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十佳烟台好人 个个好样的

    用一条腿换一条命的“最美女孩”———刁娜(24岁,龙口南山旅游集团员工)

  2011年10月23日,刁娜和爱人开车经过龙口市通海路富龙搅拌站附近时,看见前方一年轻女子倒在路中,头上、身上都是血。当时路上车来车往,刁娜和爱人当场下车营救,指挥过往的车辆绕开受伤女子,并拨打120。这时,一辆车躲闪不及,挂倒了刁娜。事后,刁娜和被救女子一起被送到医院急救。女子脱离了生命危险,而刁娜右腿严重骨折。这位24岁的柔弱女子,用生命为另一个女子撑起了生命通道。躺在病床上,面对前来看望慰问的各界人士,她只淡淡说了一句“一条腿换一条命,值了”。

  推荐词(评委会委员、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教授顾文锦):大潮澎湃,难免沉渣泛起。当人们还在为“小悦悦事件”而痛心,为人情淡漠、拜金流行而担忧时,在胶东大地上,一对年轻爱人在车流中,为救人被撞伤了一条腿。值不值?对不对?面对疑 问,女孩坦然回答:“一条腿换一条命,值!”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命题,而是一份人生的考卷。

  7年为公益事业捐140多万———孙茂文(76岁,栖霞桃村镇农民)

  在桃村镇前埠村,人们偶尔会看到一位老人,穿着简朴,看起来和普通农民没两样,但每位擦身而过的村民都会尊敬地停下来和他打招呼。他就是7年捐了140多万的孙茂文。

  尽管吃的简单、穿的简单,全身的衣服加起来也不过一百来块钱,但就是这样一位节俭的老人,先后拿出140多万用于捐助学校和村庄。以往破旧的小学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阅览室微机室一应俱全。村里不论是修路还是添置拖拉机、收割机,老人都无一例外地出钱捐助,一说起孙茂文老人,村里人个个都把大拇指竖得高高。老人说,只要他活着,就会永远关心家乡,永远捐助下去。

  推荐词(评委会委员、烟台大学原校长郭明瑞):捐资助学、修路架桥,历来是社会赞誉的善行、义举。他年过古稀,一介布衣,7年来却将儿女给他改善生活的140余万元,捐给了希望工程和村里的公益事业,自己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他的善行义举感动着社会,也影响着家人,大儿子为他提供资金支持,小儿子在学校设立奖学金……他的善行义举诠释着人间真善美,他是当之无愧的“布衣慈善家”。

  患癌检察官18年坚守反贪第一线———王家强(53岁,福山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一科科长)

  工作上,他事事冲在前头,连患上胃癌,疼得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下,也没请过一天假。手术前一天,王家强得到了一条索贿案的重要线索,术后第二天就急着向领导汇报,身体稍一恢复就马上投入工作中。在与死神一次次擦肩而过的情况下,他和同事们一起侦破了一起300多万元的受贿大案。铁面无私的他也曾因为儿子的离世而一夜白头,可短短半个月后,他又出现在办案第一线。从检18年,王家强主办了上百起贪贿大要案,揪出上百名贪官。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但他矢志不移、淡泊名利;虽然妻子下岗,生活拮据,但他严词拒绝了嫌疑人亲属送去的15万元。

  推荐词(评委会委员、共青团烟台市委书记王东锴):当贪污腐败成为世界性难题时,战斗在反贪第一线的勇士便格外令人瞩目。中年丧子,罹患癌症,面对重重打击,王家强依然英勇无畏地战斗在反贪第一线。一息尚存,奋斗不止!不惧生死,不怕邪恶,他是真正无畏的勇士,他是大写的“好人”!

  自闭症儿童的“爱心妈妈”———王海燕(心生元自闭症培训学校校长)

  作为自闭症孩子的母亲,王海燕在不放弃任何治疗机会的同时,举债十几万开办学校,帮助更多特殊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培训和康复,家长和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擦亮星光的人”。

  在市残联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学校走上了正轨,目前,承载着60多个自闭症孩子、20多个智障孩子的未来和他们家庭的希望。由最初寻求自救的患儿母亲,变为一位社会责任的担当者,王海燕有更大的目标:推动社会认识和接纳自闭症儿童,为他们争取到制度性保障。

  推荐词(评委会委员、烟台市作家协会主席矫?。骸八怯凶盘焓拱愕娜菅?,却不幸紧紧关闭着心灵的那扇窗户,拒绝与世界沟通,对话。带着一个母亲的责任和对自闭症儿童的悲悯心怀,王海燕在经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下,她开办学校,对自闭症和有心理障碍的特殊儿童进行早期培训教育和康复。8年来,她用巨大的爱心和无私的付出打开了这群“星星的孩子”封闭的心灵窗户,也唤起全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关爱和重视。

  43年坚持抚养脑瘫弃儿———王华堂夫妇(蓬莱海福莱小区居民)

  每天伴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海福莱小区居民楼二楼阳台上,年过古稀的王华堂夫妇就会搀着轮椅上的儿子做晨练、练习发音。这样的清晨已经过了一万五千多个,王华堂夫妇的动作依然未变,眼神中的怜爱也未减少一丝一毫。

  1970年腊月,张翠兰从医院收养了一名先天性脑瘫的弃婴。夫妇俩带着孩子四处求医,不仅花掉了全部积蓄,还把老家的房子都卖掉。为了照顾好王群,夫妇俩没有再要孩子,还学会了针灸、按摩、刮痧等治疗手段,每天都为王群进行恢复性锻炼。由于长年操劳,老俩口都患上了严重的冠心病、高血压,尽管已力不从心,他们对王群的爱却一直在延续。

  推荐词(评委会委员、烟台市妇女联合会主席李玲君):有人问,我们这个物质繁盛的时代,如何丈量生命的厚度?王华堂夫妇用行动做出了动人的诠释。43年风风雨雨,他们放弃了生儿育女的权利,却把全身心的爱倾注在脑瘫弃儿王群身上,倾家荡产带他看病,耗尽精力照顾他;43个春夏秋冬,从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夫妻变成步履蹒跚的古稀老人,尽管经历了世间少有的艰辛,却依然无怨无悔、执着付出。这对夫妇用43年的爱与坚守凝聚起人间最真的情感,书写了人生最华美的篇章。

  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北海救助局应急反应救助队

  成立以来,应急反应救助队执行值班待命3564队天,救助出动911次,其中成功救助翻扣船舶12艘的26名被困人员,翻扣船救助技术和成绩已成海上搜救领域的亮点和名片,他们用行动弘扬着“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助精神。作为烟台海上应急保障的重要力量,他们多次执行应急抢险任务,为烟台蓝色经济战略发展保驾护航,亚沙会期间参与海上应急保障,确保了赛事的顺利进行。推荐词(评委会委员、烟台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月良):大海充满风险,生命无比宝贵。平日里,他们像是潜伏在水中的“蛙人”,鲜为人知。危难时,他们是生命的“?;ど瘛?。他们触摸死亡,与死神赛跑;他们潜入深海,挽救生命?!肮屎J伦橹乇鹩赂医薄?、“中国救捞功臣”的勋章,不足以诠释他们内心的忠诚?!鞍焉南M透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就是他们人生的信仰!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应急反应救助队,一个响亮的名字,一群真正的勇士!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