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订票哥”甘宜强组建阿甘志愿者队 温暖“回家之路”
个人简介:
甘宜强,男,24岁,是烟台供电公司送变电工程公司线路工人。自2013年春运开始,甘宜强发起“助力外来务工人员返乡微公益”志愿活动,组建起一支阿甘志愿者团队,连续三年帮助在烟台打工的200多位外来务工人员成功订到返乡火车票,帮助他们回家团聚。其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东方时空》等媒体和栏目报道,被誉为“最美订票哥”。2015年4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摘要精编:
他是90后,他是独生子女,他是一个帅帅的小伙,他招募烟台许多90后大学生们组建了阿甘志愿者团队。3年来,他的团队主动帮助烟台外来务工人员订返乡火车票,从被人当成骗子,到被亲切地称呼“阿甘”、“最美订票哥”,他受尽委屈,却从未想过放弃。甘宜强说,自己的父母也是务工人员,帮助烟台的外来务工人员就像帮助自己的父母。90后的甘宜强带领他的团队默默坚持,用行动播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星星之火……2015年4月,甘宜强荣登“中国好人榜”。
“订票哥”甘宜强(左一)
事迹概述:
在山东烟台有这样一位热心肠的小伙,他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经常义务献血,会热心帮助需要求助的外地游客,拾到身份证等物品会通过微博联系失主,在报纸或者网络上看到有需要帮助的陌生人会主动捐助善款......除此之外,他在2013年春运期间发起“助力农民工返乡微公益”志愿活动,组建阿甘志愿者团队,帮助外来务工人员代购火车票,先后三年帮助200多人顺利买到火车票,被大家亲切称呼为烟台“阿甘”、“最美订票哥”,他就是“90后”小伙甘宜强。
1、艰难返乡路,萌生义务代购春运车票念头
2010年,甘宜强应聘到国网烟台供电公司,成为一名线路作业工人,开始了他在烟台的工作生活。
从工作地烟台到老家临沂,这之间有着近500公里的路程,每年春节,甘宜强都会和成千上万的返乡人群一起彻夜排队买票,他深知购票的不易和返乡的急切心情。触动他的不仅仅是这些,甘宜强的父母在外省打工,为了多挣点钱总是熬到年根才返乡,有一年父母排了两天队也没买到火车票,又舍不得花钱买黄牛票,两位老人冒着刺骨寒风,骑了三天摩托车千里迢迢的从安徽赶到家,回到家时,父母的关节僵硬地都无法下地行走。每当想起这些,都会让甘宜强心痛不已。
自从12306购票网站开通后,甘宜强每年都会提前帮父母订好车票,让他们顺利回家。当他不再为返乡票发愁时,一次偶然的经历,让他作出一个重大决定。2012年底,甘宜强到烟台火车站领取网购的火车票,在购票人群里,一位中年妇女的啜泣声吸引了他的目光,经了解,这位大姐是从湖北来烟台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因买不上返乡票急的哭了起来。这个情景深深刺痛了甘宜强的心,他回想起当年父母在异乡的无助,脑海中萌生了想要帮助外来务工人员代购火车票的念头,怎么才能帮助他们订到火车票呢?甘宜强一直在苦苦思考这个问题。一天,他偶然看到了一则新闻——南方某市有人帮外来务工人员买票,因每张票收取10元手续费被判刑?!鞍锿饫次窆と嗽甭蚱??我怎么没想到,我可以不收钱??!”受到启发的甘宜强,决定义务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订购返乡票。
甘宜强正在自己的宿舍上网,为返乡农民工订购火车票(图片来源水母网)
外来务工人员看到甘宜强替他们把票买好,喜上眉梢
2、一天接打41个电话,只为帮农民工订票
2013年1月17日,甘宜强在网上发起“助力农民工返乡微公益”志愿活动,招募一批志同道合的志愿者组建阿甘志愿者团队,开始帮助在烟台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订购车票。
策划志愿活动方案、招募订票志愿者、去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宣传,甘宜强从零做起,一步一步把志愿服务宣传出去,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向他靠拢。志愿者朱勇是山东工商学院的学生,他在网上看到甘宜强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后,加入阿甘志愿者团队,帮助甘宜强一起订票。此外志愿者队伍里还有烟台大学的姜梦林、鲁东大学的张卓莹、公司同事段文正等等。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找到甘宜强寻求帮助。在烟台幸福路一家饭店打工的周军,听老乡说有个叫阿甘的小伙,每天都去他们工地一趟,义务帮助大家代购春运火车票。一开始他对甘宜强的做法心存疑虑,后来看到老乡拿着印有甘宜强的照片、手机号码和QQ号的宣传单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电话。周军说,“电话打过去,阿甘特别热情,立马帮我上网查,说是当天去西安的票就剩一张站票了。”交流中甘宜强也感觉到周军对他有质疑,就主动说,“周大哥,你先把身份证号给我,我先垫钱帮你定下这张票,等你下班后我陪你一起到火车站取票。”回忆起阿甘从售票窗口取出车票,送到自己手中那一刻,周军仍然很感动:“当时高兴坏了,真没想到自己不用熬夜排队,就能买到回家的车票!虽然是站票,我也特别知足,终于能回家了。我当时想请他吃个饭,被他拒绝了,只说下次买票还去找他。通过这件事,我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周军把阿甘义务帮他买春运返乡票的事告诉了自己的老乡,一传十、十传百,阿甘的名字很快在外来务工人员群体里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找他订票,有时阿甘一天能接40多个订票电话。
甘宜强的记事本(图片来源水母网)
甘宜强宣传免费订票
3、善小常为,他将公益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甘宜强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购票的义举,同事们看到新闻后才知道。甘宜强所在的芝罘区抢修队队长于天利说:“阿甘平时在单位就表现的很优秀,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能很好的完成,对同事也热心,工友们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都去帮忙,真没想到他还不声不响地干了这么个大好事?!?nbsp;
生活中的甘宜强就是这样一个“热心肠”,自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他每年坚持献血一至两次,5年间累计献血达2000多毫升。甘宜强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外地来烟的旅客找不到路,阿甘义务当向导、他还通过微博联系失主归还身份证、看到有需要帮助的贫困儿童、重病患者,他都会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捐出去......尽管上了央视成了大家熟知的“订票哥”,但甘宜强并不觉得自己是名人。他说,“我只是做了一点点事情,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力所能及的影响别人,力所能及的快乐别人,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4、言传身教,爸爸妈妈给他上好人生第一课
甘宜强小时候的全家福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甘宜强出生在沂蒙山区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是家庭氛围和睦、邻里关系和谐,爸爸妈妈都是村里公认的好邻居、好儿子、好儿媳,他们的言行举止对甘宜强的成长起到很好塑造作用。甘宜强的爷爷是个老八路,曾在剿灭土匪头子刘黑七的战役中荣获一等功,当年在战斗中落下了残疾,行动不便。甘宜强的奶奶在50多岁的时候得了脑血栓,只能长期卧床养病。甘宜强的父母对待两位老人尽心尽力,孝顺有加,自婚后就和两位老人一起生活,一直伺候老人终老。这些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甘宜强。
妈妈经常教育甘宜强要与人为善,积善积德,做一个品质优良的人,甘宜强牢记在心并积极践行。在很小的时候,甘宜强看到有过马路的老太太都会上前搀扶,看到有骑着三轮车艰难前行的老大爷,他也会帮着从后面推一把。在学生时代,甘宜强多次获得三好学生,在山东省电力学校学习期间,甘宜强曾荣获校级优秀青年志愿者和优秀团员荣誉称号。(记者 刘津彤)
道德点评:
文明作为一种公认共求的社会标准,也不是一日之功而成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一言一行彰显文明,一举一动体现文明,一时一处凸显文明。以甘宜强为代表的好人,无私奉献着的“草根文明”。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他们拥有的,是一颗凡人善举之心。他们作为文明创建大道上的普通一员,默默传播着文明行动。在自身传播文明友好方便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在分享文明带来的红利。
网友评价:
网友“小叮铛”:“订票哥”甘宜强,“学雷锋,做好事,‘阿甘志愿者’团队做公益,传递着正能量。我们需要弘扬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向好人致敬,自己也为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争做烟台好人、山东好人、全国好人?!?
网友“如风”:“见到他,就像见到日夜期盼的火车票?!?
“‘订票哥’传递着正能量。需要弘扬他的助人为乐的精神。每个市民都可以行动起来,为文明烟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对“最美订票哥”的行为,烟台市民孙国平如此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