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以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推动高职德育工作

发表时间:2015-10-19 13:47:00来源:烟台文明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推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着力点,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举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在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活动引领、榜样引导和文化教育基地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和谐,德育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学生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一、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是德育的主渠道。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认真分析高职学生思想、学习特点,将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着力点放在实践教学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为主线,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职业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取得了教育实效。思政课实践教学大体分为课堂实践、课外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部分。
  在课堂实践方面,突出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设计情景、分析案例等成为思政教师锻炼学生能力常采用的方式。 思政教师们通过学分激励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成长分享发言”、问题“竞拍”和时事观察等项目,走上讲台展示自我、锻炼能力,效果明显。
  在课外实践(校园实践)方面,多方联动,扩大育人范围,加强育人效果。学院思政教师紧抓育人时机,利用母亲节、教师出差等机会,引导学生表达对母亲、老师的感情,加深他们对“孝亲”、“尊师”等的理解。
  在社会实践方面,融爱国主义教育、创业教育等于思政教育中,丰富思政教育形式。同学们还不定期到学院创设的实践教育基地开展活动,聆听学院邀请的优秀企业家关于创业、孝道、诚信等方面的讲座,接受教育。
  这些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与不断深化的思政理论教学一起,拓宽了思政课主渠道,夯实了育人理念,完善了育人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式不断丰富,基础更加扎实。
  
二、注重校园环境的优化
  校园是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也是高职德育的重要载体。学院在校园环境的营造上下大气力,用足心思,努力做到育人全方位、“润物细无声”。
  一是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景观。校园人文景观是高职院校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学院利用校园宣传栏、教学楼内外走廊等地方规划创设了各种宣传文化主题长廊,打造校园人文景观,浓厚德育氛围。在宣传栏中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大核心内容;在“青春广场”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园区;在“九思园”打造了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园区……
  二是打造优美的校园自然景观。校园自然景观在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院通过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昂扬向上的“绿色文化”对学生进行影响和塑造。在青春广场华表两侧新植上高大挺拔的国槐,寓意青年要富有爱国情怀;在百果园新植上桃树、石榴、枣树等,寓意职业教育桃李满天下;同时在南北大门口新植上五角枫、朴树等大树;在校园围墙四周种植连翘、月季等花木,不断提高学院绿色文化品味……
    三是深挖学院的悠久历史。一所学校悠久的历史对于学校精神的培育、师生凝聚力的增强都具有重要意义。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957年建校,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着职业教育的丰厚底蕴。学院将 “好学敏行、自强不息”的校风,“厚德、精技、严谨、关爱”的教风,“明德、尚能、友善、笃行”的学风融于道路命名中,将对学生的期望融于校园休闲点的命名中。厚德路、崇德路、博学路、好学路、笃学路、九思园、芙蓉园、嘤鸣园……无不体现了学院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同时,注重校史馆的建设和使用。学院通过每年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使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接受学校文化的熏陶,增强其爱校建校荣校的责任感。
  
三、注重理念与形式的创新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方面,将“创新”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活动形式。
  首先,解决理念的创新问题?;疃欤砟钕刃?。学院在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高职院校培养的劳动者,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品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品德、对孝道等诸多美德的教育与要求,与对劳动者的要求在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要求更是与对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解决好形式创新的问题。不管多先进的理念、多优秀的内容,最终都要通过活动载体来实现。学院努力设计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内涵丰富的活动,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教育融入其中。
    广建基地,推行主题教育。与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达成共识,在学院建立“天下父母亲情教育基地”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与烟台市母亲教育中心合作,建立了“烟台市母亲教育基地”;建立校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以及多个校外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拓宽学生视野。
    广纳贤才,发挥成长导师作用。学院邀请国家、省、市各层面道德模范、创业典型、文化名人、专家教授等“成长导师团”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进行论坛讲座,重在道德引领,德育熏陶。 “道德讲堂”系列讲座,邀请著名企业家、慈善家、教育家、道德模范等为全院师生做关于孝道感恩、生命价值、师德师风等方面的报告。同时培养吸纳优秀教师形成传统文化礼仪宣讲团,开展系列宣讲活动。
  深入挖掘校园活动的育人功能。学院定期举办的大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宿舍文化艺术节、女生文化节等活动,重在参与面,吸引尽可能多的学子参与其中;重在细节,在活动的具体呈现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细节。
  
四、发挥先进榜样的引领作用 
  榜样教育法历来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学院注重运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增强道德教育的感染力,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一是以“校园好人”引领良好风尚。学院积极宣扬同学中的好人好事,营造良好风尚。在院报开辟“为你点赞”栏目,宣传学院好人好事。同时不断举办春风行动、文化创城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使同学们在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升华了精神,完善了自我。
  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典型的示范作用。学院在近几年文化育人探索的过程中,涌现出大批的学生典型,他们从学院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汲取营养,完善了自身,也带动了周围的同学,促进了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
  三是积极发挥优秀毕业生的口碑作用。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位于全省前列,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在烟台市不少知名企业如东岳汽车、斗山机械、大宇造船、万华集团、鲁宝钢管等企业中,学院毕业生占60%多,很多优秀毕业生在企业表现出了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精神,在企业不同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毕业生已经成长为企业的管理干部。他们用行动为学院近几年的德育工作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也为在校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孙忠利 作者系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历史学学士)

 

主题活动

更多>>
  • 1.jpg
  • 2.jpg
  • 3.jpg
  • 5.jpg
  • 4.jpg
  • 魅力烟台魅力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