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烟台张玉莲的“戏迷之家”

     戏剧的魅力有多大?对于烟台龙口市兰高镇大张家村68岁的农村妇女张玉莲来说,“戏”是她喜结良缘的“红娘”,更是她要用尽一生去热爱和经营的事业。为了让乡亲们一年四季都有文化活动场所,张玉莲夫妻俩把家里240平米的地下室装修一新,变成十里八乡文化活动的“大据点”。“去年的中秋节晚会,1500多人把张玉莲家门口围得水泄不通,十里八乡的群众早早就来占地儿,别提多热闹了。”在村民们眼中,张玉莲不仅是远近闻名的“文艺大妈”,也是大家都喜爱敬重的“戏剧老师”,她把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当成毕生的事业,并乐在其中。
  因戏结缘——
    与丈夫共建文艺活动队
  早在学生时代,张玉莲就因为突出的戏剧天赋成为乡亲们眼里的“小名人”。从学校毕业后,她组建了龙口市大张家村文艺宣传队,排演的大型吕剧《奇袭白虎团》,获得很大成功。此后,她又先后在村里导演京戏《沙家浜》、吕剧《智取威虎山》、《驰马镇》、大型歌剧《洪湖赤卫队》,并扮演重要角色。宣传队为她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而这个舞台也让她遇到了自己一生的伴侣———张仲元。当时,张仲元负责后台工作,而张玉莲则主要负责前台演出。他们因“戏”而相遇,因“戏”而发现了彼此的共同爱好,并最终走在了一起,至今,二人相携已走过40多个年头,共同的爱好成为了二人婚姻的坚实根基?;楹?,因年代和生活的种种原因,夫妻俩的文艺梦一直未能实现。2000年,村里的日子越变越好了,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仍很匮乏,张玉莲夫妻俩心中一直埋藏的文艺种子又开始发芽了。于是,他们组建一支自己的农村文艺活动队伍,现如今,队里的文艺骨干已有十几人,十里八乡的戏迷爱好者也都慕名而来。为了让村民一年四季都有文化活动场所,他们把家里240平米的地下室装修一新,变成村民的文化活动排练场。他们还自掏腰包为舞蹈队购置近百套服装以及数不清的道具,灯光音响更是换了好几遍。张玉莲夫妇俩还不断地带领文艺队走出去,在龙口市举办的各项文艺比赛中屡获大奖,让文艺队伍着实火了一把。
  全家总动员——
    家里成了村民“文化据点”
  “家人”二字,对于张玉莲来说意义颇大,每逢提及都令她感到温暖而有力。这么多年来,家人一直是她从事文艺工作最为坚实的力量。在张玉莲家里,各种文艺活动的奖牌、奖状铺满了一面墙。张玉莲总说,这得感谢乡亲们的信任和帮助,更离不开家庭的支持。每逢有表演时,“全家总动员”是村民们对张玉莲家庭成员忙前忙后的场面最为形象的描述。儿女为张玉莲的舞蹈队后勤服务贡献颇多,儿媳妇与女婿也倾力相助。闺女是张玉莲的专业背景音乐剪辑师、摄像师,偶尔孙子也会上阵,用电脑帮奶奶剪辑音乐视频。
  爱戏之家,和睦之家,带起了一个“文化大家”?!岸炖涞氖焙颍驮谡爬鲜依锏呐帕肥一疃?,天儿暖和了,她家门口就是大舞台?!?1岁的村民张春兰说。除了每周的固定活动时间,平日里,张玉莲家中也挤满了慕名前来的文艺爱好者。大家一起探讨乐器演奏、探讨舞剧编排、学习交流舞蹈心得。这个热情好客的大家庭现如今已经成为十里八乡的“文化据点”。
  传播文化种子——
   “舞出村民精气神”
  有人说,张玉莲夫妇不仅将文艺做成了一生的事业,更将它做成了公益。从他们这个戏剧之家传播出去的是农村精神文化的种子,展现的是农村精神文明的枝繁叶茂之景。村民们敬重张玉莲夫妇,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成立了舞蹈队、丰富了大家伙儿的精神生活,更因为他们是村里精神文化生活的传播使者,让孝德之美、人文之美传遍了乡村。文化育人,舞出了村民的精气神,舞出了乡间新风。在张玉莲夫妇的基层文艺队里,每个队员身上都透出着年轻和活力。而每逢跳舞休息时,张玉莲就会和队员们拉拉家常。孝敬老人、邻里关系、家庭和睦都是大家的话题。如今,在村里文艺活动还取代了以往的扑克、麻将?!耙惶栊那榫秃昧?,烦心事就没了,家庭就和睦了。”邻居们开心地说。传扬孝德、文明等价值理念的文化活动、文艺节目,正在潜移默化中引领着村里文明新风尚。在张玉莲夫妇看来,每次演出时围观群众的高声喝彩是一种响亮支持,场地被村民们挤得水泄不通是一种火热的肯定,舞蹈队巡演前大家伙儿的奔走相告是一种温暖的信任。为了这些信任与支持,为了这些欢迎与肯定,张玉莲夫妇的文艺之路会一直走下去。(烟台日报 记者 钟嘉琳 通讯员 任苗)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