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教师节特别报道:那一片守望校园的情怀

发表时间:2015-09-10 08:34:00来源:烟台文明网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说,“爱满天下”。教师爱学生不是挂在嘴边、写在纸上,而是要身体力行,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怀着一种仁爱和大爱,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在为国家培养后代,为千家万户培养后代,这是倾注爱心的,师生之爱超越了血缘的范畴,是一种仁爱、大爱。
  每逢教师节,总有一种特殊的感动穿透我们日渐坚硬的内心。是那些平凡教师的付出让我们明白,为何平凡的背影日渐伟岸。让我们听听他们内心的独白。我们是老师,担当,我愿意用生命诠释责任;坚守,我愿意用青春守望校园;爱心,我愿意用奉献播撒希望;魅力,我愿意用人格影响人格;创新,我愿意用求索启迪智慧;信念,我愿意用执着成就梦想;期盼,我愿意用理性直面人生;师道,我愿意用一生传承文明。

  孔祥平福山区回里镇回里完全小学教师:扎根乡村教育 奉献青春年华

    今年37岁的孔祥平老师,已扎根农村一线教育岗位17年。他说,1998年毕业就分在农村学校,没想到,这辈子离不开山村那些朴实无华的孩子们了,教育是他一生挚爱的事业。
  爱岗敬业,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
  孔老师说,一辈子也忘不了初登讲台时的情景和感受,第一次踏上讲坛,看到台下那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他心中充满了激动、兴奋之情。因为他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更想把这三尺讲台作为挥洒自己人生色彩的舞台。
  孔老师多年任教毕业班语文、数学学科,担任学科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分管学校的教学工作后,又主动承担了综合实践和科学学科的教学任务。为了讲好一堂课,他常常采用自己试讲、记录时间、再改进的方法。每节课下来,他都进行认真回顾,找出不足的地方,填写自己的课堂得失录。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听听学生的意见和要求。
  一切为了学生着想,一切为了学校着想,这是他的工作信条。他每天泡在学校里,早出晚归,精雕细琢地写教案;融会贯通,深刻通俗地传授给学生。从教十七年,从未因私事而耽误工作。学校里组织献血,他每次都是积极报名,累计献血五次,每次献血,因为舍不得耽误学生的功课,从来没有休过一次假。平日无论多么劳累,当一走进教室,一踏上讲台,一看到学生,一切烦恼皆去。
  执着探求,做教学工作的领头雁
  现代教师,就要做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桌鲜Ρ咀拧白晕壹友?,力求突破,不断创新”的努力方向,持之以恒,刻苦自学,及时充电,用知识武装自己,争做教学工作的领头雁。
  他任回里小学的教务主任时,分管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又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担负着许多教学课题。同时担任毕业班两个班数学学科的教学任务,是学校教研组组长和实验教师,工作的忙碌、劳累是可想而知的??紊?,努力完成毕业班的教学任务;课后,及时批改,辅导学生;晚上,还要加班研究课题,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直忙到深夜。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我的学生更好?!?
  甘作春泥,情系乡村教育永不悔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现在的教师已不可能单纯靠知识获取全优的教学质量,更应注重实践,要不断尝试新的教育创新的路子,力求每一节课都有它的新意,使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创新。经过在教学业务上的不断努力,孔老师所教的学生,无论是在知识的掌握方面,还是在能力的运用方面,都在全镇名列前茅。他讲的公开课、观摩课,均因教法新颖、效果良好而受到好评。
  辛勤的耕耘换来累累的硕果。在他任教的十七年中,各科成绩一直名列全镇前两名;多次举办各级语文、数学、综合实践各科公开课、观摩课,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个人也多次被评为省市区“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科研工作者”。(记者 李京兰 通讯员 赵永春)

  王春珍海阳发城镇第一小学一级教师:扎根山村做幸福的传递者

    作为一名全国优秀班主任,王春珍当之无愧。领导称赞她:“实在、勤恳、有能力”;同事提起她:“真诚、进取、热情”;学生们谈到她时尊敬无比:“善良、慈祥,就像妈妈一样”……她就是海阳市发城镇第一小学教师王春珍。她在农村这片教育沃土上已耕耘了整整22年,22年的春风秋雨,云卷风舒,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拂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
  无私忘我,做学生成长的奠基石
  刚毕业时她分配在距家30多里的一所村办小学,学校没有教师宿舍,每天她要骑60多里的自行车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每次到学校后她的衣服都湿透了,这么远的路她却总是第一个到校。冬天下雪的时候,她到校更早。等到学生到校的时候,总有一条干干净净的小路在孩子们的脚下延伸,孩子们称那是“爱心路”。
  20多年来,她几乎年年全勤。2007年教师节体检时,她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大夫劝她及时手术。可是由于担心临时更换教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她没有及时手术,拖了整整一年,暑假时才去做了手术。术后一个多月,新学期开始了,她不顾丈夫的劝阻又开始了新的工作,并带出了一个优秀的班级,在学习成绩以及各项活动中她班均独占鳌头。
  精心育人,做学生成长的领路人
  王老师并没有因为农村条件的局限而忽略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她以综合实践活动和科技教育活动为抓手,在班级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王老师心灵手巧,又特别喜欢钻研。她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发了“麦秸粘贴画”、“袜子娃娃手工制作”、“雪糕棒手工制作”等校本课程,不但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改革创新,为学生成长注入活水
  为了提高自身素养,王老师无论工作多忙始终坚持读书,学校图书室的借阅记录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她的读书足迹。她不是单纯地读,还注意以读促思,以思促写,以写促做。
  王老师经常总结、反思自己的工作,撰写了大量的随笔和反思。多篇论文、随笔在国家、省、市论文评选中获奖?!兑欢ㄒ⒆影鸦八低辍?、《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那个离家出走的孩子》发表在全国优秀期刊《班主任》杂志上。
  一路耕耘,一路收获,王老师的档案里留下了一串闪光的数字:1996年被评为海阳市教学能手;2002年被评为海阳市师德标兵;2004年、2009年、2010年均被评为海阳市优秀教师。2014年被评为烟台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记者 李京兰 通讯员 迟学波)

  纪俊花莱阳万第中心初级中学一级教师:生来就是与粉笔打交道的

    纪俊花,莱阳万第中心初级中学的一位数学老师,已届天命之年的她,虽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却依然用一颗平凡、坚韧的心执着于三尺讲台,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农村教育第一线,不计得失,不为名利,用自己的爱与责任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教育篇章。
  投身农村教育,此生最爱是讲台
  三十年前,正值花样年华的纪俊花投身农村教育,踏上了万第中学的讲台。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这一辈子生来就是与粉笔打交道的”。就这样,在这普普通通的农村讲台上,她一讲就是三十年,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留给了万第的孩子,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万第的教育事业,用自己的一片爱心诠释了教育的真谛。
  纪老师对教过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慈母般的爱心,她说“在我心里没有坏孩子,只有爱心?!彼恢倍荚谂ψ呓⒆拥氖澜?,去感受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了解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用真挚的情、浓浓的爱去感染每一个孩子,呵护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对待教学就是要一丝不苟
  “我是教数学的,一是一,二是二,对待教学就是要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马虎。”纪俊花不光是这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每学期她的教学成绩年年是冠军。2013年、2014年,中考数学成绩均名列莱阳市第一名。
  近几年虽然纪老师年岁已大,但宝刀未老,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每年都主动要求送毕业班,因教学成绩突出,学校每年都放心地让她送毕业班。2013年、2014年两年中考她所教班级的指标生和重点高中生都超过了学校分配给班级的名额,她所任教的数学学科成绩名列莱阳市第一名,成为教师的楷模。
  纪老师忘我的工作精神不但赢得了学生的喜爱,老师们说起纪老师也都个个竖起大拇指,可以称得上是有口皆碑。每天早晨她总比上班时间早20分钟到校,给早来的同学辅导功课,批阅作业。放晚学她又成最后一个离校的老师。丈夫曾多次劝她:你五十多岁的人了,身体又不好,还这么辛苦,你图啥?她总是笑着回答:为了孩子。
  学生的好成绩,就是老师的最高荣誉
  2005年期末考试结束,教师学年度考核成绩公示,纪老师考评成绩名列全校第一,拿到考核优秀是当之无愧的,但纪老师主动找到校长,将唾手可得的考核优秀名额让给了急需晋职称的同事;2008年,纪老师高票当选莱阳市师德标兵,纪老师又一次找到学校领导,说有比我更适合这一称号的老师,将到手的荣誉让了出去……,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万第中学的老师们哪个也能说出几件。纪老师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风亮节,赢得了全体老师的尊重。同龄的老师大都晋职中高,而至今中一职称的她却毫无怨言?!昂⒆用抢氩豢遥乙怖氩豢?。学生的好成绩,就是我最好的荣誉证书?!闭饩褪且幻杜┐褰逃ぷ髡叻⒆孕牡椎纳簟#钦摺±罹├肌⊥ㄑ对薄±钫穑?

   刘朝霞栖霞观里中学二级教师:最好的师德是为学生负责

    今年36岁的刘朝霞,从1999年参加工作一直在农村教学第一线。刘老师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工作狂。她常说,一个有师德的老师,课堂上就要全身心地投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呕心沥血的工作狂
  近几年,她担任一个毕业班的语文教学、语文学科大教研组长、办公室材料写作、信息宣传、贫困生、志愿服务、妇联、户籍等工作,是全校工作量最大的老师。但她从没有怨言。她认真对待自己负责的每一份工作,力求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
  大学毕业起,她就服务于农村教育。那时的农村学校,条件差,工作又苦又累,许多年轻教师都呆不住。但她不消极,不抱怨,仍然怀抱着一腔热情热爱她的课堂,她的学生。在教学中,她用心教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堂课。为此,她积极钻研教材,不断提升自己,增加课堂深度,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课堂改革的“领头羊”
  2011年,她开始担任学校语文大教研组长,带领语文组不断钻研语文教学,推广“4+1”课堂教学模式,尝试探索阅读课的教学??翁酶母锓缦沾螅沽Ω?。许多教师不愿意做这样出力未必讨好的事情。她就在自己班级里做试验,边改革边总结经验教训,将成功的经验总结成理论,并化为一堂堂示范课在全组推广。
  同年,她还承担烟台市十二五课题“新形势下农村初中学校文化研究”,并担任主持人。她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课堂上秉持着“一个也不拉下”的理念,用心教育每一个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努力读书。在教学的同时,她也关心那些离异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她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尽量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经常买一些营养品给他们,关心这些孩子的学习,对他们的生活也是嘘寒问暖。
  热心公益的志愿者
  利用业余时间,她多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走访贫困生,服务敬老院。在近四年时间里,与栖霞志愿者走访学生四十多人,与学校领导走访学生三十多人,带领学校志愿者走访学生二十多人,足迹遍布观里镇各个村庄。她总是说“我们可能只是做了一点,但改变的可能是孩子的一生”。
  近四年来,因为她的发起,学校每年获得帮助学生近十人,获得资助金额一万多元。没有人安排,也没有人提议,她只是悄悄地干起了她自己认为该干的事。2015年,她积极参与到爱在栖霞义工组织的“走遍栖霞市养老院”的活动,为爱心敬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教育教学工作没有止境,志愿服务工作没有终点,带着沉甸甸的责任,她持着一颗丹心,本着一份责任,带着以德育人的教育理想持续前行。最近五年里,她有三年考核都是优秀,两年获得栖霞市委市政府嘉奖。这些,都是对她工作的鼓励和肯定。(记者 李京兰 通讯员 邹进芝)




 

主题活动

更多>>
  • 1.jpg
  • 2.jpg
  • 3.jpg
  • 5.jpg
  • 4.jpg
  • 魅力烟台魅力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