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4
烟台文明网11月3日讯 在烟台,群众有意见,线下有人“面对面”倾听、答复、回访,线上还有更畅通无阻的表达通道。围绕让群众满意的最高标准,烟台市坚持把现代手段与传统方式有机结合。在烟台市积极探索实行“五个面对面”工作法的同时,全力抓好网上信访办理工作,坚持在网上第一时间接收、第一时间告知、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反馈。将“阳光信访”送到百姓家中,烟台市实现了信访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同步提升。
以开展信访事项办理群众满意度评价为契机,烟台市在全市探索实行“五个面对面”工作法:“面对面”告知、“面对面”督办、“面对面”会商、“面对面”答复、“面对面”回访。在面对面沟通中,群众实现了诉求无障碍表达?!懊娑悦妗备嬷姑恳晃恍欧萌褐诙汲韵隆岸ㄐ耐琛?。在收到网上信访事项的当天,由市信访局首先以网络形式和电话告知信访人已经收到信访诉求。之后,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单位,并由信访部门和责任单位的包案领导,在规定期限内面见信访人,当面送达《信访事项受理告知单》,进一步了解具体诉求,说明工作流程,承诺办理时限。对群众的投诉事项,坚持立说立办,对有关县市区信访部门或市直部门立即进行持续地面对面督办。将投诉事项办理周期由2个月压缩至30天,并采取网上跟踪和现场督办相结合的形式,根据进展情况不定期地到责任单位当面调度情况、督导推进,确保按时办结。
对一个部门难以解决的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三跨”和人事分离、人户分离、人事户分离的“三分离”问题或疑难复杂网上信访事项,由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包案,组织责任单位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成立联合工作组,到现场、到部门单位、到信访人家中调研走访,实地了解案情、分析原因、理清责任、协商调解。处理意见形成后,由信访部门和责任单位负责同志当面送达《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并引导信访人上网进行满意度评价。由市信访局采取电话询问、暗访督导等形式,并随时入户回访信访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调整思路、改进方法、促进解决。
有效畅通线下渠道的同时,烟台市积极探索网上信访,“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今年4月,烟台市建成了包含1个市级和13个县级平台在内的网上信访受理平台体系,并进行了试运行。从试运行情况看,市、县两级网上信访受理平台实现了信访事项的“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达到预期效果。试运行后,烟台市正式启动市、县两级网上信访受理平台。实行“五个面对面”工作法以来,烟台市信访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网上信访同比增长31.3%,到市以上走访同比下降31.6%,初步呈现出“网访增多、走访减少”的良好态势。列入国家和山东省满意度评价范围的网上信访事项,按期办理率达到100%,群众参评率达到66.9%,对信访部门满意率达到90.8%,对责任单位满意率达到86%。与传统的信访形式相比,网上信访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减少了群众的信访成本和奔波劳苦之累,还有利于办理过程和处理结果公开透明。对越级上访的,上级机关不予受理;但是,网上信访就没有这样的限制性规定。对群众网上信访反映的诉求,只要符合信访事项受理范围,即便是在网上越级反映,上级机关也会予以受理。
为保证网上信访事项办理的效率和质量,烟台市还规范了网上信访事项受理办理工作流程,特别明确了各环节工作的时限要求。同时,坚持以网上信访受理平台为载体,开展信访事项办理群众满意度评价工作,形成倒逼机制,压实信访事项有权处理机关的责任。此外,坚持加强对网上信访事项的常规性督办,对超期未办结或者交办无结果的及时跟进督办,确保每一起网上信访事项都能够得到高效率、高质量的办理。(《烟台日报》记者 任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