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4
烟台文明网11月5日讯 烟台市以“打造胶东红色文化龙头城市”为己任,按照“凝炼红色精神鼓舞人、挖掘红色资源吸引人、打造红色亮点震撼人、创作红色经典感召人”的目标要求,在传承和弘扬胶东红色文化上持续用力、不断突破。
在市区烟台山的胶东革命史陈列馆里,存放着300多件反映胶东百年红色革命史的文物和照片。而今年四月份改建之前,这座陈列馆的名字还叫做“德式楼”,是早年德国殖民者修建的,也是烟台山上27座外国使领馆遗址之一。1861年烟台开埠后,英美德日等17个国家先后在烟台山及其周围建立了领事馆等办事机构。
烟台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刘建峰介绍,烟台山了见证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反帝国主义奴役压迫的变迁,它承载了非常厚重的历史信息,把它选作为胶东革命历史陈列馆是非常合适的地方。
在烟台,像烟台山这样见证了历史的遗迹共有332处。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胶东红色文化,烟台市首先摸清了红色革命资源底数:积极引导各县市区立足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因地制宜改造提升革命旧址,精心打造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载体,其中莱阳胶东第一县委革命历史文化展览馆、龙口红色文化展览馆、海阳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先后建成并对外开放,龙口市对“运兵东北”老码头、二行署驻地和徐镜心故居等遗址进行了修缮扩建,莱州市革命历史馆主体建筑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除此之外,我市还对一批革命史料、文物进行了抢救式挖掘。烟台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顾问组组长金延铭说道:如果没有革命史料文物,那我们讲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就是在说故事。根据所挖掘到的各种史料,我市整理完成《胶东革命史料目录》,并在这个基础上对解放前胶东军民向党中央密送40多万两黄金、“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是中国北方沿海地区硕果仅存的红军队伍等多项重大历史史实进行了权威认定。金延铭说道:场馆建设和红色史料的征集工作,为下一步红色文化的研究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也能使今后的红色文化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坐拥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让广大干部群众更加了解胶东红色文化,成为烟台着力打造胶东红色文化龙头城市的重要课题。
今年,一部名为《大秧歌》的电视剧在海阳紧张拍摄。这部由我市牵头策划的电视剧,以胶东红色历史为依据创作而成,讲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海阳人民的抗日故事。电视剧《大秧歌》导演郭靖宇介绍说:我们是融入红色革命的一个传奇剧,凡是观众们能数出来的胶东的红色革命的浓墨重彩的那些笔,我都会在这个戏中有所体现。
大型专题片《胶东烽火》、歌舞剧《胶东儿女》以及众多反映胶东革命历史的文学作品也应运而生。
烟台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严涛介绍说:全方位多角度,去挖掘胶东红色文化的历史资源,把他们更好地丰富表现出来。
我市还以烟台山、雷神庙战斗遗址、杨子荣纪念馆、胶东革命烈士陵园为依托,建立起了胶东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全面宣传胶东革命历史。烟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胶东红色文化办公室副主任高君勃介绍说:下一步,我们将抓住明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前这段黄金时间,全方位、立体式宣传胶东丰厚的革命历史和红色资源,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凝心聚力把烟台建设好、发展好。(记者 王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