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现场会在芝罘区举行。芝罘区推行的“两个中心(以课堂和学生为中心)、两个延展(向作业和备课延展)”的教育督导经验,引起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浓厚兴趣。2007年芝罘区推行了以“课堂和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督导模式改革,督导的重点直指教与学的核心,达到了减负增效提质的目的。6年间,这一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先后多次在全国、全省督导工作交流会上作经验介绍。日前,记者跟随区教体局督导组一起来到了芝罘区幸合里小学,亲身经历了一次督导评估工作,真切地感受到芝罘教育人深入基层,转作风、提效能的魄力和干劲。早上7点多,记者随督导组成员一起从教体局出发到幸合里小学,开始了半天的督导检查。这次为期半个月的小学综合督导工作,要完成对全区45所小学的德育、教学、后勤等全方位的督查。每天工作时间达到10个多小时。督导组由教体局机关工作人员、教研员、教育督学和基层学校的业务骨干组成。局长全程参与听课、评课、汇总反馈整个过程。
教育督导实现教育“软均衡”
幸合里小学是幸福区片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在校学生1326人。2010年幸福区片学校布局进行了大调整,总投入4000万元,1.8万平米的新祥和中学投入使用,进一步扩大了中学优质资源。
原祥和中学调给幸合里小学,扩大了小学优质资源。原幸合里小学调给烟台四中,使四中有了初中部,实现了四中的跨越发展,形成了全区高中学校三足鼎立的格局。谈起学校搬迁后发生的新变化,学校负责人表示,“学校搬到新校址后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变化,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配套功能室建设,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室更宽敞了,校园更美丽了,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最终受益的是学生和社区的老百姓。”如果说优化布局调整是芝罘教育推动“硬均衡”的举措,那么教育督导无疑是实现教育“软均衡”的务实之举。
解本弟是原烟台一中的副校长,退休后被聘为教育督学,每年的督导他都参加。采访中,解老由衷地感叹道“作为芝罘教育发展的见证人,我真切的感受到近年来芝罘教育发生的变化,可以说一年一个新台阶,这要得益于现行的教育督导机制。无论是城区的学校,还是郊区的学校,无论是老师的课堂教学,还是学生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退休后,经常跟以前的老同事聚一聚,大家听到我参与督导的见闻后,都觉得现在的芝罘教育发展很快,‘班班通’、电子白板的使用让他们很是吃惊”。继2012年同步推进4所学校新建工程之后,今年芝罘区计划投入3.7亿元,推进6所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这一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必将对进一步提升芝罘教育综合实力产生深远影响。
教育督导让校长更多地走进课堂
课堂是教育督导的“重头戏”。督导共分5个小组,每个小组至少听1节课。每所学校听取的每堂课,都是不提前打招呼,随机抽取的。8点整,记者跟随听课组听了一节五年级的语文课———《狼牙山五壮士》,课堂上学生兴致高涨、课堂气氛热烈,丝毫没有因为“陌生人”的到来而显得紧张和慌乱?!敖裉炜吹目翁镁褪且惶贸L巍M贫翁每攀墙逃降嫉囊桓鲋匾康?。现在芝罘区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能够保底,具备了向家长开放的实力”。芝罘区教体局解局长自豪地讲到。像这样的课,他每天要听六节,不仅要听课,而且每节课都要点评。
上午10点半,到了集中反馈的时间。各督导小组将检查的情况进行了一一反馈。在听课点评这个环节,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在局长和听课组评课之前,校长先对同一堂课进行点评,然后听课组对校长的评课情况进行评价,这是本次督导新增的一项内容。这一举措,客观上促使校长更多地走进课堂,就抓住了提高课堂效益的“牛鼻子”。据了解,近年来为加大课堂关注力度,芝罘区推行了一揽子的举措。建立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教研员身处课程改革第一线,与教师面对面、共成长,60%的时间都是在课堂教学一线度过的。建立了课堂跟踪指导模式,对参加工作三年内的青年教师实行包干性“一对一、面对面”跟踪听课,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铺设绿色通道。现如今,在芝罘区人人关注课堂、人人聚焦课堂的氛围日益浓厚,校长每学年听评课人均90多节,教研员人均200多节。这些措施使课堂的活力得以激发,效益得以提高,质量得以保证。
“三步走”提升教育的综合实力
采访中,记者见到了一份学校督导评估方案,分为9大项,83小项,涉及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办学特色等各个方面,大到学校校舍面积、班额人数、作息时间,小到听课节数、考试次数等等,都做出详尽的要求。这个督导方案既是教育督导的指标,又是指导学校工作的一个范本。在幸合里小学记者看到,学校每项工作的记录都有一个专门的档案盒,打开档案盒里面有统一格式的目录及相关内容,每份材料无论是外观、格式,甚至是装订都整齐统一。这些是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芝罘教育全面实施了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007年,从制度建设破题,对照规范办学、课程改革、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目标要求,分学校和机关科室两个层面,对系统内的教学、财务、安全稳定等常规工作进行了规范,用两年的时间,解决了各项工作“保底”的问题。2009年,提出“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从课堂、德育、师资等方面入手,靠高科技+高科研+科学精细化管理,推进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步提升。2012年,提出了“推进教育特色化发展”的目标,历经形成特色———形成特色文化———走向标准“三阶段”发展,显著提升芝罘教育的综合实力。提出并实施“三步走”发展思路,形成了教育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大课间活动的时间,记者随同督导组观看了学生表演的课本剧《皇帝的新装》,孩子们稚嫩的童音、生动的表情、活泼的动作相映成趣,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据了解,本次督导芝罘区每所学校都会有1-2个最能展现师生素养的展示项目,可以是演奏、演唱、舞蹈,体育表演,也可以是经典诵读等等。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校打造自己的特色。近年来,芝罘区大力推进教育特色化发展工程,树立“每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特色到处都是”等理念,着力构建学校特色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创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色发展格局,引导各学校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记者采访的幸合里小学的特色就是“阳光教育”,提出了“五年润泽学生一生”的口号。校园里到处可见学校打造特色、追求卓越的影子,精心布置的校园文化、量身设计的校本课程、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课间回荡萦绕的欢声笑语、操场上一个个活泼的身影……向每一个人诠释着学校阳光育人的真谛。
全力打造全方位开放的教育
推行教育督导工作最明显的作用就是推动了芝罘区每一所学校办学实力的同步提升,促进了每一名教师开放课堂意识和能力的增强。用芝罘区教体局解局长自己的话说“我们现在芝罘区的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向家长敞开,最终实现每一名教师的课堂都可以向家长开放?!?
这种勇气和底气源于芝罘教育对改革发展大趋势的精准把握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在课堂上,记者也真切感受到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的变化?!坝辛恕喟嗤ā?、电子白板这些教学手段,彻底颠覆了教与学的方式,实现了课堂大容量、大信息量,课堂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课下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能力、培养特长,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研究。”幸合里小学王芳老师兴奋地谈到。据了解,2010年芝罘区全面完成了总投入7000万元的“班班通”、电子白板、计算机配备“三大工程”。
五年的时间先后两次承办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2012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单位。今年,总投入1000余万元的芝罘教育“云计算”中心将完工。届时,“芝罘阳光教育社区”建设将全面启动,为教育向学生、家长、社会和教育同行的全方位开放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