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记者 李婷婷 通讯员 林新忠 王强)她是烟台十八大代表中唯一的基层群众代表,她26年一直从事最基础最枯燥的修布工作,她修过的疵布达2万多公里,等于从赤道绕地球半圈的距离,她就是王少琳,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栖霞金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
领导眼中:工作中任劳任怨 就没听她喊过一声累
“修布岗位是产品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关口,把关不严,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公司声誉。这个岗位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有责任心,要耐心细心?!闭沓导涞某导渲魅纬檀貉匏?,“我是和王少琳一起进入这个厂子的,她工作中就是一个任劳任怨、责任心极强、认真负责的一个人,她修过的布产量在车间排第一,经她手修的布从未出过质量问题。”
“不要小看这个修布的工作,要经过把布从凳子上搬到桌子上、疵点修整好、把布叠整齐、重新搬到凳子上这几道程序,其中搬布可是个体力活,一匹布有四五十公斤,每个人一天要搬四次,王少琳单薄的身子那样地瘦弱,看起来不足百斤,真不敢相信她能把这么重的体力活撑下来?!背导渲魅纬檀貉匏怠?/p>
“公司红火的时候有2500多人,现在只剩下800多人,很多人嫌效益不好、噪音多、灰尘大都走了。”公司党委副书记周大勇在厂里工作了30多年,他告诉我们:“王少琳所在的整理车间多的时候近200人,现在只剩下不到100人,因为这项工作太辛苦,太枯燥,但凡有点门路的都调走了,但是王少琳留下了。修布的确是枯燥的,每天总是趴在工作台上,面对一个个疵点,不敢有半点马虎。”
就这样简单的修布动作,一天下来,要重复几千次、上万次,经常是累得腰酸背疼,手腕连拿剪刀的劲也没有。王少琳过去的车间主任张秀花说:“这么多年来,我就没听她喊过一声累,她的腰、颈椎都留下了工作的后遗症。”
有付出才有回报。正是靠自己的不懈努力,王少琳成了车间的佼佼者,成了全厂的技术能手和生产标兵,2009年,她又被提拔为车间的轮班长。这是公司里最小的一个领导职务,职务不高,责任却重大,王少琳不敢有一丝马虎?!奥职喑こ艘ぷ骰挂芾?,帮助同事解决一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虽然她现在身上有很多光环,今年又当上十八大代表,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她的工作,前后对待工作没有一点差别,依然矜矜业业?!背檀貉匏?。
同事眼中:热心肠 好师傅
从进厂子到现在,王少琳带过的徒弟有将近二十多个,有比她大三岁的,也有比她小甚至是90后的,多少年来,带出来的徒弟个顶个优秀,不论在哪一个岗位都是业务尖子。
工人们说,其实带徒弟是个苦差事,不但影响自己的产量,而且还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赏跎倭杖床灰晕?,只要是车间一来新工人,她就主动要求带徒。技术上她手把手地教,不会就一遍又一遍地演练,从细节入手,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全部传授给徒弟。即使徒弟出徒独立工作后,她也不忘经常到徒弟工作台前指导帮忙。有时,徒弟完不成任务时,她就会加班帮忙。曾有人悄悄问她:你这样带徒弟,不累吗?王少琳却说:确实有点累,不过只有把徒弟教会带好,大家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我们才能不累。
90后的小孙是王少琳最小的徒弟,也是目前厂子里最小的工人,小孙说:“师傅在工作中不仅手把手交我们,还经常关心我们的生活,刚来的时候,我因为工作太枯燥,压力太大,不想干了,师傅就教育我们,在哪干活不是干呢,干什么活能不累呢,重要是踏下心来。”
“王少琳是一位热心肠的好姊妹。”这是比王少琳大三岁的“老徒弟”孙秀玲对师傅的评价。孙秀玲说,有一次她生病住院,师傅下班后,买了水果,拖着疲惫的身体到医院看望她,嘱咐她安心养病,她的那份工作由师傅为她顶起来?!拔沂Ω稻褪钦庋囊桓鋈?,你没想到的事她都能为你想好,你办不好的事,她能为你办好。”孙秀玲感动地说。
家人眼里:工作是他的全部
王少琳的丈夫衣泉,也在金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上班,是一名设备安装工人。今年6月衣泉78岁的母亲脑血栓瘫痪在家,需要有人照顾,为了不耽误妻子的工作,衣泉主动放弃了厂子里的工作,辞职在家照顾老母亲。
当记者问到从家人的角度来评价妻子的时候,衣泉说:“她是一个不顾家的人,工作是她的全部,孩子上学到现在家长会她一次也没开过?!?/p>
衣泉回忆,刚结婚的时候,没钱买房子,就住在单位分配的一间8平方米的宿舍内,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子,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但即使条件再艰苦,王少琳也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她的一门心思都放在钻研业务、提高技艺上了。
衣泉上面还有四个姐姐,从小到大,一直受家里和姐姐的宠爱没怎么干活,自从结婚后,妻子一心扑在了工作上,时间久了,衣泉也习惯了,慢慢就一个人挑起了洗衣、做饭、带孩子几乎全部的家务。一日三餐,全是衣泉准备,家人的衣食住行,全是衣泉安排。以致于偶尔王少琳有点时间要下厨做饭,儿子都会及时站出来制止:“妈妈,还是让俺爸爸做吧,你做的饭菜太不好吃了!”
当记者问到有没有因为工作的事吵过嘴的时候,衣泉说:“从来没有,我们家里都很支持她的工作,我们晚上一般很少按点吃饭,我们都是等着她回来一起吃?!?/p>
在亲情面前,王少琳想得最多的依然是工作。2011年,衣泉的父亲患重病住进了医院,当时正好赶上企业的订单特别多、加班比较多的时候。是请假照顾公爹还是坚持上班,成了摆在王少琳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媳妇,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到公爹床前尽孝,但作为整理车间的技术骨干,自己如果不去的话,肯定会影响车间工作的正常运转。正在王少琳犹豫不决的时候,公爹看透了她的心事,说:小琳呀,你是车间的技术骨干,是公司的劳模,关键时候应该冲得上,我这里你就别管了,我没事。公爹的这番话让王少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那段时间,她白天要上班工作,下班后要抽时间照顾公爹,就像绷紧了的发条,一刻也不得闲。衣泉说,不光是我爹,就连她父亲去世那天,她送走了父亲,没停下脚就上班了。
王少琳: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修布工人
辛勤的汗水和艰辛的付出为王少琳赢得了许多令人羡慕的荣誉。近几年来,她先后被授予烟台市“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荣获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今年5月,她又成功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成为栖霞有史以来第一位全国党代表。
面对荣誉,当记者问道她时,王少琳说:“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普通的修布工人,我能够获得这样的荣誉离不开党的培养和同事们的帮助?!?/p>
王少琳是1986年在原栖霞棉纺厂参加工作的。当时她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文化底子薄,修布工虽然不需要高深的技术理论,可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手艺活。刚参加工作,王少琳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苦练技术,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于是她从零做起,虚心向师傅学习请教,留神师傅的每一个动作和要领。为此,她还给自己提出了“三勤一练”的目标要求:眼勤、手勤、腿勤,耐心加苦练。
为了尽快掌握修布技术,王少琳加班加点地练习,每天早晨,她都提前一个小时上班,先练上一个小时,每天晚上,别人下班了,她再练上一个小时。没想到,这个早上班、晚下班的习惯,王少琳不经意间坚持了20多年……就这样,王少琳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凭着刻苦钻研和不懈练习,终于熟练掌握了各种坯布的修整技巧,并很快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叠布、翻布、查疵、修织的连贯动作,并且做得干净、利落、熟练。技艺日益娴熟,可王少琳中指的指头肚上却一辈子留下了一个豆瓣大的老茧子,现在腰和颈椎也一直不好。
如今的王少琳,尽管集各种荣誉于一身,却仍然像从前一样,默默的上班,默默的工作,默默的下班。单位领导也曾考虑过要给她调换一个轻松点的岗位,但每次都被她回绝了。她说:“在这个岗位上干了20多年了,熟悉了,也有感情了,怎么舍得离开。我就是一个普通工人,修布台才是我施展才华的平台,当一名修布工才能更好地发挥我的价值?!?/p>
当记者问道她现在最大的心愿时,王少琳说:“希望厂子里的生意越来越好,工人们都能顺顺利利,现在纺织行业都不景气,只有我们的企业好起来,我们工人的日子才会好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