的过程。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还需要把思想层面的学习,演变成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下,“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已在各学校、家庭乃至社区铺展开来。“这是一个从学善、行善、思善到扬善的过程?!崩詈橐逅?,希望这能够使我市学生充分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

  从说到学,再到做,关于道德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在孩子脑海中打下深深的根基。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将举办“小手拉大手”的系列活动,通过孩子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社区影响一个地区”的社会效应。

  四点半学校填补空白 “四位一体”搭建全方位载体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会,是传统意义上孩子教育中不可缺一的“铁三角”。在这个三角关系中,近年学校和家庭间的沟通日渐亲密。自2007年起,我市有条件的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都逐步建立了家长委员会,截至去年3月份,我市共有700余所中小学建立起了家委会。目前,烟台家委会的主要职责是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就有关问题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协商、为学校发展创设有利环境、帮助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等。

  这种载体间的无缝对接,为我市社区教育载体的出现和日益突出奠定了基础。

  在招远九曲蒋家村,投入700多万元建设的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每天在学生放学后就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孩子们将这里作为第二学校,在这里不仅可以学习、娱乐,还可以吃饭、健身,很多村民也喊它“四点半学?!薄W?006年成立以来,四点半学校接收的孩子日渐增多,现在已有一至九年级学生近百名。学校设有教室、活动室、心理咨询室、餐厅、健身公园,配有空调、电脑、电视,体育活动设备和图书资料,同时还购置了专用车接送学生上下学,聘用5名专职辅导员负责对孩子的教育培养。“以学校为龙头,以社会为平台,以家庭为基础,以活动中心为纽带。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孩子的人生着好底色,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贝宓澄榧峭踅鹩氯绱私樯芩牡惆胙5陌煅ё谥?。

  最近在全市中小学中发起的“日行一善”活动,充分利用了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的四大教育载体。通过“日行一善”活动的开展,以活动带动师生、教师带动学生、学生带动家长(小手拉大手)、家长带动邻里、邻里带动社区、社区带动社会,最终影响一个地区的社会风尚。如此,我市未成年人的教育载体格局重新调整,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位一体的新局面。

  少年宫基本全覆盖 公平意识构建城乡教育网络

  个别学校、局部地区的教育成绩,不能算作全市的教育成功。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实现教育的公平化。

  这种公平化,日益体现在学生的课外活动和素质教育上。在开发区八角中心小学,三楼的几个教室是学生们闲暇时最喜欢呆的地方。喜欢下棋的孩子可以在轩雅棋社比个高下;爱好探索的小发明家,可以在科技沙龙进行研究和发明;具有绘画、书法天赋的孩子,同样可以去少年画社和丹青轩静心创作……在这里共开展了28个项目,利用每周三最后的活动课进行全校性的活动,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同时还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向全体学生免费进行开放。

  这里就是八角中心小学的“少年宫”,也是全市200多个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代表之一?!跋绱逖I倌旯?,是指依托乡镇中心学校现有的场地、教师和设施,进行修缮并配备必要的设备器材,依托学校教师和志愿者进行管理,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开展普及性校外活动的公益性活动场所。”李洪义这样解释其含义。

  虽然学校地处农村,但八角中心小学少年宫的硬件和师资建设一点也不落后。去年,学校更是利用20万元经费,用于采购体育器材、音乐器材、少年宫器材室修缮、补充、办公用品、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少年宫条件。“我们充分利用并发挥学校现有师资力量,成立能满足乡村少年宫的辅导员队伍?!毖P3ぶ苷怂?,教辅队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精心挑选本校有特长的教师担任活动的辅导教师,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的主体作用;二是积极招募当地“五老”人员、社会志愿者担任兼职辅导员,目前学校共有校内辅导教师30名,校外辅导教师2名。

  乡村学校少年宫网络的构建,形式多样。一方面是依托学校进行完善提高;另一种形式则是以学校为主阵地,就近与乡村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和其他宣传教育阵地优势互补,建设综合性的乡村学校少年宫。

  乡村学校少年宫课程的设置,讲求普遍性。李洪义告诉记者,各乡村学校少年宫面向所有学生开放,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要参加的活动。项目则以普及型、参与型项目为主,广泛开展文艺体育和使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力求使绝大多数学生受益。

  乡村学校少年宫授课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每个乡村学校少年宫都配备了专业辅导员,并有3名左右志愿辅导员常年到少年宫授课讲学。

  随着我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有序、稳步推进,其规模和质量也逐步提升。目前,全市已经建成各类乡村学校少年宫200多个,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经济实用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网络。与此同时,自2011年起,我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共产生了10个中央项目和5个省级项目。记者 曲妍妮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