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的义工王忠华
王忠华说,她做好事并不是想图别人的感激和回报,所谓的义工,不就是不求回报的吗,如果我是图什么,也不会一直坚持下去。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希望自己能一直坚持下去。
有一种奉献是无怨无悔,有一种帮助是不求回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烟台“最美义工”王忠华的人生哲理。
助人已成为习惯
今年55岁的王忠华做“义工”已经快8年了,在这8年里,她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她把帮助别人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积极参加每一次慈善援助活动,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困难群众。她不图名不图利,更不求回报,只想尽自己的努力,做更多的好事。
在8年的时间里,王忠华和老伴分别在2009年和2012年获得了“百名优秀义工”的证书,之后又获得“最美家庭”和“善行芝罘.微公益”优秀志愿者称号,今年她又得到了“最美母亲”的称号。这些荣誉并没有让王忠华觉得自己有多么伟大,她觉得自己所做的事都是一些小事,不值一提。
2006年9月,烟台慈善总工会分会的“爱心妈妈”项目组开始在社会征募为聋儿进行服务的“爱心妈妈”,王忠华第一天就报了名。从此,她便一心扑在烟台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的聋儿身上。她不仅每个周末按照项目组的安排去那里参加义工活动,照顾孩子,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她还资助了不少孩子,给这些特殊的小朋友带去温暖和关怀。每逢过年过节,她和其他的义工们都会买些玩具、衣服,给孩子们送过去。孩子们亲切的叫她“王妈妈,王妈妈”。
从媒体报道得知烟台山医院有位患白血病的小女孩后,王忠华就和其他的义工们组成小组,不辞辛苦,尽心尽力,轮流帮助孩子的父母照顾孩子,陪她聊天,并开导她积极应对病魔,勇敢地生活下去。
逢年过节,王忠华一家人都会积极参与到去老年公寓看望老人的活动中,为那里的老人送去礼品和温暖。
全家人都是慈善义工
王忠华刚做义工的时候很忙,经常参加各种爱心活动。在王忠华的带领下,她一家人都投入到做义工的这个行列中来。王忠华和老伴平时卖饮乐多,周末就做义工,利用卖饮乐多的钱资助贫困家庭。王忠华的女儿在北京工作,她也在当地加入了一个义工组织,利用空余的时间帮助别人。
王忠华的老伴马先生,曾经见义勇为救过一名残疾人。一天晚上马先生卖完货后准备往回赶,碰到马路上一辆摩托车发生自燃,整个车身都起了大火,但车主因是残疾人无法下车,马先生情急之下不顾安危冲过去就把车主拖下来,又拦住一辆路过车,用车上的灭火器把残疾人身上的火扑灭了,之后又和过往人群把摩托车的火扑灭。
其实王忠华的家庭也并不富裕,2001年下岗后,她就每天推着车子在市场卖酸奶,刮风下雨,寒冬腊月的也没个地方休息,挣钱很不易。她的老伴也是下岗工人。王阿姨说帮助别人是因为自己生活的艰辛,更能体会那些生活困难的人的苦。
只想单纯地做好事
王忠华说,自己做义工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理解,这期间也有很多人说她傻,说她连自己都要顾不过来了,还去救济别人。虽然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这都不能动摇她要继续帮助别人的念头。王忠华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喜欢帮助别人,到现在帮助了多少人数也数不清。她说虽然日子现在过得不富裕,但只要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就不会觉得苦。想想自己帮助了那么多的人,看到得到帮助的人能够脱离困境,自己心里也很高兴,觉得这辈子没白活。她坚信一句话,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烟台日报 实习 记者 尹琳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