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烟台市莱山街道文化引领乡村文明建设

发表时间:2015-01-16 08:43:00来源:烟台文明网

  近年来,“乡村文明行动”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莱山街道在实践中探索出自己的路子,以文化建设为引领,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文明建设整体推进。如今,行走在莱山街道,一股股现代文明新风扑面而来,一件件新鲜事让人如沐春风。

  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娱乐新去处

  健康文明的娱乐方式需要引导,而场地建设首当其冲。除建设文化广场外,莱山街道还于2011年投资500多万元,建设完成了2000多平方米的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健身娱乐室、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排练厅、演播室一应俱全,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为了方便农民就近娱乐,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近年来,街道扶持辖区23个村建立了自己的文化大院,均配套了图书室、舞蹈室、信息资源共享室等。
  东沟村居民钟士强介绍,为进一步改善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服务功能,提升文化活动水平和活动质量,解决活动场所过于分散的问题,2012年,东沟村共投入资金36.75万元,对原有文化大院进行了调整、改造和重组,活动场所面积由原来的330多平方米扩建至450平方米,并将分散的文艺排演室、演唱室、棋牌游艺室、乒乓室、图书阅览室等进行集中,形成了集党员活动、为民服务代理、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艺排演室、演唱室、棋牌游艺室、乒乓室、图书阅览室等于一体 的“文化大院”、文化广场,为村民提供了学习、休闲、娱乐的固定场所,既方便群众参加活动,又便于集中管理。“街道和上级部门还为我们配备了免费的乐器呢!”钟士强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在莱山街道解村,村里投资近30多万元,在村中央辟出场地,铺设道板砖4000多平方米,安装太阳板路灯20盏,建起了4处宽敞的休闲健身广场,并在广场内设置了篮球、乒乓球、台球等娱乐健身器材,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的新去处。

  城里人开始羡慕乡下人的生活

  白天,文化大院里人声鼎沸、图书阅览室里悄然无声;夜晚,星空之下,道路两侧的灯光如瞌睡人的眼。忙时,披星带月专注于一亩三分地;闲时,“电话粥”煲遍亲朋好友,打开电脑在www里冲浪嬉戏。曾几何时,“土气”二字,把农村与城市的距离拉得那么远;现在,很多城里人开始羡慕乡下人的生活。
  采访中,记者在莱山街道解村看到,两个孩子在新建的广场上玩着篮球,老人们坐在广场旁边,一边看着孩子们玩耍,一边晒着太阳侃着大山。提起村里刚建的文化广场,老人们竖起了大拇指:“没想到,俺们农村人也能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待遇!”
  在莱山街道官庄村,文艺队队员林美丽吃完晚饭,便来到村文化大院舞蹈室,林美丽是村里舞蹈队的元老级队员,今年村里自办春晚,她要参加舞蹈表演。说起村里的文化大院,她可是打心底里骄傲:“俺们村的文化大院,就是俺们的小乐园。天天晚上,我们风雨不误都来跳跳小舞、打打太极扇、扭个秧歌,大家伙都够乐呵了。瞧瞧,这舞蹈室,去年村里面投资重新改建了,又敞亮又干净,我们在里面活动,心情舒畅着呢!”
  莱山街道东沟村组建了上百人的秧歌队、舞蹈队、锣鼓队,每逢重大节日,用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和文艺晚会庆祝节日,广场文化搞得红红火火,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质。村文艺队队员杨兰是村里舞蹈队的元老级队员,曾代表街道参加区第二届运动会开幕式腰鼓表演。提到村里现在文化生活的丰富,杨兰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我们老姐妹、老邻居们一起打打腰鼓、跳跳舞,日子别提有多恣儿了?!?
  东沟村文艺队自创自演的节目《夸莱山》荣获2012年莱山区第一届群众艺术节二等奖,钟士强作为村文艺队的代表,参加了“旗职飘扬、文绘华章”迎新年塈第一届文化艺术节颁奖演出并上台领奖。提起上台领奖的经历,莱山街道东沟村文艺队队长钟士强仍是满脸的激动:“我们村文艺队第一次得到这种奖励,大家伙都很激动。这既是荣誉,也是鼓励。不过,通过参加这场晚会,对比现场各类高标准的节目,我感觉我们文艺队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继续努力,争取从节目质量、服装道具、表演场地等方面,都有一个高档次的提升。”
  今年上半年,街道河北村文化大院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高标准的配置;郝家庄村由于进行旧村改造,原有的文化大院已拆迁,村里投资10多万元,建起了临时性的文化大院,供村民们娱乐休闲,下半年,全新的高标准的文化大院将正式破土动工;解格庄文化大院正在进行改扩建工程。
  截至目前,街道已建立起专业的农村文化管理队伍,像东沟村这样的文艺队有18支、队员400多人。他们协助文化主管部门、街道文化站开展活动,把身边人身边事,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社会新风传播到每一个家庭。街道还设立文化专项奖补资金,重点扶持村级文化队伍建设,用于鼓励和支持各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引导各村完善各类文化基础设施。

  小小广播成为村里惩恶扬善的法宝

  加强村民素质建设,是乡村文明行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近年来,莱山街道加强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建设,并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好邻居”评选活动,大力加强四德榜建设,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职业道德方面出现的好人好事、模范榜样,用四德榜的形式加以公布,倡导文明新风。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与组织中,“村村响”大喇叭这个农村最基层的文化宣传阵地,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懊看巫橹喙氐钠姥』疃颐嵌蓟嵬ü罄劝哑姥”曜己鸵笸ㄖ迕?,同时会定期将评选出的榜样、标兵、好人好事,在大喇叭中进行广播,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感召身边的人。”在东沟村,分管宣传工作的张余祥副书记指着村委办公室的话筒对我们说:“别看这小小的广播啊,它可是俺们村惩恶扬善的法宝呢!”
  据悉,2010年,莱山街道投资70万元,充分利用农村有线电视通讯线路,建立了莱山街道农村广播“声声入耳”系统。整个系统主要由街道广播室和每村配备的2个以上扩音喇叭组成,及时将政策法规、科学技术、红色经典、工作进展等,通过广播传递到每位村民耳中、心中,让农民“耳朵有听头、农闲有学头、生活有奔头”,打造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基地。
  如今,在莱山街道老百姓心中,评价村干部都有着一杆秤,秤盘里不光要装有发展经济的成果,还要有精神文明成果。政府的支持与鼓励,让街道的文化氛围更深厚了,群众的参与热情更高涨了,莱山街道老百姓兜里鼓了,脸上笑了。如今,没事儿压街头、打麻将的现象不见,村民们纷纷利用农闲时节走出家门,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来。他们不再是简单的农村文化的观众,而且成了舞台上的主角。(记者 曲彩云 通讯员 来轩 摄影报道)


主题活动

更多>>
  • 1.jpg
  • 2.jpg
  • 3.jpg
  • 5.jpg
  • 4.jpg
  • 魅力烟台魅力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