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已经连续四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用烟台市民的话说,烟台现在就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2月28日晚,央视晚间新闻主持人彭坤这样声情并茂地介绍烟台,并大篇幅报道我市的天蓝海碧、城市优美、人居幸福以及市民的荣誉感。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桂冠的烟台,再一次聚焦全国观众的目光。
捧回“四连冠”,回首22载创城路,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正深刻地塑造着烟台,改变着烟台,升华着烟台。
今天,站在精神家园建设的新高点,我们再一次用心品读这座城市——城市之美让百姓生活醉了,向善之魂催生了“爱心烟台”的城市品格,点滴凡人之暖正汇聚成气势磅礴的文明力量。
一读城市之美
生活在烟台醉了醉了
文明之于城市,最直观的体现莫过于市容市貌、社区环境以及蓝天白云。喜获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烟台捧回的不仅仅有至高无上的荣耀,还有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以及幸福指数再度攀升的生活。
羊年春节他乡过年,返回烟台的那一刻。市民王芳心里醉了,这里的城市清新整洁,这里的社区生活惬意,这里的呼吸每天都新鲜。春已暖,单车爱好者于连广骑行海岸线,沿途风貌、城市之美尽收眼底。生活在烟台,文明铺就城市斑斓底色,人们向着诗意的栖居近了,更近了。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22载创城路,对于文明的执着追求,让烟台收获了城市之美,更探索创建了一系列城市建设管理及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让“美”永驻烟台。
城市建设,推动烟台从有居向宜居迈进;城市管理,将工作重点全面转向精细化管理,强化监察考核、跟踪督促整改,建立城市管理长效运行机制。城市环境打造,组建成立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办公室,建立完善环境?;げ棵帕贫群痛笃廴厩蛄懒卦诵谢疲旖嗑换肪匙魑幌罨菝窆こ?,整合建设、城管、环保、工商、公安等部门的执法资源和优势,建立大环保管理体制。
目前,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270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1%,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4.9%,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烟台蓝”变身我市新的城市名片。
烟台城市之美,美在外表,更内秀其里。在这场没有终点的创城接力上,我市围绕城市环境的持续优化,重点打造“效率烟台”、“平安烟台”两大品牌,以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创建和谐稳定模范城市。
深入推进“效率烟台”建设,烟台大力推进“阳光政务”工程,全面推行首接责任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理制,严格落实政务公开、执法检查审核登记等制度。打造“平安烟台”,我市深入开展平安、法治、和谐烟台“三城联创”活动,认真抓好社会治安、信访稳定、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全市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安居。
二读向善之魂
“爱心烟台”融入城市品格
这个春天,这座城市,温暖的力量再一次升腾。
2月10日下午,烟台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2013-2014双年度十佳烟台好人颁奖典礼感人至深。走过这两年,掂一掂心灵的收成,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内心更加富足,我们的城市更加暖心。
他们当中有90后铿锵玫瑰盖春燕,救出落水的母女俩,她选择了悄悄离去;有年近八旬的“奶奶校长”邴德美,本该含饴弄孙的她却选择了困难重重的社会办学之路,解决了许多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怀揣异国公益梦的韩国爱心使者朴正男,他把自己工作外的时间全部奉献给了烟台的公益事业……“烟台有好人,好人在港城?!庇惺忻裾庋醒??!把烫ê萌恕贝永床皇且桓觥叭恕保且桓雠哟蟮摹叭合瘛薄㈤碛凇案卸烫ā钡摹把烫ê萌恕逼姥』疃?,今年走进了第十二个年头,安立盛、许振珊、周江疆等88位感人至深的人物和群体至今涤荡我们的心灵。我市先后25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36人入选山东好人榜,10人获年度“山东好人—每周之星”称号,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前茅。(下转第二(上接第一版)自2007年起,每两年一届,我市还连续开展了四届烟台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先后有212人荣获“市级道德模范”称号,评选推出了“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优秀大学生村官”张广秀、“最美女孩”刁娜等一大批在全国、全省有重大影响的典型模范。我市推荐的孙茂文、刁娜、周江疆、王金勇、王华堂夫妇等5人当选第四届全省道德模范。在山东省推荐的10名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中,我市刁娜、王华堂夫妇名列其中,位居全省各地市前列。
他们,感动烟台,感动山东,感动中国。他们,以各自不同的道德呈现,幻化为城市文明图腾中永恒的美丽符号,完成“爱心烟台”城市品格的拼图,铺就城市的向善之魂。
烟台的城市品格,一直激励着每一个烟台人,并为之自豪,同样也赢得了各界赞誉?;裣ぱ烫ㄅ趸厝拿鞒鞘小八牧凇?,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张炜这样说道,“丰富的地域文化成就了烟台人的道德高标准,文明行为在城市中寻??杉!痹⊙侵蘼厶趁厥槌ち劳?,曾如此推荐烟台:“我觉得烟台人做事的精神,待人的品德,令人感动,这既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又代表了我们传统的美德?!敝醒氲缡犹ㄖ谀恐鞒秩司匆坏は群罅酱我蛭把烫ê萌恕崩囱?,她说:烟台好人身上的美德集中展示了山东人、烟台人的形象,赞一个。一切正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句话,“爱在烟台,难以离开”。
三读凡人之暖
点赞650万烟台人
22年文明城市创建,四次捧回“全国文明城市”桂冠,文明已成为烟台当之无愧的城市名片,文明已融入烟台百姓的心灵。
走上街头我们欣然看到,斑马线上老人有人搀扶,公交车前乘客自觉排队;来到工作岗位,身边同事孜孜不倦,敬业精神令人动容;回到社区,邻里守望相助,俨然一个大家庭。时下的烟台,春之声已然萌发,文明气息更是迎面扑来。
德不孤,必有邻;德者先,从者众。今天,我们为650万烟台百姓点赞,因为人人都是文明使者。当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心田,文明的力量竟显得如此磅礴,正像一棵树会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会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近日,一场爱心传递活动正在港城公交站点温情上演。2月中旬,烟台一中11名高中生将110枚一元硬币,放在人流密集的4处公交站点,方便没带零钱的乘客取用,发起了“公交爱心壹站”行为。如今,“公交爱心壹站”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市民也加入进来。
生活在烟台,这样的爱心接力如追逐的浪花从未间断,这样的凡人之暖如涓涓细流不曾停歇。
2013年,全城“寻找文哥”,一位普通智障人士的走失牵挂万千市民的心,线上转发、线下找寻,从烟台到全国,央视新闻也加入进来。2012年,埋名7年、50多次汇款扶危济困的烟台“毫光”被发现,但“毫光”是谁寻找未果,山东省慈善总会以“毫光”之名成立了“毫光工程”,开办至今已收到捐款数百万元。
平凡的人们总给我们最不平凡的感动。近年来,我市顺应百姓日渐放大的公益情怀和志愿精神,创建了一批诸如“善行芝罘·微公益”、学雷锋烟台市爱心使者志愿服务队、芝罘区安立盛志愿服务大队等基层公益品牌,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得到中宣部和省文明办的肯定和推广。
历经岁月沉淀,公益品牌愈发醇厚,志愿服务精神深扎烟台?!吧菩兄ヮ贰の⒐妗贝幼畛醯摹拔⒐妗比胧郑┱怪辽缜?、学校、福利院等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基地,建立了200多个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点,带动芝罘区志愿者人数扩大至7万人。学雷锋烟台市爱心使者志愿服务队,一束从团员青年中生发出的“爱之光”,从最初的10人汇聚星星之火,用20多万小时的志愿服务积累提升着城市的温度。芝罘区安立盛志愿服务大队,从当初社区小巷走出的30人,到今天发展壮大为3000多人的规模。目前,全市成立志愿服务组织700多个,义工和志愿者达到50多万人。(烟台日报 记者 侯召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