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我写诗你打字 70岁老夫妻20年敲出千万字

我写诗你打字 70多岁老夫妻20年敲出千万字(图)

 

    芝罘区西南关南街17号——今年75岁的张延水和71岁的刘淑芝居住的家,是一座30多年历史的老楼房,从当年刚住进来时的生炉子烧炕取暖做饭,到现在的煤气暖气直接入户,老两口在眼下的冬天里,一点也不觉得冷,他们亲身感受着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所带来的“温暖”。

    昨日上午记者敲开门时,刘淑芝正在厨房准备午饭,而张延水则戴着眼镜斜躺在床上看着刚送来的《烟台晚报》,阳光从窗外洒进来照亮了喜庆的床单,让整个屋子显得暖洋洋的。

    张延水是晚报的忠实读者,每天读报是必修课,也熟悉很多记者的名字。这是因为,老人自己也爱好写作。他是烟台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也是一位学者,诗人,到1998年退休时,从事了30多年的写作教学,出版了《审美与写作》、《诗与技巧》等著作。10年前,张延水的心脏出了一次大问题,之后身体就一直没有完全恢复,但写作依旧是他每天坚持的事情。

    张延水把记者领到了电脑前,打开一个名为“张延水写作”的文件夹,里面密密麻麻全是他已经出版或者未出版的书。记者数了一下,将近30本书,每本20万字到30万字不等,主要是学术以及诗歌散文集。

    这个文件夹容量达到了175兆,里面全是文本文件,可以说浓缩了张延水一生的思维火花。

    关于电脑里这些将近1000万字的书,老人说必须要感谢自己的妻子刘淑芝,因为是“老伴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刘淑芝1992年从邮电局退休,干了一辈子电报打字员,退休后就“改行”帮丈夫把手稿敲进电脑,以适应现代化的出版要求。其实,电报数码打字法到了键盘上,速度并不快,极限是每分钟80个字,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刘淑芝敲字经?;帷巴俗值牡绫ㄊ胱楹稀薄驼庋?,刘淑芝慢慢敲了20年,把丈夫写的每一个字都输进了电脑。

    几年前,张延水的四本书出版了,因为属于学术类的,导致印数不多,但还是让老两口高兴了很长时间。

    眼下,张延水最大的心愿就是出版自己的诗歌散文集。经过努力,一家出版社答应先看一看,所以最近一个月,老两口的主要工作就是对着电脑校对文稿,“有错别字让人家看了不好”。张延水精选出了10本,希望出版社可以从中多选几本印成书籍。

    张延水说,自己的心脏从出问题后能坚持了10多年,“很给力”了,希望自己的文字也能流传得更久一些。 (YMG记者邵壮摄影报道)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