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高考、中考的结束,烟台栖霞“爱心妈妈”泮爱香也格外忙碌。由她发起的栖霞“爱的传递”团队所资助的贫困学生中,有4个今年参加高考,11个参加中考。成绩揭晓后,泮爱香第一时间联系了几名团队里的志愿者为这些孩子上网查找资料、选择报考志愿?!罢饧父龊⒆咏衲昕嫉枚疾淮?,成绩出来的时候,我比俺闺女考上大学那会儿还激动!”泮爱香说道。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和学习,这是泮爱香发起栖霞“爱的传递”助学团队的初衷。自2011年春天开始,她与深圳爱心人士携手,与团队志愿者一道,利用休息时间下乡入户调查,最终把最真实的调查资料传给资助人。四年来,先后为226个贫困孩子找到了长期资助人,累计发放善款和物资达200余万元,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爱心妈妈”。
不忍心一个贫困学生失学,乡村女教师走上助学之路
泮爱香今年48岁,1985年参加工作,毕业于蓬莱师范民师班,先在栖霞市苏家店镇赵格庄中学任教,1989年调任西城希望小学工作至今。
对于走上助学助困这条爱心路,泮爱香一直认为是命运的必然。2011年度,泮爱香班上有个学生叫春利,母亲、父亲、叔叔、爷爷先后去世,只剩下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那时,每个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是150元钱,但是每次学校收生活费的时候,春利的奶奶都哭着到学校里找到泮老师,说实在交不上孩子的生活费,打算让春利辍学。春利的情况让泮爱香十分为难,她多次找到学校领导,请求为春利减免生活费。然而作为乡村小学,西城希望小学资金并不宽裕,且困难学生不只春利一人,学校实在无力承担所有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为了不让孩子失学,她每月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帮最困难的学生垫付生活费,使这些孩子得以继续上学。
后来,泮爱香调到后勤工作,接触到更多的贫困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汇总对于泮爱香来说,都是一份煎熬??吹揭桓龈隹砂暮⒆右蛭彝ダ殉圆簧戏埂⑸喜黄鹧?,她的心里像针扎一般难受。泮爱香的工资也不多,往往工资刚发到手,就被她拿出一部分来垫付学生的生活费,为此,泮爱香的爱人不知和她呕了多少气。但即便如此,孩子们的生活仍然没有保障,为了给孩子们筹钱,泮爱香经常急出满嘴水泡。
一次偶然的机会,泮爱香昔日的学生看到了她传在QQ空间里的贫困学生情况。这个在深圳上大学的学生给泮爱香打来电话,向老师询问情况。当得知老师正着急为多位贫困学生筹钱时,她向泮爱香介绍了深圳“深圳爱的传递一对一助学”团队,使双方建立了联系,从此,泮爱香便在助学的道路上执着地走了下去。
不放过一条贫困信息,226个孩子被纳入爱心团队
泮爱香永远不会忘记,那是2011年4月的一天,深圳“爱的传递一对一助学”团队与泮爱香取得联系,让泮爱香提供贫困学生情况。泮爱香立即将自己所掌握的几名贫困学生情况进行详细汇总,提供给深圳团队负责人,并配合深圳团队,对这些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入户走访。
挨个学生家庭走下来,深圳“爱的传递一对一助学”团队对于泮爱香提供的贫困学生情况十分认可,他们当即向泮爱香转来捐助款,解决了几名贫困学生的生活问题,并为孩子们找到资助人,对孩子们进行长期资助。与此同时,泮爱香认真负责的态度也赢得了深圳团队的肯定,他们建立“深圳爱的传递一对一助学”驻栖霞办事处,邀请泮爱香担任负责人,负责栖霞贫困学生的搜集与调查。
为了将最真实的贫困学生情况反馈给深圳团队,泮爱香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和团队志愿者一起,深入农村街巷,在贫困家庭之间穿梭,有时甚至摸黑才能回到家中。四年来,他们陆续走访了栖霞的36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260多个村、280多个贫困家庭,整个栖霞到处都留下了她和“爱的传递”志愿者们的身影。
对于泮爱香来说,最苦的不是在路上的奔波,而是学生家长的不理解、不理智。团队中有一名读高中的小姑娘,家住栖霞市翠屏小区,家中只有患间歇性精神病的母亲一人。当从栖霞一中教师口中得知小姑娘的情况后,泮爱香和另外三名志愿者一起上门调查情况,刚踏进门槛,便被孩子的母亲用菜刀赶了出来。后来,泮爱香试探着一点点地安抚孩子母亲的情绪,多次走访后,孩子母亲最终接纳了泮爱香,只要一看到泮爱香,情绪就会平静下来。
正是凭着这种不放过任何一条信息的劲头,泮爱香搜集到越来越多的贫困孩子情况,并将这些情况及时汇总传给深圳“爱的传递一对一助学”团队,为众多栖霞贫困孩子找到了长期资助人,为他们解决了上学和生活问题。她还通过深圳团队与“深圳点燃爱”及深圳“mini爱心会”两个助学团队取得联系,争取到两个爱心团队对栖霞贫困孩子的资助。自2011年以来,共有226名栖霞贫困孩子通过泮爱香和她的团队获得长期资助,他们中最大的已经顺利考上大学,小的还仅有两岁。
不允许一个孩子掉队,对团队学生坚决负责到底
“凡是进入我们团队的孩子,我们一定会负责到底!”这是泮爱香始终如一的信念。因此,只要一纳入栖霞“爱的传递”助学团队,孩子的吃穿住行特别是学习情况,便成为泮爱香时时放在心里的牵挂。
今年6月6日,随着团队孩子小林重新返回烟台风能电力学校读书,泮爱香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小林今年17岁,家住臧家庄镇路旺村,母亲患有严重精神病,父亲患有眼疾,家中一贫如洗。2013年,小林被纳入团队进行资助,每学期为小林提供2000元资助款。2014年夏天,当第二批资助款交到小林手上以后,小林因为牵挂住院治病的母亲,瞒着泮爱香将2000元钱全部为母亲垫付了医药费,自己则无奈辍学外出打工??Ш?,泮老师要给小林送棉被时,才得知小林辍学,这件事使泮爱香深受打击,她留着眼泪痛苦地对队友丁燕说:“咱团队里的孩子怎么可以辍学呢!小林这孩子真傻,她有困难为什么不来找我们呢!”
为了找到小林,泮爱香多次联系孩子父亲,却丝毫找不到小林的下落。直到今年6月5日的晚上,泮爱香在看望贫困孩子返回家中的路上,才无意中碰到了一个人走在路上的小林。当再次看到寻找了一年多的孩子,听到孩子委屈地说“泮老师,我想上学”时,泮爱香终于忍不住哭起来,她说:“小林你放心吧,老师一定让你再上学!”待把小林送回住处再返回家中,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躺在床上,泮爱香却一夜未眠,她在脑中反复考虑小林重新上学的事,第二天一早就各方联系,最终于6月6日下午将小林再次送回母校读书。
在栖霞“爱的传递”,像小林这样享受着团队时刻关爱的孩子还有很多。今年正月,救助血管瘤女孩儿隋雅君的募捐活动在栖霞、招远等地多次进行,10多万元募捐款项使得隋雅君顺利到北京接受了手术,将这个学习成绩优异的花季女孩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拔颐蔷霾环牌哦永锏娜魏我桓龊⒆印?,这是支撑泮爱香和队友们走下去的信念,他们对团队孩子极端负责的态度赢得了栖霞市慈善总会的高度肯定,如今,只要一发现贫困学生,栖霞市慈善总会负责人都要与泮爱香联系,她说:“把孩子送进泮老师的团队,我们放心!”
对孩子倾注融融母爱,让贫困学生健康阳光成长
泮爱香不仅关注团队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关注他们的知识积累和精神生活,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希望“所有的贫困孩子都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阳光地成长”。
泮爱香告诉记者,团队资助的孩子都是家庭特别困难的,窘迫的生活状况让大多数孩子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每次集中发放救助款的时候,看到孩子们糅合着感激与哀伤的复杂眼神,总让她感到非常心疼。“孩子都是无辜的,他们都应该快快乐乐地长大,不应该背负这些沉重的包袱”,泮爱香说道。为此,她平时在与团队学生的老师联系中,特别注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适时对学生进行开导。
栖霞“爱的传递”团队中有个高二男生,一年前开始接受团队资助。第一次到团队领捐助款时,孩子畏缩闪躲的眼神令泮爱香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为帮助该男生摆脱心理阴影,泮爱香选择合适时间,单独开导他说:“你不要有心理压力,现在你接受社会好心人的帮助这是暂时的,等你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了,你可以再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回报社会,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一番话令处在心理成长关键期的大男孩豁然开朗,之后不仅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还主动为团队中的弟弟妹妹辅导功课,整个人都变得开朗自信起来。
“我的心愿,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优秀的孩子能够改变命运、成为社会栋梁;不能成才的,也希望他们能够接受良好教育,不要成为社会的祸害。”一番话道出了泮爱香心底对贫困孩子们母亲般无私的爱。
四年来,为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让他们在关爱中健康成长,泮爱香总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活动机会。2014年7月,泮爱香和团队骨干筹划半年时间,成立栖霞首个爱心图书室,募集图书两千多册,对孩子们免费开放,成为栖霞困难学生的“知识港湾”。2014年8月建军节,她带着11名孩子来到潍坊某部队红炮连,与长期资助他们的“雷锋7号”战士们联欢,并在战士们的带领下参观了该部队,既增强了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又向孩子们灌输了国防知识和爱国思想。从潍坊返回后,泮爱香又马不停蹄地组织8名团队学生,参加了烟台市第一届成语大赛,并成功进入决赛,让这些贫困孩子们在竞赛中增强了战胜一切的勇气和信心。
对孩子们无私的爱,使泮爱香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钦佩与支持,栖霞“爱的传递”团队也不断壮大,注册成员由最初的几人发展到现在的82人。2014年9月,该团队获得山东省民政厅授予的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对于未来的路,泮爱香并不去想,她说,她已经放不下这些孩子们了,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她就一定会走下去。(通讯员 王强 言芳 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