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将军之子赴海阳看望“堡垒户”后代 感谢救命之恩

    24下午,海阳市郭城镇葛家村葛兴技家来了两位北京客人。这两位年过六旬的客人是原胶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彭嘉庆将军的儿子彭澎先生和彭涌先生,他们这次来是看望父亲的老房东后代葛兴技一家和参观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
    在葛兴技家,两位老人讲述了自己的父母和海阳人民之间的故事。他们说,自己的父母在世时,每每提到战争年代的海阳人民总是感叹不已。在这些人中,母亲一直都很感激一家 “堡垒户”,这家“堡垒户”在日本兵的刺刀下救下了母亲、他们的姐姐和另一位八路军女干部的命。
    那是在一次日军下乡行动期间发生的事,母亲带着他们5个月大的姐姐和一位八路军女干部一起到了“堡垒户”家里,她们进家没多长时间,身上的军装都没来得及脱,日本兵就到达了村子开始挨家挨户搜查,因为短发和不同于普通妇女的大脚等特征,母亲觉得这次是难以脱身了。很快,搜查的日军就到了“堡垒户”家附近,有些令人意外的是,因为“堡垒户”家的门是虚掩的,搜查的日军一开始误以为家里没人并没有进屋。
    就在这时,已经换了服装的母亲把手里的孩子交到了“堡垒户”的大娘手里,5个月大的孩子一到生人怀里立即哭了起来。听到哭声,本已远离的日本兵立即向“堡垒户”家里靠了过来。
    形势危急,“堡垒户”的老大娘马上指挥母亲和女干部躲到了屋顶储藏地瓜用的“地瓜阁子”里。这时,日本兵闯进了屋,面对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的日本兵,老大娘从容不迫,她一边拍打怀里仍在哭泣的孩子,一边说到,都说了不让你妈出去,非得出去,这下好了,哭成这样。老大娘的动作和表情让几个日本兵的警惕性降低了不少,他们在屋里翻箱倒柜地搜查了一番就走了,临走时,他们还不放心地往屋顶的“地瓜阁子”里刺了几下,幸运的是,因为有地瓜和芋头等东西隔着,母亲和女干部没有被刺伤。
    脱险后,母亲等人并没有在“堡垒户”家里住太长时间就离开了。以后的日子里,每次提到海阳,母亲总要提到这家对她和女儿有救命之恩的“堡垒户”。
    抗日战争时期,彭嘉庆将军一家曾长期住在葛兴技的爷爷家里,两家人的感情很好,葛兴技的父亲葛培春称呼彭嘉庆将军和彭夫人为“干爹”,“干妈”。后来,彭嘉庆将军一家和部队一起离开了海阳,但是两家人的书信往来一直没有断。
    解放后,彭夫人还曾带着几个孩子来过一次葛家村。每年的秋收后,彭嘉庆将军一家总能收到葛培春从海阳邮寄给他们的两包花生米,彭嘉庆将军也一直通过各种途径邀请葛培春去他所任职的广州等地住几天,但因为种种原因,葛培春一直没有成行。
    在参观过葛培春老人的故居,并和葛培春老人的后代们合影之后,两位彭先生婉拒了老人后代们的盛情挽留,驱车前往位于战场泊村的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和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记者 何晓波 通讯员 于明飞 李云浩)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