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4
改作风转观念 倡实干求突破
今年芝罘区残联确立了“夯实硬件设施建设基础、打造立体化托养网络、强化一条龙就业服务、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启动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网络……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利益问题,推动残疾人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启动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区残联今年将全面启动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把区残联办公地2515平方米的西附楼,建成全省县级一流的集康复指导、康复训练、就业服务、职能培训、工疗、文体活动、法律援助等七位一体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为全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服务。预计5月份前,完成综合服务中心内部康复器材、文体活动器材配备,就业培训设施、残疾人无障碍设施、语音提示系统购置等各项工作,全国助残日期间启动服务中心。
区残联将在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划出专区,成立芝罘区残疾人“爱心驿站”,为辅读学校毕业又不能就业的智障人士(小于28岁),集中进行日间托养,一边康复训练一边参加工作,减轻这部分人员的家庭看护负担,使其亲属有时间参加生产劳动,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网络
区残联将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网络,减轻贫困残疾人家庭精神生活负担。
今年,将建成5—8处街道、社区残疾人托养站,为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形成以区残疾人托养中心为主导,街道、社区托养站为依托,居家托养为补充的残疾人托养网络。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及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庭状况及托养机构条件,采取多种托养方式,满足个性化需求。采取集中托养方式,为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和护理、特殊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庇护型就业、工(农)疗和心理辅导等服务。采取居家托养方式,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社会服务组织、志愿者队伍、家庭邻里等为载体,为居住在家并符合托养条件的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安全?;さ确矫娴姆?。
五个救助项目建立长效机制
继续完善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长效机制,让残疾人得到更多实惠。
根据“改善民生、关注民生、保障民生”的总体要求,区残联已将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精神病免费用药,下肢残疾患者免费发放轮椅、安装假肢和矫形器,低保重度残疾生活补贴等五个项目建立了长效机制,凡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随时可以申请。今年,区残联将进一步完善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机制,扩展康复救助项目,使更多的残疾人享受到实惠。
建成五处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
加大残疾人就业工作力度,提高残疾人就业、自主创业能力。
在芝罘辖区范围内建成5处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企业以直接吸纳就业、辐射带动发展生产、间接扶持等方式,帮助残疾人就业或者增收脱贫,每个就业扶贫基地安置残疾人直接就业10人以上。扶持有就业创业愿望和能力的残疾人从业脱贫、自主创业30人。每户扶持资金由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3000元,资金主要用于残疾人自主创业购置各种生产资料。继续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各项投入,扩展培训项目,深化培训内容,切实通过培训,使残疾人能得到一技之长,促进就业。 记者 云全 通讯员 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