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芝罘区人社局: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里

    “宁可自己多流汗,不让群众多跑腿?!闭馐茄烫ㄖヮ非松缇帧耙还裢ā奔煞衲J降母舅?。2014年实行后,群众办理业务实现了“一键叫号、一窗受理、一柜办结”,复杂业务平均办理时间为10-15分钟、简单业务为5分钟。2015年,芝罘区人社局正推动服务模式延伸,探索在街道、社区推行“一柜通”集成服务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芝罘区真正把服务做到了群众心坎里。
  继续完善“一柜通”集成服务
  “一柜通”集成服务模式实行近一年,芝罘区群众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大厅有了“顾客”的感觉。“以前是我们围着人家工作人员转,办个事来回不知道得跑多少趟,现在人家考虑我们的需求和便利,尽量方便我们。”在芝罘人社综合服务大厅,市民王先生坐着等了几分钟就听到广播里叫他的号。
  坚持“宁可自己多流汗,不让群众多跑腿”,芝罘区人社局进一步优化完善“一柜通”集成服务模式。打破科室界限,全面整合功能,将129项窗口业务整合为3个??椤⑼骋簧柚?2个对外服务窗口。继续加大柜员培训力度,积极锻炼“全能柜员”,切实做到“一岗多能”,群众办理业务实现了“一键叫号、一窗受理、一柜办结”,复杂业务平均办理时间为10-15分钟、简单业务为5分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全面梳理业务项目、经办流程、服务礼仪等内容,规范业务标准,统一服务标尺,平等对待每名办事群众。
  在下沉66项人社业务项目到街道、社区的同时,选择向阳、通伸2个街道和部分社区作为试点,探索在街道、社区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柜台办结的“一柜通”集成服务模式。并从全局挑选13名业务骨干担任“人社助理”,每周拿出1-2个工作日靠前指导服务,帮助街道、社区快速提升经办水平,将便民服务模式切实送到百姓身边,得到群众一致好评。今年下半年,芝罘区人社局将努力实现业务项目下沉、服务模式延伸双达标,切实将全新的服务方式和人社服务形象送到群众身边。
  大力引进人才智力
  坚持人才引进与项目引进相结合,积极在全区范围内筛选申报重点引智项目和申报评选引智高地。目前,烟台动漫基地已经获批“烟台市引智高地”,引进外国专家3人。深入实施人才“双百工程”,确定了实力强、影响大的107家企业,为其提供招聘、人才推荐、人事代理等服务。打造圣凯设计院、天泽软控等3个市级高层次人才引进载体,结合全国重点高校优秀毕业生(烟台)推荐会活动,吸引高层次人才、重点领域紧缺人才落户芝罘。今年1-6月,全区共引进各类人才1600余人,较去年同期增长3%。
  同时,注重人才培养服务。扎实做好国务院特殊津贴、省、市突贡专家选拔工作,推荐市级突贡专家1名?;龊弥屑锤J可瓯ú┦亢罂蒲泄ぷ髡鞠喙毓ぷ?,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严格落实培训班备案制度,已培训专业技术人员4000余人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队伍结构,根据单位性质、特点,按照考出素质、考出能力的要求,科学设置招聘岗位,严格规范考试程序,扎实做好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三支一扶人员等招考组织工作。
  下半年,还将继续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实现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有效匹配。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入驻企业、新人力资源市场作用,在信息互通共享中,加大对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引进、培养、服务力度?;龊貌┦亢罂蒲泄ぷ髡旧瓯üぷ?,按要求推荐选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首席技师;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加强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训。
  构建一体化执法维权体系
  以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为纽带,全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区级平台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综合服务中心,健全一体化执法维权体系,打造规范化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案前调解、投诉受理、督导反馈等一站式服务。推动仲裁关口前移,健全辖区企事业单位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依托13个街道巡回仲 裁庭,实行基层先行调解后仲裁立案的工作机制,推动劳动争议案件就地调解、就近仲裁。半年来,共受理仲裁申请600余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
  加快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指挥中心建设,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检查,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取缔非法职业中介?;虢值腊焓麓α?,将日常巡查与信息采集相结合,共检查用人单位800余户。上半年,受理投诉举报案件130余起,为职工追讨工资保险待遇20余万元。同时,充分发挥区人社协调服务中心作用,不断完善咨询服务、督导反馈和矛盾联动化解等机制,强化调处解决。截至目前,协调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咨询1.6万余件次,接待来访群众210余人,咨询问题当场解答率均在98%以上。(YMG记者 任雪娜  通讯员 唐琳 摄影报道)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