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2012年芝罘区为民办实事情况公示

    为了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确保“评机关”、“评窗口”活动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增强工作透明度,更好地取信于民、服务于民,区委机关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将2012年芝罘区机关各部门为民办实事情况向社会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

    区委办公室:

    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握民情,通达民意,解决民困,让群众满意。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促各项决策部署更加维护群众利益。围绕就业、医疗、环境卫生、失地保障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调研,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诉求,形成调研报告5篇,为区委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使各项决策真正符合群众心愿。发挥信息主渠道作用,全面反映群众的呼声诉求。注重拓展社情民意搜集渠道,网下,动员办公室人员通过与群众交谈等一切机会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网上,开辟专栏,安排专人每天上网搜集群众的呼声,按时上报区领导。今年以来已搜集民意500多条。注重督导落实,确保全区服务群众事项落到实处。定期对全区服务群众决策部署以及群众来信来访进行督办落实。今年以来,共开展督导25次,处理交办群众来信来访300多件次,做到件件有落实。深入开展“查、改、提”作风教育整顿活动,转变工作作风,督促办公室人员参加“四位一体”帮扶、“3+1”联手共建、党员"双管双责"、爱心捐助和困难家庭定期联系等活动,服务群众贡献力量。今年以来共走访慰问群众90多人次,送去财物5000多元、捐款12400元。

    区人大机关:

    扎实做好监督工作。围绕常委会确定的15个重点监督题目开展调研,形成15篇调查报告提交常委会审议,推进了“一府两院”工作任务的落实和民生问题的解决。认真办好代表建议。着眼“提高问题解决率”,加强建议的跟踪督办,48件代表建议全部办理完毕,见面率、回复率达100%,代表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勾碇魈馐导疃?。启动了“激情创首善,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全体代表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和“爱心一日捐”等公益活动,积极帮扶弱势群体。着力办好来信来访。接待群众来访150人210件次,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倾力做好重点项目和“四位一体”服务分包工作。6次到所联系居民区组织开展义诊等活动,走访弱势群体110人次?;陨狭?,帮助居民区解决旧居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力推项目顺利开工。承担的4个重大项目,达到了时间进度要求?;唇ā八男汀被???拐囱靶汀⑿苄?、创新型、和谐型的“四型”机关活动,机关干部精神面貌、服务意识、工作态度进一步改善。

    区政府办公室:

    贴近基层,为民解决实际困难。深入开展机关干部“四位一体”服务分包活动,主动到帮扶对象家中走访慰问,今年以来,共走访困难家庭80余次,帮扶钱物1万余元?;埂?+1”联手共建活动,组织梁家居民区30位80岁以上老人到医院免费进行了体检。选派一名副科级领导到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围绕社区办公用房、社区工作者待遇等方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切实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实际困难。统筹协调,组织好全区为民实事?;鞲骷陡鞯ノ晃凭鸵荡匆?、养老服务、城市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征求建议等方式,筛选确定了10方面为民服务实事。今年以来,每月定期对各部门和单位为民服务实事完成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及时发现实事推进中存在的难题,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加快办理。截至10月份,全区各项为民服务实事稳步推进,部分实事超额完成年初既定计划。畅通渠道,准确反馈社情民意?;┩ㄉ缜槊褚獗泶锴溃芾硎谐?、区长公开电话、公开信箱事项3778余件,办复率达100%;认真办理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完善政策措施、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建议和提案,确保回复率、见面率和满意率均保持100%。

   区政协机关:

    认真做好“四位一体”走访工作。定期到世秀社区14户低保家庭走访慰问,送去大米、面粉、牛奶、花生油、鸡蛋等6000余元的生活日用品。帮助协调解决子女就业、老人赡养等实 
际难题6件。

    扎实做好“3+1”联手共建新居民区工作。协助世平居民区办理了党校北段养老院项目的规划方案、环保批复、民政批复等手续?;虢逃?、住建局、财政局、房管处等部门协调,将房管处的两处仓库争取为军民小学、幼儿园新址,方便了居民区儿童上学。

    积极投身爱心慈善事业。配合市政协赴只楚、卧龙开展“服务基层、情系百姓”义诊活动,为老百姓免费发放2万元的药品,受益群众800人。组织经济、科技界委员为鲁东大学、烟台三中困难家庭学生和奇山街道3户因病致困家庭捐款累计26万元。在全区爱心捐助活动中,发动政协委员捐款887900元。

    积极反映社情民意。组织委员走进社区了解群众呼声与诉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反映社情民意的政协提案87件,有效推动了社区活动场所建设、过街天桥建设、社区治安管理等一批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

    区纪委机关、监察局:

    建立区党务公开网站,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6月19日,芝罘区党务公开网站()正式开通运行。网站主要包括时政要闻、党群工作、部门动态、基层党务、外埠动态和理论研究等6大版块,涵盖了必须公开的8方面内容。截至目前,共上传党务信息3500余条。在窗口单位设立服务承诺牌和作风建设监督电话,促进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让群众放心满意。在窗口单位和基层站所开展服务“承诺、践诺、评诺”活动,77个部门与干部职工签订承诺书2000多份,作出承诺1.2万余条,制作承诺牌280块。在《烟台日报》、《烟台晚报》等媒体上公布了区作风建设监督电话。截至目前,共受理群众作风效能投诉23起,对14名违纪人员进行了通报批评。在企业设立30个软环境建设监测点,治理违规执法行为,优化发展环境。从13个街道、园区选取30个企业作为优化发展环境联系点,确定专人定期同企业沟通,各联系点企业定期填写《优化发展环境联系点企业联系单》。通过面对面交流、电话和网络沟通等形式,宣传政策法规,听取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已收集建议60多个,解决问题20多个。

    区委组织部:

    创先争优活动。围绕推动中心工作、更好服务群众,组织全区1380个基层党组织、28147名党员深入开展“知民情、办实事、争先锋、促和谐”、第二轮“公开承诺”等主题活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4000余个,公开服务承诺8000余项,为群众办实事9700余件次。人才服务基层工程。围绕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满意度,组织实施了“才智首善·和谐芝罘”人才工程,分层面开展“杏林送暖”、“杏坛传香”、“艺苑献萃”、“科普启明”、“司法惠民”五大行动,组织辖区1万多名属地人才参与,在医疗、教育等方面满足了群众最根本的需求,受益群众达2.5万多人次。党员“双管双责”。组织1.2万余名中央、省属驻烟单位和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登记、开展服务,实行为民服务项目认领,根据群众需求设立服务项目9000余个,组织党员认领4500余个,目前已完成2700余个,为群众办实事3200余件次。选派“第一书记”。择优选派54名机关党员干部到薄弱基层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帮助强化班子、破解难题,先后帮助解决经费150余万元,新建修缮和整合社区活动场所2400余平米,推进落实社区办公用房3处、920平米,硬化道路3740米,改造地下排水管道4000米,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260余件次。

   区委宣传部:

    大力繁荣群众文化??埂耙赵废纵颓焓⒒?nbsp;美好画卷展辉煌”摄影美术书法展、“魅力烟台·欢歌芝罘”等群众文化活动500多场次。建成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等文化阵地380多 
处。实施农家书屋图书配送行动,为社区配送近30万元的图书、音像制品等,为1500多名农民工赠送图书优惠券。加大对文化发展的扶持力度,为7家文化企业发放扶持资金53万余元,为90多个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发放奖励资金50余万元。着力提升城区文明指数。以迎接文明城市测评为契机,对城区环境进行集中整治,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着力打造“善行芝罘微公益”志愿服务品牌,成立了“爱在烟台·中韩友人”等12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全面启动“五大关爱”行动,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加大对道德模范的奖励帮扶力度,发放近3万元的“爱心大礼包”,资助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2.7万元。积极引导群众关切。在胜利区片改造等群众关心的重点项目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连续在今日芝罘刊发稿件300多期,及时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强“网上民声”栏目管理,累计处理群众咨询、投诉1500多条,回复率达98%以上。

    区委统战部:

    引导统战成员为建设“首善之区”献计献策。通过召开情况通报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广泛征求统战成员的意见建议,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提交议案、提案78件,收到合理化建议195条,被采纳104条。动员统战成员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埂八母鲆弧被疃?,动员统战成员积极联系海内外企业界亲朋好友,引进项目资金,服务全区经济发展。全区统战对象引进和参与引进外资6790万美元,内资8.8亿元。发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回报社会、感恩行动”,与非公企业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开展结对帮扶;多次举办非公企业专场招聘会和应届毕业生就业专场洽谈会,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组织开展专家服务团活动。6月2日,在文化中心广场举行了“同心烟台”专家服务团启动仪式,并联系各专家服务团多次深入各街道社区,面向广大基层群众开展医疗义诊、法律咨询、爱心捐赠、“一对一”结对帮扶等活动,深受百姓欢迎。

    区政法委:

    严打整治。今年以来,累计立案3266起,同比下降0.4%,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722起,破案率为83.3%,比去年同期上升3.4%,其中“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2360起,占总数的86.7%,比去年同期下降10.3%,9起命案全部侦破,打掉黑恶势力团伙3个,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498名。下发了《关于对西南河体育场及周边进行集中整治的实施方案》等五个方案,利用4-9月份6个月的时间,整合公安、文新局、向阳办事处等单位力量进行专项整治,共取缔“制黄贩黄”摊点11处,非法练歌房等经营场所7处,收缴非法音像制品6000余张,清理流动摊点27处,取缔无证违法经营业户16家。

    社会管理创新。出台了《关于建立物业纠纷调处机制的实施意见》,推行了“社区化运作、一站式调处”的物业纠纷调处新模式。5月份,在3个街道的4个社区建成了规范化的社区物业纠纷调处中心,截至目前,共受理物业纠纷113起,调解成功110起,有效维护了辖区内的和谐稳定。

   区编委办:

    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有序开展,对涉及民生稳定、经济发展的,强化其公共服务职能;对职责消失或弱化的,及时予以撤并;对符合改企条件的,适时改企??菇值阑?nbsp;
构改革评估工作,顺利通过了上级验收,达到了改革预期目的。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理顺了区街城市管理体制,成立了维稳、金融、双拥等工作机构,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机构编制管理更加严格。彻查全区机构编制现状,摸清机构编制和人员底数,对存在的问题整改公示并接受群众监督。成立了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对事业单位运转情况监督考核。全面推行实名制管理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执行“四个严禁”,建立与有关部门的配合联动机制,实行中层干部职数核准制度,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优化资源服务民生发展?;贡嘀谱试词贾涨阈泵裆窳煊颍闳嗣穸怨卜竦男枨?。今年,新成立了鼎城小学,对公办幼儿园和公立医院的编制进行重新核定;对套子湾水利工程建设、海洋环境监测、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等机构进行了调整,为民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区委党校:

    发挥党校教育培训优势,创新培训模式。在各类主体班次中加大群众工作能力等实用、急需的内容,还根据部门需要开设专门培训,丰富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单位的需要和学员需求,量身设置培训课程,活化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将教育培训延伸到校外,开展“送教上门”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坚持分管领导每月一次到居民区调研,选派优秀教师送教到基层16余次,培训2000余人次。选派“第一书记”到企业,进一步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根据区委的统一安排,我?;∨捎判憬淌Φ狡笠等巍暗谝皇榧恰?。通过与基层企业的近距离接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党的工作影响力。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帮扶困难群众活动。深入开展“3+1”、“双管双责”、“四位一体”等活动,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工深入群众,定期走访慰问,结成帮扶对子31对,参加志愿活动200余人次,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和困难群众160余人次,送钱送物2.5万余元。

    区委机关工委:

    不断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推进党员 “双管双责”工作深入开展,引导机关党员走进社区、服务群众。制定了区直机关“双管双责”工作计划,组织机关党员集中到所居住社区的报到。在“双管双责”党员中开展了“文明我先行,带头迎测评”主题实践活动,组织1000余名党员志愿者参加卫生整治、清理野广告、清运垃圾、交通文明宣传等活动,为文明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深入推进机关文化建设。出台《关于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意见》,全力推进以愿景文化、管理文化、廉政文化、服务文化、团队文化、环境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机关文化建设。促进机关工作人员思想观念、精神境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扎实开展机关“双评”活动。制定《2012年度“双评”和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活动实施方案》,对机关各部门和窗口单位的服务承诺和为民办实事内容进行公示和督导,在机关各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设置服务评价意见箱。采取了发放日常评议卡、聘请机关建设监督员开展日常巡查和暗访等各种形式加强日常监督,使群众可以对机关作风进行事事评议、时时监督。组织13个热点部门召开了6次民情恳谈会,面对面解答群众代表提出的问题85个,为群众办实事16件。

    区考核办:

    加大区直部门业务目标中为民服务实事的考核力度,确保28项为民服务实事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年初,将28个为民实事项目全部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的履行职责目标中,明确阶段性目标 
,每季度现场考核认定,并将认定结果全区公示,有效促进各部门为民服务实事工作的落实。抓好关系民生和全区建设发展的38个重大项目考核,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对全区38个重大项目实行月度考核、联考联认,实地确认并公示各项目节点完成情况,以考核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组织开展好群众满意度调查及回访调研工作,抓好群众反映问题的整改反馈,提高群众满意度。5月底,会同区统计局联合开展群众满意度回访调研工作。对随机抽取的100户我区居民进行入户回访,调查了解居民的基本家庭生活情况及对政府工作的评价建议,并撰写调研报告提出建议,为做好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扎实开展“四位一体”走访、“3+1”联手共建等走访活动。把让群众满意作为走访工作的唯一标准,加大分包居民的帮扶力度,强化“三个到位”,即走访沟通到位、关心服务到位、督查落实到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及实际困难。

    区信访局:

    建章立制、形成合力。印发了《关于落实区、街两级领导干部定期公开接待群众来访责任制的方案》、《关于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的实施方案》。每月28 日定为全区“无会日”,区领导在这一天分别到区群众服务中心公开接访或到各自分包联系的街道、部门集中下访;街道(园区)和区直部门领导,每月16 日和26 日在各自人民来访接待室轮流公开接访。同时,把接访与下访有机结合起来,把事先排查的重点信访问题和平时遗留的老大难信访事项,纳入领导公开接访及领导下访工作中。不走过场、成效显著。在大接访活动中,区委、区政府领导始终遵循群众信访“有理推定”原则,怀着真挚的感情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事实清楚、能够解决的,就当场解决;情况未明,证据待查的,由有关部门联合办公,跟踪调查处理;对群众存在误解或还未具备解决条件的,释疑解惑,讲清道理,让群众看到党委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的真心和决心。1—10月份,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共接待群众信访案件440起1650人次。

    区委老干局:

    加大对老干部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投入资金60余万元,对老干部活动中心进行维修改造,更新设施设备,增添了电脑、电视、空调、健身器材等。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为全区离休干部进行健康查体。组织实施了“杏林送暖”为老服务活动,在各街道举办大型健康保健知识讲座460多次,组织市区各医疗卫生机构专家2300多人深入到社区、老干部家中,开展义诊、送药、结对帮扶活动3000多次,受益老干部达4000多人次。

    结合十八大的召开,组织老干部开展系列庆祝活动。组织老干部宣讲团先后在白石、芝罘岛、奇山中学等5个街道和学校进行了党史宣讲,赠送图书近千册;举办了“芝罘区离退休干部喜迎党的十八大演唱会”、“芝罘区离退休干部喜迎党的十八大书画展”等活动;组织各老干部艺术团体到各街道、社区、学校、部队进行演出。

    今年以来,共组织老干部开展各项文体活动30余场次,参加的离退休干部2000余名。

    区档案局:

    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加大了档案资源建设力度,加强对“三重”档案及散落社会的各种珍贵资料的征集力度,并利用现有馆藏档案资料做好查阅利用服务工作,围绕群众的需要,以 
服务民生的各种信息为重点,通过电话查阅、邮件查阅等新型模式,深入推进“一站式”服务机制,使档案利用率大幅增长。同时,区档案局还积极主动地改变服务方式,变“等进来”为“走出去”,深入各重点工程指挥部及街道办事处指导档案材料归档整理和新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为全区档案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工作模式,拓宽服务领域。继续做好“城市记忆工程”档案资料库建设工作,积极抢救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道路、街区、住宅等各种档案资料。现已完成对朝阳街、慎礼街、经伦街、南洪街等地的跟踪拍摄,使这些逐渐消失的城市风貌得以保存。

    创新机制体制,完善基层档案管理。有针对性地加强基层档案管理,对社区居委会档案加强指导,分类整理,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将民档案纳入重点管理,通过试点,逐步建立起居民区档案室,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区委党史办:

    深化党史研究,加强红色文化建设,深入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大推进《芝罘红色文化丛书》征研编纂的力度。完成《永恒见证》二十余万字的撰稿任务,对《巍巍丰碑》、《峥嵘岁月》、《抗日烽火》三部书稿进行修改完善。《巍巍丰碑———中共烟台市芝罘区历史图集(1921-1949)》在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由黄海数字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沟呈?、区情图书进社区、进学校活动。为区城管局、奇山中学、养正小学及白石、凤凰台、芝罘岛、东山等街道社区赠送党史、区情图书,并请老专家进行党史、区情宣讲。充分利用《烟台晚报》等媒体,在重大节日、纪念日期间,加强党史宣传,开设《寻找红色记忆》、《我的父亲———烟台首位共产党员》系列报道,在重点新闻版面用较大篇幅连续多期进行跟踪采访报道,浓厚党史宣传教育氛围。在东山街道办事处建起大型红色流动墙之《辉煌的历程———历次党代会图片展》,并开展巡展。以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简短的文字说明为表现形式,全面展示党领导各族人民英勇奋斗、开拓进取的辉煌历程。做好旧村旧居改造中地情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逐日收集整理编撰《芝罘大事记》;对1部基层志书进行审阅指导。

    区委新居办:

    深入推进深化“村改居”进程。目前正组织申报卧龙园黄务、上车门居民区的深化“村改居”,预计11月底全面完成。妥善解决了新组建社区中原城郊居民区84名留用工作人员问题,顺利完成了社区工作者的过渡和配备。继续实行“‘3+1’+‘四位一体’”为民服务模式。全区“3+1”共建率达到100%,位于全市前列,共为居民区解难题、办实事400多件,结对帮扶700多户,捐款物合计100余万元。借助“双管双责”打造为民服务良好品牌。

    新居办全体党员各自围绕所在社区的热点难点问题,认领了16个项目,共结对帮扶16户“四位一体”贫困群众,捐款达3万余元,被各类媒体报道60余次,收到两面“四位一体”帮扶对象送来的锦旗。

    加大“居容居貌”整治力度。继续实行“居容居貌整治督办单”制度,进行了两次环境整治督查活动。在全国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期间,积极调度“3+1”联手共建单位开展“居容居貌”综合整治,累计出动600余人次,清理乱贴乱画300余处,乱堆乱放100余处,卫生死角120余处,清理垃圾20余车,进一步提升了辖区环境卫生水平。

   区法院:

    与水母网、青岛东软公司等相关技术单位多次召开专项研讨会,就网上诉讼事务中心有关技术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对网上立案技术细节进行了实践步骤逆向检验核查。对开始立案、填写当事人 
信息、上传材料、填写原告送达地址确认书等节点操作步骤和网络信息传送流程进一步优化,对当事人须下载的起诉书样本进行了修改,在技术层面实现了进一步完善。为增强网上诉讼事务中心的实用效果,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立案、信访一线及群众家中,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咨询等方式,了解群众对网上诉讼服务的使用操作情况、其他需求及意见建议。同时,加强与各媒体间的沟通联系,邀请群众代表和记者实地体验网上诉讼事务中心各服务保障功能,并在各媒体上广泛宣传,服务项目推广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目前,网上诉讼事务中心网页中庭审直播、热点直击、网上立案、网上接访等服务项目已基本完善,便捷程度进一步提高,网上运行状态良好。1-10月份,我院已通过网上诉讼事务中心进行网上接访70件次,接待网上立案咨询82次。

    区检察院:

    建成了派驻南部新城检察室,全方位为社区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同时启用了全省检察系统首个集接访接待、调查取证、指挥调度于一体的远程视频接访系统,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诉求。

    今年8月,省检察院吴鹏飞检察长到派驻南部新城检察室视察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为全省城市社区检察室建设提供了新模式和好经验。结合区委“四位一体”服务分包活动,与97名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与百个社区、企业、学校建立联系制度,力所能及为群众排忧解困。实行专项检察预防特派员制度,向全区所有亿元以上政府投资重大工程和民生项目派驻“预防特派员”,加强对工程招投标、资金拨付、设备材料采购等重点环节的全程监督。深入开展了“法律监督基层行”活动,摸清基层司法需求,找准监督重点,以执法办案促进基层社会管理,提高执法公信力。

    目前,共发放调查问卷7000余份,开展法律咨询服务30次,搜集各类职务犯罪案件线索21件,切实将法律监督见效于基层,落实在基层。

    区总工会:

    不断加大送温暖力度。继续开展“四个一百救助工程”,对全区100名困难职工、100户困难职工家庭、100名困难农民工以及100名困难学生实施救助,发放救助款约27万元。开展了“关爱女职工”系列活动。结合庆祝妇女节和母亲节,分别举办了“关爱女性”健康知识讲座、“感恩母亲在行动”等主题活动,为20名困难母亲送去了价值400元的免费体检卡,为辖区女职工送去了一份健康关爱大礼。举办了消夏电影周活动。在工人文化宫广场和我区在建重点项目工地,为广大职工送上了10场免费电影大餐。创新帮扶形式,拓宽帮扶内容。依托烟台振华量贩超市、烟台中医世家医药连锁商店,成立了爱心超市和爱心药店,筹集近30万元资金,让我区所有登记在档的困难职工在购物、买药时享受切实的优惠;与市总工会帮扶中心和区创业培训基地联合举办家政培训班、中式面点培训班3期,培训下岗失业职工110人次;积极开展“春风行动”送岗位和“金秋助学”奖学金活动,与市总工会在百盛购物中心联合举办大型纯公益性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吸引求职人员8000多人,达成就业协议1500多份,对我区4名考上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进行了救助,共救助资金1.1万元。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