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4
“走,去河滨广场看晚会去!”眼下,每周五晚的“福在福山”激情广场成了福山市民盛夏消暑的必备“文化大餐”。18场晚会在今年轮番上演,着实让百姓乐嗨了。舞台上,扣人心弦的魔术、充满动感的街舞、幽默风趣的小品……一个个精品节目将晚会不断推向高潮;舞台下,掌声雷动,叫好声此起彼伏。夜幕下的河滨广场俨然成了欢乐的海洋?!案T诟I?,激情无限,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希望经常举办?!惫劭幢硌莸氖忻褚炜谕?。
据悉,像这样的激情广场活动,福山已连续举办14年。持之以恒的激情广场活动只是福山区倾力实施“文化强区”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福山经济社会高水平强势崛起,老百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涨。如何顺势而为,把群众自发的需求与提升百姓精神文明素质相结合成为福山区委区政府施政的“重头戏”。为此,该区充分发挥“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的优势,倾注人力物力财力实施“文化强区”战略,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丰富文化活动、创新文化载体,为老百姓量身订制“文化套餐”,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甜头。
浓厚氛围才能凝聚共识。该区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入手,动员各级各部门力量,引导各个阶层群众积极参与,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活动提精神,以精神促文明。2002年起,每年元宵节举办秧歌进城活动,20多支代表队,2000多名民间艺人用妙趣横生、亦俗亦雅的表演把浓浓的过年气氛推向高潮;农闲时节的农村文化大院内,一场场群众自导自演的文艺晚会接连上演,农民们聚在一起弹着、拉着、唱着,一片其乐融融……“这些都是福山的‘老字号’文化品牌,其中‘激情广场’、‘秧歌进城’已走过了14个年头,实现了常态化、系统化、品牌化,它们都深深植根在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备I角扛辈砍?、文明办主任韩树青说。
活动是手段,载体是基石,离开基石,手段再高也是无用功。为打造一流的文化硬环境,福山投入大量资金,建场所、上设施、组协会,让百姓闲有所乐、乐有所享。投资4亿元,在青龙山下、内夹河畔,高标准建设福山文博苑,免费对游人开放。这个集综合展览、文化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文化场所,内含福山博物馆、王懿荣纪念馆、五大名人艺术馆、甲骨文字展厅、多功能演艺厅等展室,其建设规模与展陈档次在全省县级文化展馆中首屈一指,目前已接待全市中小学生9万余名,普通市民游客22万余人。此外,福山还投资35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全民健身广??;投资2100多万元新建了7处镇街综合文化站、219处农村文化大院,每年组织演出300场次以上,农家大院、农村书屋建成率达到100%,全区基本形成了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各类协会和民间团体空前活跃,已成立书法家、美术家、摄影家等文艺协会8个,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汇演、培训交流、创作采风、展览等活动230余场次;秧歌、腰鼓、剪纸、舞龙舞狮等民间业余文艺团队百余支,固定成员3000余人,成为活跃城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通讯员 潘丹丹 YMG 记者 杨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