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烟台市毓璜顶辖区街道举办“邻里文化节”

发表时间:2013-07-15 10:55:00来源:烟台晚报

免费学厨艺

邻里文化节演出现场

街道举办诵经比赛

街道工作人员慰问老人

  盛夏休闲时节,广场、公园里跳广场舞的市民越来越多。社区文化活动进入高峰期,记者日前参加了毓璜顶街道举办的“邻里文化节”歌舞比赛,感受颇多。

  来参加的居民不少是退休老人,引吭高歌给他们带来乐趣。现在的年轻人忙碌着工作,但许多退休的市民生活却比较单调。街道举办的活动,给居民带来许多乐子,丰富了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今年以来,毓璜顶街道立足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全面推进“为民服务实事”的落实,打造“服务型街道”。

  依托街道文化优势,完善文化设施,丰富辖区居民文化生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关心弱势群体。更是大力解决就业问题,帮扶失业人员640余人。

  “草根”演出不断,邻里关系融洽

  随着芝罘区“邻里文化节”拉开序幕,日前,毓璜顶街道经过精心组织,辖区“文化大腕”积极献艺,一场精彩的歌舞比赛,让这个酷热的夏天多了许多闲适和乐趣。

  经过前期推动,居民跃跃欲试,参与度高涨,“我们将比赛消息传播出去之后,很多居民打电话咨询,一些楼栋里的左右邻居,纷纷自发组织队伍参加比赛?!惫ぷ魅嗽苯樯艿馈R恍┯刑爻さ纳缜用裰鞫銎鹆缛?,将邻居们的心连接在了一起。

  报名结果显示,辖区共有12支队伍报名参加比赛,每支队伍都有“高手”?;疃姑豢迹看蟮暮笤右丫搅讼殖?,音乐爱好者还吸引了近800个“粉丝”来到比赛现场为他们助威、呐喊?!痘独盅摹贰堵桃馇樗俊贰痘毒垡惶谩返冉谀恐鸩降翘?,引发了在场群众集体大合唱,社区居民情绪高涨。70岁的宫女士在一旁打着拍子,和着熟悉的旋律,唱起了小曲?!耙郧坝形囊詹拍艿木用衩挥姓故咀约旱奈杼ǎ鄙僦就篮系幕锇?,邻里之间交流不多,大家都窝在家里,现在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彼怠?

  如今,毓璜顶辖区有40多支文艺队伍,10余处文化活动场所,涌现出一批“草根明星”,在社区文化中发挥领头作用,发动邻居以及辖区居民“自娱自乐”跳舞、唱歌,丰富业余生活,“不用花钱就能拜个好老师、学项新本领”。

  用舞台交流,以文化交友,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到文化队伍中去,他们用“草根”的特质感染了一批批居民。

  完善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文化站

  毓璜顶街道辖区内有南山公园、毓璜顶公园两个公园,为居民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了场地。每逢重大节日,在这两大公园内举办的各种民俗表演、文艺演出,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端午节期间,来自“烟台市汉服协会”的会员们给观众带来汉服表演,并现场为小朋友点朱砂,教市民绣香囊活动,把人们带到传统文化的氛围中。

  依托街道文化优势,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大力繁荣群众文化。为了给辖区居民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街道加强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等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体设施配套。据了解,毓璜顶街道已协调好一处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室内场地作为街道综合文化站,现正在进行电路修正、室内装修,预计下半年将免费向辖区群众开放。为丰富辖区老年人体育文化生活,在小黄山修建一处门球场。近日,记者来到门球场时,工人正在施工当中,球场大体成型,崭新的门球场预计下半年即可投入使用。走访各社区并向区体育发展中心申报争取健身路径及器材。

  此外,还成立街道文体协会,下设文艺类、体育类、棋牌类共7个活动小组。建立了毓璜顶民乐团、枫叶艺术团、阳光艺术团三支街道艺术团队,积极发展和壮大了毓璜顶心连心艺术团、新韵艺术团等骨干队伍,发展吸收辖区文化带头人并经常性开展各类艺术活动。组织辖区文艺团队座谈会。

  打造服务型街道,走访弱势群体

  按照“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的要求,毓璜顶街道依托爱心超市和社区爱心捐助站,搭建爱心桥梁,实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最大救助。首先,落实社区工作者分片联系群众制度,将党建“民情网格项目服务”工作与社区工作者走访联系起来?!拔颐且笊缜ぷ髡呙刻炷贸鲆恍∈比牖ё叻?,每户全年走访不低于2次,同时走访中记好‘民情日记’,建好居民‘连心档案’”工作人员说。

  其次,街道落实社区亮身份、亮承诺制度,社区公开办公服务电话,向居民发放“连心服务卡”,同时充分发挥社情民意联络员队伍的作用,每季度召开社情民意联络员座谈会,通过在服务大厅设立服务柜台、服务专线等方式收集群众反映问题,拉近社区与居民的距离,畅通联系群众渠道,努力做到民有所求,必有所应。

  街道提出“关爱弱势群体、打造阳光政府”目标,建立困难户档案,组织辖区单位与困难户结对子,年内组织结对200户。组织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每月对辖区低保户走访慰问一次。近日,记者与街道工作人员一同走访了辖区低?;?,辖区有一位独居老人年纪较大,平常日子很少出门,生活比较单调,工作人员给老人打扫完卫生,把蔬菜都给老人洗好,陪着老人聊聊家常。不同类型的三大群体,采取不同的走访方式。独居老人采取了上门温情服务;针对残疾群体社区除了帮助解决经济上的窘困,更多的则是送去心理上的辅导,鼓励残疾群体更多地走出家门,融入社会。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给他们送去的则是就业指南、用工信息宣传册、宣传单等就业信息,并通过落实优惠政策等服务措施,积极帮助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

  解决就业问题,提升幸福指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增强辖区居民的幸福指数,提高街道居民整体生活水平。为此,拓宽就业渠道,完善服务机制把扩大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扎实开展“社会管理和谐型”街道创建工作。

  增加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投入,多渠道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双向选择平台,最大限度地提高就业机会,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将“就业进社区、和谐千百家”作为解民忧、民困的工作突破口,以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总抓手,坚持和谐与就业并举,为街道再就业工作的良好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工作开展以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成绩斐然。

  小赵已经毕业两年,做过售货员、收银员,在餐厅里打过工,却一直没有找到像样的工作。父母均是普通工人,小赵家里条件很一般,眼看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小赵压力非常大,狠下心来自主创业,却缺少原始资金。在街道的帮助下,小赵顺利贷款了几万元,加之父母的赞助,开了个小店,做起了小老板。

  街道在具体实践中保障长效机制发挥实效,运用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人,用人单位吸收一批人,还有一批人自主创业,推行居家养老服务等多种渠道安排就业。通过街道的努力,帮扶失业人员640余人,新增小额贷款40余万元。同时考虑到因人而异,做到“三细化”,细化帮扶人群,在帮扶重点上下功夫;细化就业需求,在帮扶效率上下功夫;细化帮扶措施,在帮扶质量上下功夫,使失业群体的帮扶力度和帮扶面都得到延伸和拓展。记者 汪道霞 通讯员 邹宜辰 摄影报道

主题活动

更多>>
  • 1.jpg
  • 2.jpg
  • 3.jpg
  • 5.jpg
  • 4.jpg
  • 魅力烟台魅力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