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全国首批十个双拥模范城之一,烟台市军地各级不断丰富双拥内容,创新活动方式,加大工作力度,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同频共振、协调发展,使这方热土处处涌动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暖流。至今,烟台已七次捧回“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巍巍高山,铭记着港城人民的拥军情。涛涛海水,诉说着驻烟官兵的爱民心。值此“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厂矿企业,走进社区田间,感受这份浓得化不开的军民鱼水深情。
芝罘区芝罘岛街道崆峒岛社区——
孤岛村官的“鱼水情”
在烟台芝罘区芝罘湾东北方向离岸约9.5公里海域,有处不足1平方公里的岛屿。然而在这座岛屿上,关于“三代民兵”、“夫妻炮手”、“姊妹炮班”的故事无人不晓。
这里就是崆峒岛。岛上,军民同心铸造海防前哨的无敌盾牌令人肃然起敬,“青年民兵之家”珍贵的历史影像成为激励一代代民兵“拥岛固疆”的精神食粮……提到这些,岛上军民直夸崆峒岛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中平“当立头功”。
王中平和某部队官兵探讨海岛建设情况
几年来,崆峒岛社区一班人积极探索以双拥工作促进军地三个文明建设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在军民共建、军民联防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2004年—2005年崆峒岛社区连续两年被芝罘区委区政府评为军民共建先进单位;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被烟台市评为关心国防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崆峒岛社区王中平书记被山东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爱国拥军模范”,成为全省十位获得这一荣誉的个人之一。
说起与崆峒岛的情缘还要从王中平退伍返乡谈起。1970年满怀着报国的激情,王中平投笔从戎,多次立功受奖。退伍返乡后,他回岛担任了民兵连长、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王中平带领崆峒岛村民大力发展以港口、旅游和海产品养殖为主的海岛经济,带领乡亲们迅速迈进了小康方阵。在官兵日常生活中,崆峒岛社区居委会更不忘“细节”。为方便官兵进出海岛,王中平每个月为驻岛官兵免费提供200张船票;为支持部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崆峒岛居委会为部队无偿提供电脑,订购了一批书籍和报刊,帮助共建部队建起了拥军书库;为战士们过生日、打扫军营、拆洗衣服被褥,早已成为军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熬褚患?,共守海岛。”王中平说,“能让官兵安心在岛上保家卫国的同时,感受到家的温暖,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莱山解甲庄街道西解甲庄村——
做子弟兵的坚强后盾
这两天,烟台莱山区解甲庄街道西解甲庄村文化队有点儿忙。队员们正忙活着排练节目为即将举行的军民联欢活动做准备。而每年此时的这种忙碌,西解甲庄村已经坚持了多年并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要做子弟兵的坚强后盾?!蔽鹘饧鬃迨钦庋档母钦庋龅摹W魑泄嗣窠夥啪巢慷幼さ?,并与武警烟台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驻地相邻,西解甲庄村多年来高度重视拥军优属工作。该村每年都把“双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双拥工作的各项工作制度,在村文化大院建立了双拥工作站、双拥教育基地、与驻地部队结为携手共建单位。
西解甲庄村文化队到部队慰问演出
每年“八一”、中秋节、春节等节日,都是西解甲庄村最为热闹的时候。每到此时,村里都会进行军民互访、军民联欢等活动活动,村里还会组织文艺队走访慰问驻地部队,主动为驻军办好事、办实事,截至目前,村文艺队和部队联合为部队官兵和村民联谊演出30多场。
对退伍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属的关怀,也是西解甲庄村推进双拥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西解甲庄村共有优抚对象6人,退伍军人98人。为给他们提供更多贴心的服务,西解甲庄村“两委”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伍,专门为他们排忧解难,把各项优抚政策落实到每一位优抚对象。村里还会定期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积极为辖区内的优抚对象和现役军人家属解决生活困难、提供各种生活上的帮助。
西解甲庄村双拥共建的成果,从该村每年的征兵时的热闹程度就可见一斑?!伴祥獭碧乇鹨俗⒛浚鞘俏渚烫ㄖФ又笔舸蠖右恢卸拥?00多名官兵,正在热火朝天地清理着村里的环境卫生。当然,这只是驻地部队爱民的一个缩影。他们还积极参加村庄建设,定期在村庄开展国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
莱州市平里店镇婴里村——
军民携手结出丰盛“双拥果”
烟台莱州市平里店镇婴里村现有人口1835人,党员105人,优抚对象41人,其中残疾军人3人,老复员军人2人、军烈属7户。
在日常双拥工作中,镇婴里村高度重视,建章立制。村党委支部、村委会把双拥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节日走访、年底慰问、党员帮扶、政务公开等工作制度,落实了工作责任。每逢“八一”、新年、春节等重大节日,村两委会一班人都坚持开展慰问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活动,与部队一起开展联欢会、座谈会。丰富了官兵的文化生活,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主动改进服务工作。
军民共建情谊深
一直以来,镇婴里村与部队保持密切联系,为军民共建打好坚实基础。镇婴里村随时随地与部队保持通信联系和日常走访,不定期地到部队去走一走,问一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地方帮助,村两委会尽全力给予部队以生产、生活上提供便利,村委投资16000多元为部队打上大口井。此外,还划出3.5亩地做部队的小菜园,安排一名懂蔬菜种植技术的专业人员进行常年指导,无偿给部队提供种子、化肥,解决了部队吃菜难问题。
当部队遇到吃水难这一问题时,村委便积极主动帮忙协调自来水公司、周边村庄给部队安装了自来水。不仅如此,镇婴里村积极争取镇政府和交通部门支持,整修硬化水泥道路2500平方米,解决道路难问题。
在政策落实上,镇婴里村积极响应上级要求,事事做到拥军优属。工作中,确保各项政策、资金落到实处,严格落实挂光荣牌等工作制度。几年来,改造优抚对象危房4处,为8名优抚对象发放医疗补助20000多元。
辛勤之花,结出了丰硕的双拥果。1992年2月,1995年5月,婴里村被烟台市政府授予“双拥共建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受莱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拥军优属模范村”称号。
长岛县南长山街道乐园村——
渤海拥军“第一村”
在渤海的海岛中,有这样一个普通的小渔村:建国以来,从赠送给驻地连队的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缝纫机,第一台洗衣机,到建成全军第一座拥军楼,村民与驻岛某部特务连谱写了一段动人的双拥颂歌。烟台长岛县乐园村居民以高涨的热情和无悔的付出,在拥军史上写下了自己的一笔,被要塞守备师誉为“拥军第一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经济条件较差,连队无私帮助村里修路搞建设,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拿着地瓜叶、小猪崽送到连队,表达对子弟兵的浓浓深情。八十年代富裕起来的乐园人,首先在全国开展了“富了海边的,不忘戍边的”拥军活动。1993年,乐园村决定由村集体无偿提供土地并投资100万元,兴建一幢近2000平米的拥军楼送给部队官兵,大大改善了部队官兵的生活和学习训练环境,乐园村又以一个“全国第一”闻名全国。
渔家大嫂为即将退伍战士传授厨艺
乐园村几任书记时刻把战士们的冷暖挂在心上。逢年过节,村里都会把鲜活的水产品等慰问品送到连队,组织渔村妇女为战士们包饺子、洗衣服,开展文体联欢活动,军民同乐如一家。
2010年7月26日,长岛遇上了海缆损坏特大停电事故,部队首长得知这一消息,在训练任务较重的情况下,紧急组织200余名官兵投入救援工作。官兵们中午牺牲休息时间干到凌晨,用肩扛,用手拖,连续奋战五六天,硬是把电缆放在了预定海域,帮助地方及时恢复了用电供应。
当前,长岛正处于建设中国北方休闲度假岛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乐园村一班人踌躇满志,信心百倍,他们与驻地官兵一起携手并肩,共同谱写“同铸钢铁要塞,共建海上明珠”的双拥共建新篇章。
龙口市东莱街道松园社区居委会——
在百姓中传递军人之魂
军地双方“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是烟台龙口市东莱街道松园社区居民委员会拥军共建的真实写照。因为这份坚持,松园社区捧回了这样的荣誉:山东省节水先进单位、文明社区、平安社区、卫生社区、平安烟台建设先进基层单位、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松园社区地处龙口市中心城区,于2003年6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隶属东莱街道办事处。社区总人口12600人,4800户,现有驻区单位34个。社区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承载,是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在双拥工作中,松园社区按照求新、求深、求实的思路,高擎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旗,立足于提高社区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开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天地。
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
如何在百姓中传递军人之魂?面对这一问题,松园社区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为社区双拥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八一”建军节期间,社区都贴出大幅标语,召开双拥工作座谈会要,深入开展军民联欢、军民共建活动,营造双拥工作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势的宣传,“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神圣职责和义务”等意识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此外,松园社区还不断加大服务力度,社区各服务窗口都在显要位置悬挂“军从优先”、“优抚对象优先”的标志,为他们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敖窈?,松园社区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注重探索创新,做好结合文章,使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紧跟时代步伐,紧贴时代脉搏,凸显时代特色。”社区有关负责人受访时表示。(烟台日报 记者 王文 刘洁 郭超 逄苗 通讯员 姜永奎 刘宏 杨林松 李强 候加俊 曲立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