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评论:居住证制度安家又安心

  2013年伊始,“居住证”成为一个热词。截至2012年12月25日,芝罘区首批161张居住证已经发放完毕。今年居住证制度将逐步惠及50万流动人口。(见水母网报道)

  在风起云涌的城市化进程中,“暂住证”多年来一直是外来务工人员心中的痛。日前,由十多个部委参与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中明确指出,未来几年,将彻底废除通行几十年的“暂住证”制度,实施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

  在烟台,早在三年前公关机关就开始探索实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制度,逐步将流动人口居住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事务,纳入一纸“居住证”中,使流动人口也能享受到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大蛋糕”?!肮婊钡某鎏?,势必助推烟台“暂”改“居”制度的全面落地。今年居住证制度将逐步惠及50万流动人口,就是很好的例证。

  在特定历史时期,暂住证在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公民时代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暂住证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愈来愈多。“暂”住证改“居”住证,一字之差,却深深折射出政府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执政思维,也充分体现了城市的爱心和包容,赢得如潮掌声,当在情理之中。

  从词义色彩看,“暂住”本身就具有排斥、拒纳的意味,这易伤害城市外来人员的感情,让他们本能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众所周知,全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与千千万万的农民工进城密切相关。以往的暂住证制度,因为缺少法条上的理论支撑和坚实保障,暂住人员的切身利益时常受到侵犯,不仅容易增加不稳定因素,而且还有损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暂”改“居”,既能有效破除外来人员的身份歧视,又能让他们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归属感,深切感受到政府的善意和?;ぃ獗亟だ歉优ぷ?,挥洒汗水共建这片美好的家园。此外,从城镇化进程角度而言,将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城镇化、市民化,本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性工作。

  鉴于城市的公共资源和接纳能力有限,外来务工人员在成为市民后,其子女入学、医疗、就业失业等切身利益方面,要一下子实现同城待遇,可能还会有一些现实困难,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未雨绸缪,切实把好事办实,让居住证制度真正成为惠民的好制度。 丛晓波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