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武宁益海小学,一个令人难忘的身影总能引起人们深深地关切与眷顾:她步履蹒跚,缓缓挪动在教室与办公室的“漫长旅程”;她腰背佝偻,依然艰难穿梭于学生中间播撒着爱与责任;她面带微笑,热情与年轻教师亲切探讨“传经送典”……她和绝大多数教师一样,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却年复一年挥洒着热血与汗水,哺育着一批又一批弱小的“幼苗”;她带病坚守岗位,凭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敬业奉献精神,将火热的青春和毕生的志愿献身于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她的名字叫王淑妍,是牟平一位普通教师。
1982年,18岁的王淑妍到学校做了民办教师,刚入伍时老校长那句“教育是一件用心的事”,成为激励她一生的座右铭。多年来她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多次被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表彰、嘉奖,多篇教研成果在市级以上的刊物发表、获奖。她坚信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爱心、耐心和恒心。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我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着我的学生?!泵娑砸慌忠慌煺胬寐⒏鲂允愕难?,王老师把爱公正地洒在每个学生身上,对那些有缺陷、有特殊困难的孩子更是如此,她相信只要有爱就能创造奇迹。她关注每一位学生,对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实行四个优行: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课后辅导优先,平时座谈优先。曾经教过的女生刘某,作业从来不做,上课不认真听讲还影响其他学生。由于家离学校较远刘某在学校寄宿,安排宿舍时王老师发现孩子的行李只有一床薄薄的被子。通过走访了解到孩子的妈妈瘫痪多年,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她随年迈多病的奶奶生活。王老师立刻从家里拿来了被褥给她铺上,还买来生活必须品,在生活上处处关怀她,让孩子感受到了久违了的母爱??翁蒙希趵鲜Σ唤龅ザ栏贾米饕?,还鼓励学生帮助她,让她感到了从未有的温暖,她终于找到了自信,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今年教师节,王老师接到了考上大学的刘某的祝福,电话的那头一声“老师——妈妈”,让王老师喜极而泣。
陶行知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使王老师明白:对学生倾注满腔爱心,与学生平等交往、真诚相待,再加上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能动力和“催化剂”。李某是王老师教过的最棘手的学生。他贪玩、喜吵闹,行为习惯极差,成绩一塌糊涂,其他老师和家长都拿他没办法,可王老师没有失去信心,而是耐心地帮助他。在课堂上,王老师及时提醒他的不良行为;课外,王老师又常找他谈心,尊重他、鼓励他,让他从心里接纳老师,视老师为朋友。在一次学校集会时,军体委员有病请假了,王老师大胆地让李某带队,突如其来的“重用”让他不敢有丝毫大意,忙前忙后、尽职尽责,俨然一个班干部的样子??醇钔返暮怪椤⒙车男θ?,王老师心里暗暗高兴,庆幸自己的抉择是正确的。
由于多年的忘我工作,王老师的体力严重透支。2000年暑假她感觉腰酸腿痛,经过多次就医问诊,最后确诊为类风湿,医生让她在家休养。但她并没有被病魔打倒,强忍病痛坚持上班,她的指关节已经严重变形,可是她依然每天提前半个小时来到教室,整理好桌椅,拾掇好卫生,迎接学生的到来。学校领导决定给她特殊照顾——允许她坐着上课,她回绝了领导的好意,坚持站着上课,不搞特权。一节课下来,病痛加上劳累,她总是一身汗水。在别的老师眼中很简单的事情,在她那里要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艰辛,但是她从没把自己看成病人,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用她的话说:“事业贵在有恒心,只有坚持不懈才无愧为人师?!?
王淑妍老师在教育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着、奉献着,从没因为私事耽误工作。2008年初,她年迈的父亲胰腺癌晚期,先后两次在医院住了40多天,王老师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白天她把父亲托付给了姐姐,放学后匆匆赶往医院照顾重病的父亲,一直到父亲去世。长期的劳累加上自身的病痛,王老师多年未发的眩晕症又犯了,校长让她回家休息,可当她听说班里的孩子们要来探望她时,再也躺不住了,第二天便带病来到学生中间。
年已五旬的王淑妍老师投身教育事业31年了,但是,她对教育工作的炽爱、对三尺讲台的眷恋、对学生的关爱依然不减。本学期由于身体状况很差,学校领导照顾她不用教主课了,她并没有停下执着的步伐,又主动担负起年轻教师“传帮带”工作,用心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奉献着光和热……(牟宣 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