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走进杨子荣纪念馆聆听杨子荣活捉座山雕故事

发表时间:2015-09-24 12:01:00来源:烟台文明网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大多数人年轻人都对这句词耳熟能详,无论是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还有电影《智取威虎山》讲述的都是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故事。9月23日,在烟台牟平杨子荣纪念馆,小编聆听讲解员讲述了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真实故事。

徐克《智取威虎山》的激烈打斗场面让人印象深刻

杨子荣遗照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3岁时随父母闯关东,先后在鸭绿江上当船工,在鞍山、辽阳一带当矿工,因此对东北的三教九流、风俗人情、行帮黑话等都有所了解。1943年春,因反抗日本工头,被迫跑回山东老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同年10月随部队开赴东北,被编入牡丹江军区第2团某部炊事班当战士,不久调到战斗班当班长。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在战斗中的突出表现,荣立特等功,并被团里评为战斗英雄,后提升为侦察排排长。
    说到杨子荣,就不能不说一说“座山雕”?!白降瘛北久爬稚?,原籍山东昌潍,两岁时随堂兄到牡丹江,15岁进山当土匪,18岁便当上了匪首,有50多年的土匪生涯,历经清末、北洋军阀、伪满三个时期。此人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在匪徒中颇有声望,内部人称“三爷”。当年,张作霖和日军都曾想消灭他,但都没成。日本投降后,他接受国民党的委任,当上了“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
    1947年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五,杨子荣一行6人接到剿匪的命令后,立即出发,向海林北部的密林深处开拔。
  他们在深山老林里一连转了好几天,才在一个叫蛤蟆塘的地方,找到一座工棚。工棚里住着十几个人,样子像是伐木工人。杨子荣先是用土匪手势和黑话试探,意思是自己遇了难,走投无路,想请人帮忙牵线,投奔个山头。开始没人搭理,后来,一个自称姓孟的工头搭了腔,答应领他们去一个地方。他先从屋里拿出一把锯、一把斧子、一把小铁锹和一个盛着半桶苞米面的小铁桶,交给杨子荣等人,然后,把他们带到了20里外的一个空木棚子,交待了几句后就走了。
  杨子荣他们在工棚里一连等了两三天,也不见孟工头的影儿,仅有的一点儿苞米面也吃完了,心里不免有些着急,担心情况是不是有什么变化。正在着急的时候,孟工头回来了,这回他把杨子荣一个人领到了附近的一个屯子,并在屯长家里见了两个人。两人先是一番土匪黑话试探,见杨子荣对答如流,才亮出了真实身份。一位自称姓刘,是“座山雕”的副官,另一位被称为连长,两人表示同意引荐杨子荣等人上山,并说要下山办些酒肉,准备在山上过元宵节,等禀报“三爷”后,再来接他们上山入伙。
  两天后,两人如约来到杨子荣他们住的工棚。杨子荣让战士把两个土匪给绑了,并假意解释说:现在不知道是否是自己人,只好先委屈一下,到了山上再说。两个土匪觉得到了山上自会见分晓,也没太在意,就领着杨子荣他们直奔“威虎山”。
  “座山雕”确实真够狡猾的,一路上设了三道哨卡,当初要是派大部队清剿,不论惊动了哪一道哨卡,土匪都能逃得无影无踪。杨子荣他们每过一道哨卡,都由两个土匪上前搭话,然后,把岗哨也一块绑了,一同押上山。过了第三道哨卡不远,就到了“座山雕”的老巢——一座被当地人称做“马架房子”的木棚。
  杨子荣命令三个战士在外面看好土匪,他带领另外两个战士冲进棚子,各自占据有利位置,枪口对准土匪。棚子里一共7个土匪,其中一个白头发、黑脸膛、长着一副鹰钩鼻子、留着一把山羊胡子的瘦小老头就是臭名远扬的“座山雕”。杨子荣命令战士把“座山雕”和其他几个土匪一起绑了。
  这次剿匪可谓大获全胜,没费一枪一弹,端了土匪的老窝,活捉了阴险狡猾的“座山雕”和土匪13人。  

杨子荣纪念馆位于杨子荣的家乡牟平

杨子荣纪念馆内图片展示

纪念馆内模拟战争情景

    杨子荣纪念馆简介
   杨子荣纪念馆新馆位于杨子荣的家乡——烟台市牟平区文化街道嵎岬河村东山上,主要由纪念馆主体建筑、思源之路、杨子荣雕塑、追思大道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61771平方米,建筑面积4965平方米。工程于2011年11月开工,2013年4月建成并向社会开放。
杨子荣纪念馆整合了牟平区革命史展馆、端午山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资源,全方位展示红色牟平的丰富革命精神,以英雄先烈的革命精神激励当代人。在展览馆中,还展出了牟平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在历次战斗中英勇献身的4600名先烈的英名,这些烈士们为了中国的抗日和解放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整个展览馆版面栩栩如生,内容丰富,对当年的事件叙写明确、清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烟台文明网 综合整理)

主题活动

更多>>
  • 1.jpg
  • 2.jpg
  • 3.jpg
  • 5.jpg
  • 4.jpg
  • 魅力烟台魅力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