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同城空降快餐联系

学雷锋 他们一如既往

    50年前的今天,毛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学雷锋,在烟台城乡大地他们率先接过第一棒;践行雷锋精神,他们不遗余力,数十年如一日?;蛭胀ㄍ诵萁淌?,或为离休干部,或为老兵,或为一个先进集体,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烟台人。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

    市交警一大队———

    6年救助困难群众500余人次

  1990年,他们被团中央授予“学雷锋先进集体”。23年过去了,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雷锋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与时代同步,愈发弥坚。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雷锋团队就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第一大队。

  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118名民警,129人交通协管员,年均查纠道路交通违法行为5万余起。2012年,亚沙会安保、党的十八大安保等重大安保工作接踵而至,第一大队全体民警勇于担当、敢于亮剑,扎实推进各项安保任务的贯彻落实,先后50余人带病坚持工作,年内人均加班400余小时。2009年至2012年,第一大队连续4年交通事故逃逸案侦破率达100%,所有信访积案全部清仓见底,未发生一起上访案件。近三年来大队违法行为处罚、交通事故处理未发生一起有效投诉和变更撤销的案件。这是一支爱民、亲民的队伍。执勤民警力所能及地助老扶弱,年均紧急救助危重患者入院治疗80余次;大队自制“警民联系明白卡”,标注辖区路况和货运车辆出入市区路线图,当好外地司机“引路人”。2011年,拓展警民交流平台,率先开通实名博客、微博,首月点击率就超过20万人次。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他们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人民调解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

  2006年12月,一大队女子中队成立后,坚持常年照顾身体有病、生活困难的烈属孙桂兰,每月送生活用品,过年过节送生活费,经常陪老人聊天,帮老人收拾家务,带老人到海边公园散心。近6年来,一大队共救助困难群众500余人次,为弱势群体捐款8万余元,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达270余次,先后收到群众锦旗67面,来电、来信表扬260余次,爱民为民帮扶工作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群众的广泛好评。

    王弄箫———

    让白发和红领巾一起飘扬

  “虽然我人退休了,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能退休,热爱红领巾教育事业的心不能退休?!苯衲?1岁高龄的王弄箫,1951年走上小学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岗位,1991年从烟台市青少年宫副主任岗位退休后,又志愿义务担任少先队校外辅导员,至今已在红领巾教育园地上耕耘了60多年。她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全国先进儿童工作者”、“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先进儿童工作者”等荣誉称号,6次作为先进代表进京开会,得到过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退休22年来,她先后义务担任过4所小学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先后为19所小学做辅导报告,讲课讲话一共一百四十多场次。她坚持用受伤颤抖写字不便的手为学校少先队组织设计和编写了30多个大型主题队会和教育活动的程序、活动思路及串联词。2009年到2011年,她应邀在2所小学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听王奶奶讲故事”栏目讲主题教育故事。每次讲课前,她都仔细揣摩儿童的心理特点,讲稿反复推敲、反复修改。

  因为年老体弱,她曾8次住院治病,其中6次手术治疗,女儿常年有病,也需要她来照顾。但退休后,她先后向灾区人民、希望工程、西部地区贫困学生和市区小学捐款、捐书和文化用品总价值9万余元?!白魑膊吃?,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今后一定要当好志愿辅导员,把一生献给红领巾教育事业,让白发和红领巾一起飘扬!”王弄箫深情地说。

    安立盛——— 

    带出近3000人的雷锋团队

  3日,全市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讲文明、做好人”集中宣传服务日活动,安立盛风尘仆仆赶来,安立盛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也来了,队伍浩浩荡荡,130多人。安立盛说:“学雷锋,一个人做是个点,大家一块是个片?!蹦壳?,服务队总人数近3000人,队员当中李华、刘瑞兰、张建敏等好多人,是听着他的事迹报告长大的。

  无论是抛出冒烟的手榴弹掩护40多名民兵脱险,还是管了大半辈子“闲事”,安立盛始终坚信“这个社会还是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像雷锋那样把点滴关爱献给他人的精神。如此,社会才有温暖?!彼担远嗄昀醇岢盅Ю追?、做好事,坚持做志愿者,是在报恩,报答党和政府的关怀,报答人民群众的帮助。他年幼时不幸失去了双亲,是在党和政府以及街坊邻居的关怀、帮助下成长的,因此,他立志回报社会、回报人民。1963年,国家号召学雷锋、为人民服务,他以雷锋为榜样做好事,成为学雷锋标兵。

  这些年,无论南方水灾、印尼海啸,还是汶川、玉树地震,他都积极主动捐款,先后买了30件儿童羽绒服给灾区孩子们过冬。平时,他带领志愿者在公交站亭义务擦亮公交窗口;在社区义务清理卫生死角;带着鸡蛋、花生油等物品慰问困难群众……“我每天坚持做一件好事,活一天就要做一天?!卑擦⑹⑺?,做好事无处不在,每天他都会清扫楼洞,带着社区中老年人健身,帮着放音乐,帮着保洁员清扫卫生、清理野广告,都是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但安立盛觉得做善事不分大小,只要肯做。

    许振珊———

    带着残疾儿子做义工

  许振珊是我市一名五星级慈善义工,自2006年参加慈善义工以来,七年如一日。她做义工如穿衣吃饭一样,并带着残疾儿子一道,随时随地做义工。她曾先后获得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山东省首届最具慈善爱心楷模、烟台市双年度十佳好人、五星级慈善义工、2011年中华慈善提名奖等荣誉。

  春天行动、夏天温情、金秋送暖、温暖烟台等四季行动计划中,她积极参与。春天到社区、老年公寓、敬老院结对服务老人;夏天给困难学生送物资,红领巾行动中,帮助困难学生共计10余名;金秋在好心人的资助下,和社区义工们一起在老人节看望救助孤寡老人,为孤寡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生活日用品;冬天到医院、福利院主动照顾帮助残疾儿童。

  许振珊的爱心义举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义工、走近了义工、加入了义工,也让烟台义工的壮举在网上和网下流传,全国各地的义工慕名而来交流学习,烟台义工的精神也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2007年,许振珊开始写博客,一天,一直关注她的23岁河南小伙许某联系上了她?!拔以谡飧鍪澜缟鲜嵌嘤嗟??!毙砟吃谕舷蛩庋г?。许振珊了解到许某的情况后,邀请他来烟台,带他去南山公园捞水草,几天活动下来,本想在烟台玩两天的许某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人”。改变初衷的许某决定留在烟台,吃住在许振珊家,天天跟着许振珊参加义工活动。2010年7月,许某告别了许振珊,踏上了远洋捕捞船。临走时,许某动情地对许振珊说:“我能叫你一声妈妈吗?”

    段学生———

    放弃离休生活义诊23载

  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牟平区观水镇段家村人段学生,一辈子都在践行着雷锋精神。

  84岁的段学生曾获得市道德模范、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这名放弃离休清闲生活的老医生,在离休后的23年里还为几万人次治过病,宁肯倒贴药钱,也不曾收过一分钱。除了给病人治病,细心的他每年还给老干部上季节性保健课,为每位老干部建立了健康档案。为了能现场给生病的老干部治疗,他还养成了一个特殊的习惯,只要到老干部家走访慰问就带上听诊器。

  段学生还建立了“老干部婚姻介绍所”,当起了红娘。在他先后帮助的13位丧偶老干部组建新的家庭中,感情稳定率100%。为了保证优良传统能够流传下来,段学生非常注重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他在老干部队伍中挑选思想好、作风正、群众威望高、有一定讲解能力的部队转业干部和老教师组成了观水镇老干部宣讲团。尽管生活水平已经改善,但生活上力求节约和简朴的段学生还是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不忘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帮助,20年间带领老干部资助78名特困学生。

  已经年过八旬的段学生说:“虽然我人生的蜡烛头不高了,但是只要我还活着,就要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坚持信仰、信念、信心不动摇,继续尽心尽力为党和人民再做点事。”这名誓言为党和人民做一辈子好事的老共产党员心中,能够践行雷锋精神,为国家、党和人民做点贡献,就是自己人生的意义。

    姜永祥———

    传播真理的马列主义战士

  龙口有一位老人,精神矍铄,伏案笔耕。虽已81岁高龄,却仍活跃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驻军和村居,宣传党的理论。这位老人就是中央宣传部授予的“党的理论基层宣讲积极分子”荣誉称号,被称赞为“传播真理的使者”的姜永祥。

  问起“老骥伏枥”的原委,老人家只道出一句———我的这股劲来自共产党人的一种应有的追求。

  姜永祥15岁参加革命,负伤致残后转业回乡,长期工作在基层宣传理论战线,对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有深厚的感情。据统计,在义务担任老干部政治理论辅导员的21年时间里,姜永祥共撰写讲稿350多篇,380多万字,宣讲490余场次,听众近37万多人次。

  说起讲理论,不少年轻人直蹙眉头嫌枯燥?!耙胛?,就得有新意!”姜永祥自信地说。比如,他在讲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农村带来的变化时,说农民挑水“带个尖”,然后说起下乡时亲眼看到农民为多挑水,在水桶上装上塑料袋。

  姜永祥讲课的这份自信,不仅来自于丰富的生活阅历,也是他坚持阅读、厚积薄发的结果。在离岗休息的20多年里,姜永祥累计积攒了1600多册书,年年订阅8种以上报刊。他没有一天不学习,不断地写宣讲稿。在这漫长的日子里,他每天平均要看两万多字,读书读报总字数达到了近亿字。更令人赞叹的是,350篇宣讲稿中的380多万字,都是不会用电脑的姜永祥,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来的!

  如此算来,姜永祥一年就要用掉1000多张稿纸,20余年来光写讲稿,就用了近50瓶墨水。

    吴权生———

    一个老兵的31年宣讲路

  初见吴老,很难想象,这就是那个参加过孟良崮、上海、莱芜等著名战役,荣立过解放奖章、独立勋章,战功无数的革命军人。1982年2月,吴权生从济南军区离休。时值改革开放之初,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西方国家的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随之而来,给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很大冲击,有的未成年人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吹秸庑馊ㄉ耐床灰?,他暗下决心:有生之年,一定为培养下一代献出全部力量。此时,莱阳市实验小学到干休所邀请老干部讲革命传统,吴权生听说后主动要求前往。在学校,他以《发扬艰苦奋斗革命传统,争做合格的“四有”新人》为题,给孩子们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血与火的战斗故事,在孩子中引起强烈反响,被莱阳市实验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从此,在培养教育下一代这个新的战斗岗位上,吴权生开始了离休后的新生活,并由衷地热爱上了这项神圣的事业。

  从1982年到现在,吴权生到各地作革命传统报告,来往费用全部自理,坚持不用车接送、不要任何报酬。在驻地周围学校作报告,他骑自行车;到外地作报告乘火车、坐汽车,所到单位多次要派车接送,均被他婉言谢绝。这些年来,吴权生坚持走到哪里就把革命传统讲到哪里。31年来,他先后为500多所大中小学作传统报告1500多场,听众达120多万人次?!拔庖补适隆背晌芏嘀行⊙Ы形闯赡耆怂枷氲赖陆逃墓潭ɡ改?,在许多地区引起强烈反响。

 
分享到: 
4.55K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投稿邮箱 |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录 | 联络员登录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市文明办主办

烟台文明网 版权所有